【生活】相音
本文图片及文字均属作者原创
其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朋友圈转发推荐
相音
文图/赵锐
想起一个笑话。说某个外地人在西安的大街上找厕所,到一家单位问门房大爷:大叔,我想找卫生间。大爷说你等等,回头就朝院子里喊:魏胜建、魏胜建!有人找你!——这是西北人的专属笑话,西安话的“魏胜建”和普通话的“卫生间”发音相同。
类似由方言障碍引发的笑话全国各地都有,这也是中国文化最神奇的所在——不同地域的人群说着差别迥异的语言,仅凭方言交流常常是“鸡同鸭讲”。
导致地域文化巨大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我大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有众多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交通通讯落后的时代,各单元交流较少相对封闭,历经千年就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文化差异。
但时至今日,交通通讯日益发达,经济人口往来频繁,自然地理的障碍正迅速消解,各地域的文化差别开始逐渐模糊趋同。仅从服饰、建筑、习俗这些外在特征上,已经不容易辨识出地域属性。传统印象中某地居民的固有形象,好像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陕北,头裹白羊肚手巾的大多只是演员。在关中,也很难见到戴头帕的大妈。而大巴山里裹着厚重缠头的山民,几乎绝迹。
就连一些习俗也在悄然同化。陕南安康传统娶亲仪式里,新郎不能亲自迎接新娘,只派出接亲团迎娶,新娘则由娘家兄弟背出家门,新娘的父母也不会出席结婚仪式。但十几年前秦岭隧道贯通后,安康和西安的时间距离从十几小时缩短为三小时,娶亲风俗便在短短几年内与西安迅速趋同,现在已完全改变为“西安模式”:新郎亲自去接新娘,经过挤门、找鞋、吃荷包蛋等环节,再把新娘抱出大门——这几乎是因地理障碍消除导致文化差异消失的鲜活例证。
当地域文化的外在特征日渐消融,要识别一个人的原生文化基因,只能在口舌之间去寻找蛛丝马迹——方言特点成为判定“你是哪里人”的最可靠依据。
话说三位好友一起过年,却怎么也找不到鞭炮。去屋里找“什么都没有啊”——西安人出来说“撒都米有得么”,广州人出来说“咩都哞晒呀”,天津人出来说“骂也煤油啊”。这就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大火锅,一汤一底料,你涮你的肉,我烫我的菜。
土语方言远比风俗习惯要丰富得多,也比风俗习惯更加难以改变。尽管学术界把官话方言分为八大支系,但我们听到的语音差别,远比研究结果要繁杂得多,即便在同一地理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关中平原沃野平川、交通便利,几乎没有地理障碍,但关中的西安、宝鸡、渭南三地方言发音却有很大不同。西安话说“河上有条船,船上有个桌子,桌子上有本书”,宝鸡话却读作“河上有条蝉,蝉上有个折子,折子上有本丝”。同在西安市,长安区、鄠邑区的方言也特征鲜明,有些发音甚至让汉语拼音汗颜,用英语音标、希腊字母也根本拼不出来。
方言真是辨识度最高的文化特征。正因如此,潜藏在血脉深处的乡音,才是味久醇香的原生基因,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归宿。唐代的贺知章在一千多年前就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也足以佐证方言是多么历久弥新的文化标识。
但还有一些方言的存在,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阻隔,形成神奇的“语言孤岛”。这就是导致地域文化差异的另一个原因——历史因素,因人口大规模迁移产生的独特现象。
香港演员陈小春提出“保卫广东话”的倡议,认为粤语是唐朝时期的“普通话”,因为用广东话朗读唐诗,显得更加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并非妄言。语言的变迁会以漫射扩散的形式,从人口最密集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渐次向外围传播,越是偏远的地区,可能越会保留最早波次的影响。古代距离中原最远的岭南地区,方言发音中可能就存在更多的唐朝元素。
安康也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样本。明清之际长达两百年的移民历史,使居民五方杂处,汇集了来自江浙、湖广各地的人口,比较著名的有恒口的王羲之后裔、东关的顾炎武后裔、白河的黄庭坚后裔等。这些外来移民隐没群山聚族而居,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至今还保留了明末清初时期江淮官话的方言特点。
那明清时期的江淮官话是什么样的?很幸运,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用江淮官话撰写的明清小说,记录了许多当时的方言俚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雪芹用江淮官话金陵方言书写的《红楼梦》。是的,没有搞错,安康人还在讲着南京大观园里的话。
仔细去读一读《红楼梦》,会发现几乎每一回合都有安康市区俚语的痕迹。比如“老太太也会怄他”——怄,故意让别人生气之意;“别太兴头过馀了”——过馀,过分之意;“宝钗笑道:你也太听说了”——听说,听话乖顺之意。还有“干飺(ci)”——吃白食;“样范儿”——模样;“这一向”——最近一段时间。再诸如“讨人嫌的很”“信嘴胡说”“不是顽的”“真个的”……这些安康话里最常见的口头禅,也是《红楼梦》里宝黛钗们日常的交谈。
在全国方言分布图中,安康正是江淮官话黄孝片区方言的西北飞地,而南部的大巴山数县却属于西南官话范围,安康城区的江淮方言已演变成西北官话发音——简直就是一锅江湖乱炖。所以,安康方言呈现出更加神奇的地域特征,县区口音不同,乡镇口音有别,只要一张口,就知哪乡人。
安康俚语中有个词叫做“相音儿”,意思是从听到的话音大致估摸含义,类似相面、相马的衍生词。毕竟在这个方言荟萃的地方,要完全听懂对方的语言是件不易的事情,稍微有点相音辨语的能力可以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笑点。
这些需要相音识别的各色方言,是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最多样的基因,就潜藏在声韵和词汇中,最精彩的历史,也隐没在方言土语里。据说,江淮方言就是明朝的普通话,客家话或许是魏晋南北朝的普通话。而现在我们正努力学习的普通话,其实取样于河北滦平县的方言。
说到底,还是一汤一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