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围墙思维”

2017-06-22 赵锐 赵锐图文

本文现仅授权西部网、陕西头条发布

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朋友圈转发推荐



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围墙思维”

/赵锐

 

“十三五”时期,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围绕着两大主题——脱贫攻坚和追赶超越,一是补短板,二是塑长板,两者紧密依托、互为促进,使县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而毋庸置疑,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的核心支撑力,寻求突破跃升的新路径。

 

为此各县积极谋划项目,特别是依托本县资源特色的产业项目,力求以项目带动打开发展新局面。但在具体谋划中出现了很多困惑,比如项目缺乏新意难以吸引投资、资源基础薄弱产业难以做大、同质化项目过多质量效益不高等等。这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多数县区已经认识到传统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出路,同时也说明县域发展的理念急需更新,必须突破思维定式,才能探索出别开生面的发展路径。

 

【一、突破空间格局“围墙”】

 

县域经济的“围墙思维”集中体现在对发展格局认识不够,没有站在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的维度去布局县域发展空间。这并非大而无当的口号——在市场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大到国家地区,小至省市县镇,都不可能再关起门来过日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强,行政区划内的资源要素早已不能独占独享,只盯着本县的“一亩三分地”,显然难有大的作为。

 

县区谋划项目的困惑首先就来自于对空间格局的自我限定——囿于存量资源“因米为炊”。即只立足于本县的资源禀赋,“有多少材料做多大席面”。比如有矿产资源的县,就重点谋划采矿加工项目,有农业资源的县就谋划种植加工项目,几乎所有项目的基础都跳脱不出本县资源的约束框架。在这种思路下,除非资源本身具有较大优势,否则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反观东部省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其主导产业很多都与当地物产资源无关。比如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知名度的浙江海宁,并不是重要的动物皮张生产地,却发展出了繁荣的皮革产业。再比如方兴未艾的石墨烯产业,国内的领军企业大多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等省,而这些地区的石墨资源储量却不多。

 

两相对比,一目了然。经济繁荣的县域都是站在全国、全球资源配置的层面去谋划项目,使别处的资源“为我所用”,进而催生“无中生有”的产业,而落后的县域大多陷在本县资源的小格局里辗转腾挪。

 


【二、突破资源价值“围墙”】

 

县域经济的“围墙思维”还突出表现在对资源的开发价值评判不够,容易高估或低估自身的资源地位和开发前景。一是对资源优势过度自信,没有放眼更广阔的市场领域,仅立足一地一隅评价资源的竞争力,有“坐井观天”之嫌。二是对资源价值认识不够,忽视、低估甚至破坏了潜在的优质资源,有“暴殄天物”之嫌。

 

前者在近年来的项目谋划中较为突出。在渭北苹果产区,几乎每一个县都认为本县的苹果口感是最好的,值得扩大种植、提高产量。这种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在全省、全国的苹果消费市场上毫无说服力,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吃完苹果就品尝出产地。作为鲜食农产品,其市场价值并非来自不可描述的口感,而是食品的安全健康——对资源价值的本土化评价标准,是必须突破的“围墙”。

 

这一现象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更为常见。一些县区极力推崇的景点资源,在本县及周边地区为人注意,但放在全省、全国则平淡无奇,谋划出的风光、人文旅游项目都似曾相识,同质化现象严重,只能兴盛一时难以持续。客观的看,陕西很多县区的旅游资源“小、散、平”的特征比较明显,在县域、市域以外的市场缺乏竞争力,如果不加以改造包装、注入现代消费因素,基本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价值。

 

旅游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资源的价值水平和稀缺性决定着项目开发的前景,而对旅游价值的评判必须放眼县域以外更广阔的地区。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景区就是谋划比较成功的项目,因为以油菜花梯田、水稻梯田为主体的景观,在陕西省内甚至西北地区都属于稀缺性旅游资源。所以不仅是旅游产业,只要从资源存量出发去谋划项目,就必须将资源放在全省、全国同类产业的层面去衡量判定价值,才能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否则都是“没有效率的勤奋”。

 

而对资源价值的低估常会出现在经济良好的县域。比如工业较强的县,会忽视优质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的开发,而旅游业较强的县,常低估相关文化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价值。已有的主导产业产生良好的既得效益,会造成新的价值评价“围墙”,使“无工不富”“无旅不旺”的发展价值观逐渐固化,影响到其他领域资源价值的发现挖掘。

 


【三、突破产业认知“围墙”】

 

县域经济的“围墙思维”在产业领域主要表现为,对不同门类产业的内在特性和发展趋势认知不足,对产业定位、市场需求研判不够,急于扩张规模“做大做强”,容易陷入“规模=效益”的认知误区。

 

这一思维定式对县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很多县区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动辄以十万亩计。其实农业受气候、灾害、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大,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风险产业,并不适合在短期内快速扩张。多年前布尔山羊养殖和黄姜种植业盛极而衰的教训说明,对大多数农产品而言,规模急速扩张就等同于风险快速累积。

 

而陕西大多数县区的经济结构都属于农业主导型,必须在农业上挖掘潜力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这就需要深入研判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规律,从“品牌=质量=效益”的新特征上去谋划农业项目的重点方向。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特征也在不断演变,对产业新特征、新趋势的认知也要不断更新,这是县域产业发展必须突破的又一道“围墙”。比如一个县的葡萄酒产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畅销,后来却衰落下去,至今没有起色。问题就在于,近二十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已经发生了逆转性变化,从八十年代普通的大众消费品,转型为中高端消费品,由此引发葡萄酒产业呈现品牌化、精细化、高端化的新特征。如果仍然固守原来的产品方向,跟不上产业变革升级的节奏,就会被挤出市场。

 

而受产品特性制约,有些产业的发展又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发生大的变动。比如很多果酒、果汁类产品,其原料的认知度就决定了产品小众化的特征,很多县区都有类似产品,如甘蔗酒、黑米酒、木瓜酒、五味子饮料等等。尽管可能有营养价值丰富的科学依据,但很难成为酒水饮料类的主流产品,这些产业并不适合做大规模,也不宜作为主导产业。因此,谋划县域产业项目不仅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要因产而宜、因市而宜。


 

【四、突破发展路径“围墙”】

 

县域经济在发展路径上的“围墙思维”尤为明显,也是制约陕西县域跃升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是因循“原料→生产→市场”的传统顺势化发展模式,推进缓慢、效益不高。二是参与产业分工合作的意识不强,习惯闭门发展、埋头苦干,热衷于“全产业链”。

 

顺势化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表现在项目谋划上,就是从建设原材料基地做起,再发展生产加工,最后培育市场主体。这种传统发展模式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特征,即越向下游增值效益越大、越向上游应变能力越差。而大多数县区都走着从上游逐次向下游推进的路径,一开始就从效益最低、应变最难的环节做起。

 

而东部省份的很多县区,则是先谋划市场建设,进而配置生产加工、影响原材料供应,走着“市场→生产→原料”的逆向发展路径。比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小商品价格走势的市场平台,而这个平台并不是从原料基地、产品制造苦苦发展而来的。事实证明,在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环境下,谁掌控了市场平台,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最大效益。

 

全产业链模式则是陕西县域发展思路新的“围墙”。这种模式对县区而言,只是“看上去很美”,不仅超出了县域的承载能力,更有悖于市场体系下产业链分工合作的规律。从一个县的地理空间和要素水平来看,即便拥有世界级的稀缺性资源,也很难实现从技术端到市场端全流程要素的聚集配置。

 

比如东阳的横店影视基地,在谋划之初就定位于参与影视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尽管已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影视基地,也能很清醒地认识自身的要素聚集和产业承载能力,没有膨胀出向影视策划、院线发行等上下游产业拓展的“野心”,仍然在继续丰富基地类型、提高服务水平,只是重点发展了宾馆餐饮服务和影视旅游等衍生产业。

 

因此对县域而言,“知不可为”才能“有所为”。陕西县域产业发展最现实、最理性的路径,还是积极参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分工,尽力规避前端和后端要素匮乏的劣势,集中在生产制造等中端环节谋划项目,进而建设特色化、精细化的市场平台。只有深入理解“无中生有”“两头在外”的内涵,才能突破发展路径的“围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