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巡礼“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这五年】“十三五”期间 我国残疾人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

彭州残联 2023-04-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我们的残疾学生犹如小小的苔花,病残虽然损坏了他们的身体,但不能打垮他们的意志。”12月3日,在江苏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的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活动上,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龄25年的赵珊作为获奖教师代表的发言,感动了现场在座的无数人,她的声音饱含深情、高亢且掷地有声,“我们特教老师犹如护花使者,为这些残疾孩子遮风挡雨,也教他们读书做人。今生作为特教老师我无怨无悔,今后我还会继续一往如前坚定地走下去!” 话音刚落,现场掌声四起,人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位特教老师的敬仰和赞许。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下,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特教教师是根本。“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活动既是对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倾力付出和锐意进取教师们的肯定,也见证了近些年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瑰丽成就。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2020年10月7日晚,在合肥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全盲生昂子喻的耳边依然还是那熟悉的“轰隆隆”的声音,19年来经历的种种过往:中考时因为没有盲文试卷,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青岛求学;备战高考重返合肥,几乎夜夜挑灯夜读……回忆像过电影一样快速地在脑海中闪过。


昂子喻正在使用点显器阅读。


在中国,有1700多万像昂子喻一样的视力残疾人,这个数量与全国14亿人口相比,虽然只是少数,却已经占到了全球视力残疾人总数的18%。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想接受高等教育只能走“单招单考”的“华山一条路”——由几所招收盲人的大学单独命题单独考试,考生能选择的专业却很单一,主要方向有两个:针灸推拿和音乐。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教育政策措施乃至立法频频发布,这成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核心推动力量。尤其是“十三五”以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2017年5月,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同年7月《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启动实施,持续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两年后,正式修订发布实施,为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盲文试卷、延长考试时间等12项合理便利,相关合理便利还扩展到中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等考试中,切实保障考试公平和残疾学生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由此越来越多像昂子喻这样的残疾学生有机会通过申请合理便利措施参加普通高考并被高校录取。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快发展


“不瞒你们说,俺家明哲因为残疾,这么多年一直躺在床上。以前很少看到他笑,自从有了送教上门服务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人变得自信了,也爱笑了。要是听说老师明天要到家里来上课,他会兴奋地一宿睡不好觉呢!"如今,只要谈到送教上门,明哲妈妈都会激动得泪眼婆娑。


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各地要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对于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到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对于需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家住山东省邹平市焦桥镇刘套村12岁的重度脑瘫男孩吴明哲,由于残疾程度较重,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上学对他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吴明哲非常聪明好学,已经独立自学完成了小学三年级以内的课程。2019年6月,得知吴明哲的情况后,山东省邹平市特殊教育学校(简称“邹平特校”)派出了“春之翼”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的韩老师、孙老师等4位老师,为他提供每周1次的送教上门服务。通过家访和与家人的多次沟通,服务队老师为吴明哲精心设计了“康复+教学”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半年后,吴明哲的变化令所有人欣喜,他不仅可以借助辅具简单地挪动,还顺利完成了小学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对于像吴明哲这样的重度残疾孩子,送教上门已经成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我国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达到历史新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联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一人一案”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2020年6月,《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对随班就读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特殊教育学校2192所、在校残疾学生79.46万人、特教专任教师6.24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139所、35.24万人、1.21万人,增长6.8%、79.7%和24.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第一技术职业学校是1983年正式挂牌成立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残疾程度低、文化基础较好的残疾学生融入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确立“补基础、学合作、抓技能考核”三级学习阶梯。(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另一方面,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也得以快速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学前教育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确保残疾儿童得到资助。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2016-2019年共投入约1.9亿元,资助6.57万个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上海、天津、江苏等地逐步构建起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体系。在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将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作为攻坚重点,切实保障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12年免费教育,北京、辽宁、江苏、福建、西藏、新疆等省(区、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我国出台首个残疾人职业教育专门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扩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规模,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加残疾人专业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教育考试便利化和无障碍环境的不断改善及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残疾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越来越多残疾考生通过申请合理便利措施参加高考。据中国残联统计,2016-2019年共有4.39万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全国六所高等院校开展了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形成6万多字试点经验和案例汇编,初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经验做法,为研制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提供实践支持。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2016-2019年累计投入约1.09亿元,资助28所残疾人中高等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带动了地方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为残疾学生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奠定了基础。


手语盲文规范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语言文化历史悠久,语言资源丰富,方言土语难以计数。由此,衍生出的中国各地手语的打法也是千差万别,一个北京的聋人,到了河北可能就无法与当地的聋人无障碍交流,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我不知道电视里的手语主持人在说什么?”2017年10月,家住四川阿坝州的聋人张明明皱着眉,打着手语和同伴吐槽看不懂电视台手语播报的新闻节目,“所以,我不怎么看电视的,更不喜欢出门,怕出去和外地的聋人没法沟通。”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实施《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扎实推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手语和盲文是我国三千多万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使用的特殊语言文字。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手语和盲文的规范化工作,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手语地域差异大、对新事物的打法少,盲文标调不规范、同时有两套盲文系统通行等,这给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便。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曾共同委托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手语、盲文使用状况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9%成年聋人和82.8%聋人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制定国家通用手语,63.1%的成年聋人和85.2%的聋人工作者希望制定国家通用手语。半数以上的视力残疾学生、教师和成年视力残疾人认为需要规范现行盲文。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实施《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步入快车道并扎实推进,经过八年规范化过程,2018年《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经过严格评审和试行,终于成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从此我国手语有了“普通话”,盲文有了“规范字”。以《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内容,出版《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在12个省(区、市)设立手语信息采集点,覆盖我国七大方言区,以聋人为主体采集聋人常用的新词新语。截至2019年底已新采集手语词语7542个、语句3484个、语篇95个,合计11121个手语语料视频,涵盖购物、餐饮、交通、医疗、法律、政治、金融经济、职业技能、天气气象等9个领域,为不断规范手语、丰富通用手语词语打下了机制基础。


手语盲文标准体系逐渐形成。修订完善1963年版《汉语手指字母方案》,2019年作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发布。首次以聋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研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于2020年11月作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发布,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切实解决了多年来聋人手语使用者在奏唱国歌的场合规范、统一、严肃地使用手语表达国歌的愿望。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水平等级标准、中国手语翻译资格(水平)等级标准正在研制过程中。2019年颁布的《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要求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国家通用手语或国家通用盲文。


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骨干人员国家级培训工作持续开展,2018-2019年培训手语骨干人员1134人、盲文骨干人员517人,同时与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相结合,为“三区三州”定向培训国家通用盲文推广骨干教师24人。31个省(区、市)分别出台了本地推广工作方案,大部分省份开展了省级人员培训,截至2019年底共培训6000余名省级骨干人员。


手语盲文社会化服务逐步拓展。《国家通用手语词典》配套视频、APP同步上线,供广大手语使用者、研究者、爱好者学习交流。国家通用盲文学习APP上线,通过明盲对照方式,实现国家通用盲文的教与学。2019年,使用国家通用盲文的新书发稿824种,发稿字数6477万字,完成终校图书713种。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进入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部分聋校或盲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各地针对机场、电视台、政务中心、文旅场所等公共服务领域和志愿者开展国家通用手语培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疫情新闻发布上加配了手语翻译,探索重大灾害和疫情状态下针对听力残疾人的应急语言服务,受到广大手语使用者的欢迎。


“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把特殊教育放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残疾人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殊教育政策保障显著加强,投入力度明显增加,特殊教育普及和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手语盲文规范化工作成效显著,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新局面。这些阶段性成就为在新阶段持续推动我国残疾人教育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精彩回顾
冬奥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发布
【脱贫攻坚(四川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四川近5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巡礼“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这五年】中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在改革中迈上新台阶
点亮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