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生在理工学部“顶天立地”的大动作,你都知道吗?
每当我们从南门走进中传
迎面就能看见红旗飘飘
而红旗后方的那座高楼
就是理工学部
一遍遍修改的程序
复杂的电路分析图
实验室中忙碌的身影
……
这些都给中传增添了理性与科学的气质
促进了学校更加全面发展
最近理工学部也在积极进行
科研改革与创新发展
来和传传共同了解一下吧~
2017年3月24日,我校理工学部举办了“科研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提出了“振奋精神、依规科研、聚焦重点、协同创新”的工作思路。会上,胡正荣校长针对学校和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科研的推动对学校的发展和学术建设的重要性做了深入阐释。
两个月过去了
理工学部的科研改革和创新发展
进展怎样了?
一起看看吧
lets go!
两个月以来,在胡校长讲话和理工学部“科研改革与创新发展”会议精神的鼓舞下,理工学部上下行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近期理工学部又参与了科技部重大专项指南制定,与新闻传播学部紧密配合筹建了“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研究中心”,积极申报了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评选;又根据学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打造融合交叉学科团队,并申报课题,努力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优 越 的 科 研 政 策 环 境 激 发 科 技 创 新 活 力
“经过前几年的整顿和调整,目前我校迎来了科研政策环境最好的时期。”在采访中,理工学部学部长刘剑波不无振奋地说。
△刘剑波学部长在给学生介绍最新成果
理工学部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代演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伟是科技部现代服务业总体专家组成员、文化部首席科技专家,他也在采访中提到,国家自十二五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方面,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核心就是“科技创新”。
△蒋伟教授在课题论证会上
从提出创新型国家到习总书记设定创新型国家核心是科技性创新,再到后来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质上都是国家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科技创新。
学校层面出台的政策也与国家布局息息相关,如着力加强理工科方面的科技工作,加强科技创新等。胡正荣校长在2017年春季工作讲话中也号召广大教师对接国家战略、把握时机、顶天立地做事。
△蒋伟教授在展会现场
刘剑波学部长告诉记者,学校在去年针对科技政策的管理和财务制定了7个重量级的学校科研文件,理工学部也与之配套制定了4个具体执行的规定。
从各个层面形成了完备的保障体系,为老师们从事科研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学者的科研积极性。
据了解,我校理工学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共获得国家经费1.17亿(含校级1178万)、国家级项目95 项、省部级项目55项,SCI/EI论文年均196篇的出色成绩,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因此总体来说,现在的科研发展势头对我校教师学者十分有利。
“ 顶 天 立 地 ” 走 文 化 科 技 创 新 道 路
“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一直为胡正荣校长所倡导,刘剑波学部长指出,对于理工学部而言:
所谓“顶天”,就是要集中力量加强我们的高水平学科建设,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等领域占据制高点,拥有话语权,力争产出有重大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此外,国家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高水平奖励的数量、ESI 排名、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去思考、去谋划。
所谓“立地”,刘剑波解释道,“就是说我们的科研工作一定要接地气,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走到行业去,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据了解,学校也于今年1月17日颁布《中国传媒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多的扶持。
△柴剑平教授在向陈书记介绍大数据分析成果
在“顶天立地”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理工学部依旧有许多具体工作要落实。其一正如刘剑波在研讨会上指出:“新形势下,‘单兵作战’、‘闭门造车’式的科研模式已经落伍;‘协同创新’、‘互利双赢’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大势所趋和时代潮流。”常言道“独行快,众行远”,要想在学科领域有重大突破,就必须依靠集体智慧。
其二如蒋伟所说:“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把握文化上的重大科技需求。”我们必须要用“大文化”的视野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审视。例如为“新闻传播学”的新闻大数据、健康传播、融合媒体、智能媒体、传播渠道和网络空间提供科技支撑;为“戏剧影视学”的数字创意与创作、艺术表现与呈现、艺术影视作品评价提供科技支撑等等。只有通过学科、科研的交叉融合,发挥我校多学科的优势,才能形成新的增长点。
△我校搭建的国内最先进声学实验室
△智能灯光秀实验现场
据蒋伟介绍,近十年中,国家把文化领域的科技作为新的发展战略之一,学校主动对接相关领域,获得了很多机会;其次,我校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因此,近年来拿到了很多国家级的科技项目,也是我校在科技上最丰收的一段时间,“这说明,走文化科技创新的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的。”
△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展示
“ 最 重 要 的 关 键 依 然 是 人 才 ”
近十年来,随着各高校优秀毕业生不断加入理工学部的教师队伍当中,理工学部的教学研究队伍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这批队伍对科技创新工作怀有很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刘剑波学部长告诉记者,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队伍包括教师队伍又不限于教师队伍,在一些领域,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理工学部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通过几年的引导和支持,目前理工学部形成了14个科研团队。共计有科研型教师37人、教学科研型教师171人、教学型教师8人、博士生48人、学术型研究生346人、工程型研究生173人。“我们将这些师生按照对科研的贡献量,分别加权折合约为230人。”柴剑平副学部长告诉记者,即使科研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与国内一流理工科学校相比,我校理工学部研究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
为了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学校“十三五”规划,理工学部也给自己定了很多目标,包括要培养和引进领军型人才,要鼓励组建大科研团队,要各学部各团队协同创新,通过内涵式发展、提高效率才能完成重任。
△王永滨教授介绍学校科研情况
在“科研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科技处处长王永滨为在座的科研工作者介绍了学校即将开展的科研机构改革。“改革的本质,是要让专职科研人员回归教学。”王永滨说,在他看来,科研是解决一个一个点的研究问题,而教学工作才能让一位教师的整个知识系统化。“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也会鼓励一些纯教学型教师加入科研团队。”
“理工学部现在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人才的问题。”尽管面对科研队伍总人数较少,教师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纯科研岗位要逐渐取消的各种难题,甚至还有其他高等院校“ 挖人的筹码”不断攀升的挑战,但刘剑波表示:“对现有的科研队伍,理工学部怀有足够的信心。”
坚持科研 创新发展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
相信理工学部未来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记者 | 阎玺 · 张若凡
编辑 | 陈潇涵
美编 | 张晓君 · 李明桐 · 石雨桐
责编 | 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