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山、进沙漠、跳印度洋!这位90后中传帅小伙儿带你领略“一带一路”!
当一名记者要多拼才可以?
上高原!
进沙漠!
海上漂!
水里游!
今天的主人公打算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回答你。
↓↓↓
在节目中,他可以潜水、攀岩、攀冰、徒步、
滑翔、开飞机、穿越沙漠;
也可以跟随村里的乡亲父老一整天,
坐在农家院里与大伙唠家常、听故事;
在录制中,他曾经从六米高的峭壁上摔下来,
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对着镜头完成拍摄;
也曾寒冬时节翻越昆仑山,被大雪困住,
与摄制组同事用手推着越野车前进;
他去过混乱的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
戴着防弹头盔穿着防弹衣
跟着边防军人走进巴基斯坦最危险的地区;
也到过红旗渠边的一个小山村里,
为一位老人的故事潸然泪下;
他曾豪爽地跳入茫茫的大海,
与斯里兰卡兄弟畅游印度洋;
也曾乘坐热气球,
将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老挝美景呈现给大家;
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
《远方的家》栏目记者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12级播音硕士——
孙亚鹏
进入中央电视台之后,
孙亚鹏跟随《远方的家》栏目组
相继走过中国三十多个省,
去到过上百个城市、农村拍摄节目,
可以说是一位真正走遍了中国的记者。
现在他的足迹又到了海外,
亲历一带一路,见证一带一路建设,
将国外的中国故事带回来,
也让国内的观众更加生动的了解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他前行的步伐
来了解下这个90后帅小伙的成长足迹
和他的一带一路之旅吧
>> “再拍不好要不就辞职吧” <<
提起进入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工作,孙亚鹏表示这完全是一个“意外”。
2013年的时候,《远方的家》栏目组来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招收暑期实习生,大部分同学都去面试了,但他没有去:“我当时没报名,也没想着去,那个时候我的打算是毕业就回山西,我想我更爱家乡一点。”因缘巧合的是,孙亚鹏同寝室好兄弟帮他报了名,还替他打了一份简历,最终他还是参加并通过了面试。“也许轻松的状态更适合成为这个节目的记者吧”孙亚鹏回忆说。
别看面试很顺利,正式进入《远方的家》栏目后,孙亚鹏很快就感受压力了,“我干了几年之后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出镜记者,他想在镜头面前表现得好一些,但却一直摸不到门道,总觉得自己和之前节目里的优秀记者有一种跨越不了的差距,这让初为记者的孙亚鹏很困惑。“有一天我就觉得,唉,这回再拍不好要不就辞职吧,可能我真不适合这份工作。”
真正的心态转变是从《远方的家—暑期去游学》系列的《徒步扎尕那》节目开始,在那期节目里,他要带着四个大学生一起游学,这让他压力很大,惴惴不安:“我是主持人,但是如果我的表现还不如四个学生,怎么办?”
压力有时候会搞砸很多事,但有的时候也会化作动力。
在节目录制之前,孙亚鹏就开始设想节目的环节,比如教大家怎么去在茫茫高原牧场上辨别方向。但是更多的是无法提前预设的情境,比如随行的有一个藏族小伙子,他就想到藏族人喜欢格桑花,于是叫小伙子采花送给队伍里的女同学戴在头上,这样就显得别有一种风情。“这个过程中你就要设计这些环节,我看到高原有紫色的花、黄色的花,又能感受出藏族小伙子那种既腼腆、又豪放的那种性格——不好意思送,但又摘下来送给姑娘的那种感觉,其实如果你没有设计,节目里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就在那一天他发现,嘉宾可以来体验,而自己作为主持人,必须要带动整个节目拍摄的节奏和流程,控制大家聊天的话题和进程。现在再谈到这期节目,孙亚鹏还是记忆犹新,游学系列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从那以后,他像是开了窍一样,开始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节目的节奏。
很快他也形成了带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个人表达。
他擅长诗意,散文化、感性化的表达。“导演负责收集素材,比如去某个地方,一开头导演的解说词会讲:某地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这些东西他介绍的比我讲的更清楚。而我讲的内容,应该是导演讲不了的。我会讲亲临现场的感受,讲一个真正的体验者的话。有的记者会准备很多数字、素材,这样会显得比较有内涵,但其实这些东西对于观众来说接受性都不强,我应该说的是更容易走进人心的话,是这个国家有温度、有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做到的风格。”
在国内录制的节目中,孙亚鹏采访的绝大多数是基层民众,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了解他们的奋斗经历等等,他聆听了几百位中国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等于是你从别人的生活中汲取了二次经验,你会成长得更快一些,对人生、对生活的了解更加深入”。
>> “投身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之中 ” <<
2016年8月,《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百集系列特别节目《一带一路》。
节目以“一带一路”为主线,以出镜记者行走体验的方式,对沿线各国进行全面报道,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渊源、独特自然风光、民生民俗风情等,以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沿线各国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和产能合作、增进人文生态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在之前的节目中获得了足够的锻炼而成长成熟的孙亚鹏被委以重任,作为央视7位出镜记者之一,先后走过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老挝、菲律宾、乌克兰等地。
这场行走不仅让他亲身参与到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倡议之中去,也给他的人生都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难忘瞬间。
♫ ♪ ♩
最危险:“月球表面”巴基斯坦
“那地方太苦了,种一棵树都很难活的那种。”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系列共有7路记者,他们分别被分配到不同国家。而男生一般被分配到比较艰苦的国家,所以孙亚鹏去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就目前而言,我们拍了40多个国家,巴基斯坦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国家。”孙亚鹏如此评价。之所以说“最特殊”,是因为巴基斯坦既是与中国有着全天候友谊的兄弟国,但同时其国内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
“那地方就被称为月球表面,几近寸草不生。”孙亚鹏回忆说。天气炎热,空气漫步着热浪,室内温度都会飙升至45度左右,从水管中出来的都是烫手的自来水。被关在营房里的两天,开着空调室内39度。
除了生存条件艰苦,还存在着战争的危险。
当时,节目组计划拍摄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的山达克铜金矿项目,但由于山达克铜金矿位于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冲突严重,同时还有反政府武装组织,安全形式非常严峻。节目组行程受到了许多限制,如果身边没有军人,没有保卫车辆无法出去。“我们这个摄制组就6个人,但有几十名军人保护我们,前后跟着10辆车,特别专业。在那个边境,巴基斯坦成立了一支一万人的特别安全部队来保护中国员工。”孙亚鹏说。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巴基斯坦前总理曾说,“这一倡议在巴基斯坦几乎是人尽皆知,巴基斯坦人民非常感激中国,因为有了中国的合作和投资,巴基斯坦现在修了很多路、电厂和其它基础设施。在巴基斯坦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公司,我们非常欢迎他们,因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正在得到改善。”
△做客巴基斯坦人家
对于孙亚鹏来说,刚到达巴基斯坦边境达尔板丁机场时的那一幕非常难忘:”这一棵树也太惨了吧,它已经被晒得没有颜色,就像一棵白色的树,但它有叶子,那个叶子也被晒得脱了颜色。那地方太艰苦了,种一棵树都很难活,难以想象,我们的中国员工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的。”
♫ ♪ ♩
最自豪:中国标杆工程
菲律宾之行中,一家发电站给孙亚鹏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随着菲律宾经济的迅速发展迅速,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多,然而当地现有的供电设施却不足,在菲律宾对国家电网和燃煤电站的建设中,中国企业积极参加竞标。2011年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参与设计和采购普丁巴图电站如今已经投入商业运营当中。
在普丁巴图电站采访时,孙亚鹏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让他倍感自豪。
在设计电场和电网的连接开关设备时,菲方业主基于减少土电成本、安装成本等考虑,想要采用AIS开放式的开关设备。
而中方的技术团队考虑到电站的设计运营是25年到30年的时间,采用原来的设计方案需要业主方每半年就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更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向业主提出了封闭式的空气开关设备方案。
菲方业主觉得中方的造价比AIS高,起初不太同意这个方案,然而中方技术团队并不气馁,反复的用很多例证,最终说服了业主,采用了中方技术团队的方案,同时还采用了来自中国制造的开关设备,该设备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可以15年免维护,节省大量成本。
一期电站项目的项目成功,中国承包商的设备与服务让业主信心倍增,经过中菲双方的努力,二期项目从2013年8月开始建设与2016年2月进入商业运营,有效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的状况,也为中国企业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这段故事让孙亚鹏真切地感受到了央企人在海外的责任。在强烈的责任感的指引下,他们坚持用中国设备、中国方案去建设,“在我们公司成立的那个年代,中国需要进口外国技术,但现在我们的一部分责任是要出口中国的技术到世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坚持,一座“中国制作”电站在菲顺利建成,树立了中国的标杆工程,证明了中国企业的能力和实力,让未来中国的项目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所以我在节目中说,我们现在要不断更新对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认识。可能过去我们还觉得中国的技术落后于世界,慢慢地,我们对中国技术的认识应该有所改善,现在起码在建设电站方面,中国是世界一流的建设水平。”孙亚鹏说。
♫ ♪ ♩
最温暖:斯里兰卡小伙和他的中国师傅
“中国朋友来了,斯里兰卡工人拉力又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中国青花瓷盘。”
斯里兰卡之行中,除了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在真正介绍自己丰富的发展经验给世界,帮助世界未得到发展的国家尽快脱贫致富,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之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牵绊,也给孙亚鹏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访问中国企业资助的斯里兰卡学校
拉力是一名在中国公司工作了20多年的斯里兰卡人,会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他一直保存着一些从中国的瓷质餐具,这些餐具已经二三十年没有使用了,拉力精心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
在这个瓷盘背后,有一段跨越国界的师徒情深故事。年轻时的拉力由于无心学习,便辍学出来打工赚钱,很多地方都拒绝雇佣他,后来中国企业工程队的大厨周海良接受了他,让他做帮厨,教他学做中国菜。
△访问斯里兰卡总理
当时那期工程时间不长,很快拉力的师傅就要回国,于是师傅便把工程上使用完的这些餐具留了一部分送给拉力,作为分别的礼物。
直到今天,拉力再也没有见过他的中国师傅,然而对他而言,师傅是教他手艺的人,是给了他安生立命的本事的人,是他一直都心怀感恩的人。
拉力的学习能力很强,现在的他不仅会说中文,做中国菜的功夫也相当棒。后来他一直被留在中国工程上工作,如今已经是北京市政路桥三公司的一位元老级员工,也是手艺最好的大厨。
只是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那刚刚走入社会有师傅陪伴的时光。
他说:“我很想见一见我的师傅,那时候通讯交通都不太方便,分别之后我们就再没有联系。我很想当面告诉他,师傅,我现在还在中国企业工作,师傅,我做厨师了!”
晚餐,那些尘封了二三十年的中国餐具又一次上桌了,就像是再次被唤醒的拉力的怀念与感恩一样,都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作为记者,孙亚鹏觉得自己很荣幸把这段故事用镜头也带回了中国,温暖更多的人。
♫ ♪ ♩
最疯狂:直播中跳印度洋
在一带一路的拍摄过程中,孙亚鹏品尝过特别的美味佳肴,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民俗,唱歌、跳舞、喝酒、参加节日狂欢,了解别国文化,了解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在各个国家有了丰富的体验。这些经历使他认识问题、了解世界更加全面,能够理解很多人的心态和心情,具备了一种同理心。
“在那个时候他给了我一种完全信任的感觉,我能够相信就算我跳下去有了事他会救我。”孙亚鹏还分享了刺激却又温暖的印度洋出海之行。
“在斯里兰卡的时候,我们坐蜘蛛船出海,一种很特别的船,去印度洋上转。离开海岸走了很久,他们非常热情的水手兄弟,裸着上身站在船头,一手搭在桅杆上回头问我:“swim?“,我很惊讶:“really”?,他笑了笑点头说“yeah!”。
“那里海深不见底,离海岸有好几公里。在茫茫的印度洋中间,底下可能随时有鲸鱼、鲨鱼出现,孙亚鹏机智的随口回应“You jump,I jump”,接着就看到小哥想都没想就跳下去了。
孙亚鹏有点尴尬有点犹豫,他只是在拍节目时突然想到这句话,但是为了和小哥的承诺,他也爽快的脱掉衣服跳到一望无际的印度洋里去了。
“其实我在泳池里游得还不错,但在海里是踩不到底的,你一下转不过来,气息不好,很危险的。但当时我还是跳了,水深好几千米,你要是沉下去就一直下沉了。跳到水里,碧绿色的印度洋非常漂亮。”
跳印度洋这个举动让孙亚鹏感受到斯里兰卡人民的朴素,他动情地说:”那一刻我感觉我和那个小哥没有距离,他给了我一种完全信任的感觉,我能够相信就算我跳下去有了事他会救我,我没有救生衣,什么都没有就跳下去,就是那种彼此间的信任,其实这是行走过程中最温暖的事。”
他和小哥成了“麻将”(音译),“麻将”在斯里兰卡语里是兄弟的意思。
♫ ♪ ♩
结语
“一带一路这个议题太大了,在接到这个节目之前,我对它只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走了一带一路之后,好像更能切身感受到它的存在。”
在孙亚鹏看来,“一带一路”并不是实实在在地有这条路,而是一个方向、一个口号,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他也愈加深刻的意识到,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快速,国家发展需求越来越大就越需要别国的帮助。“我现在更能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创新合作模式,即加强“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他说:“中国自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逐渐转变成领跑者,推动着全球治理进入新时代。
作为媒体人,他很自豪这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三年以来,自己作为央视记者首次走出海外,亲历‘一带一路’现场,去见证‘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去了解‘一带一路’的建设现状,把经历的看到的都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一带一路,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
在这一路上,孙亚鹏常常会主动的寻找更多的文化共同性和相似性,慢慢地找到彼此共同的地方。“尽管大家的肤色、五官、长相都不一样,但你了解了那么多人的心情之后会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孙亚鹏感叹道,“其实都是普通的生活,我们总觉得远处的风景很精彩,但是走的路多了以后会觉得其实都是普通的生活,会发现‘天下大同’,人性都是相通的,对于和平和发展的渴望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我非常乐观。”
在亚鹏师哥的讲述中
我们看到了一群可爱的人
他们是在艰苦和战乱环境中默默付出的中国工人
他们也是一次次向外推广“中国制造”的央企员工
我们看到了最真挚的感情
是超越国界的师徒之恩
是毫无保留的人与人之间伟大的信任
感谢亚鹏师哥和《远方的家》所做的这些记录
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在师哥的身上
我们也看到了一代中传人
用自身言行不断践行着
“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记者 | 宋佳音 张同羽 项艺淳 罗美涵
编辑 | 项艺淳
责编 | 宋佳音
编审 | 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