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校史馆 | 停格岁月影像留存学校的独特“基因”

  

自1954年中国传媒大学初创至今,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最为美好的青春记忆。六十五载春秋,铭刻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非凡历程,也见证着今日传媒共荣的卓绝场面。而如今,这份记忆终于拥有了一个共同安放的地方,那些永恒的瞬间得以珍藏。2019年6月18日,我校校史馆隆重开馆,校史馆力求还原学校历史全貌,为全体师生打造一个立体的具象化的记忆宫殿。






智能手段凸显传媒特性



校史馆潘力馆长介绍,建设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的最初构想与实践来源于2014年,也即我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的校史展。在2016年,学校党委最终确定了建设校史馆的思路,校史馆也随即开始了历时三年的筹备工作。在采访时,他特别强调“建立校史馆是几代校领导一直想做成的一件大事”。一座校史馆的建成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展品的收集到展出形式的设计再到布展的落实,每一项筹备工作都体现着他们的精巧构想。



步入校史馆,我们得以沿着中国传媒大学发展的脉络行走,按时间顺序了解我校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我校校史馆的一大特色便是融入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带给观展者耳目一新的沉浸式体验,真正体会领略到学校的历史。正如校史馆展陈设计部陈继东主任所言:“校史馆所有的交互手段的开发,都是基于我们学校的历史和学科特色,是具有中传属性的。”老广院西门便即为这一特色的体现之一。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2004年,老西门作为学校的主要出入口,是让无数学子感到熟悉心安的“家门口”。单纯的照片或场景或许并不能很好地让大家代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因此校史馆的工作人员独具匠心利用3D建模的方式模拟呈现不同时代不同季节西门里的学校场景,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



借助智能手段,立足学校特质,打造独一无二的“中传展项”正是校史馆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如潘力馆长所言“校史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填补了国家在传媒博物馆领域的一项空白”,在校史馆中我们既了解了传媒教育的进程,又能够了解整个传媒行业的变化,学校打造出这样的一个空间在全国高校内也是为数不多的创举。




折射藏品的岁月记忆



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所在,每一件藏品都犹如一颗珍珠,件件藏品则连缀出往日的峥嵘岁月。郭沫若题写“北京广播学院”校名手稿、温济泽老师的讲课手稿、北京广播学院校徽设计初稿、一张又一张凝结着岁月记忆的老照片……那些泛黄的书页与黑白两色的照片不仅是先辈们的独家记忆,更是向我们诉说着学校的故事。



时间流逝为藏品的收集带来了波折,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许多早时的文字凭证或照片可能早已破损或丢失。因此,这些藏品就显得尤为珍贵。根据陈继东主任的讲解,记者了解到校史馆的第一件藏品是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第一期本科新闻系毕业生胡永贵老先生捐赠的录取通知书,在2014年的校史展中,这件藏品便已陈列于展览之中。早在2014年,居于辽宁的老校友胡永贵听闻学校要举办六十周年校史展的消息,便辗转托人将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与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游行阅兵的一些证件一并寄给了校方。学校将这些珍贵的藏品保存下来并在校史馆建成后进行陈列展示。
陈继东主任在采访时对记者感叹道:“这次校史馆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是,离开学校时间最久远的那批学生,他们保存的关于学校的资料却往往是最全的。无论是上学期间的各种教材笔记或者合影留念,还是入学通知书与毕业证书,这些在如今学生眼中稀松平常的事物在老一辈校友里却是珍贵万分。这些藏品凝聚着那个年代的那批学生对母校的深厚情感,而这也是藏品的动人之处与价值所在。




凝聚学生的精神内核



陈继东主任用了一个特别的比喻来阐述校史馆的对学生们乃至整个学校的意义,她认为校史馆里存放的是学校的“基因”,它代表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核心价值当学生们终日行色匆匆地行走于学校时,当他们在这里度过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后,可能有的学生接触到的“中传”仍然只停留于表面上接触到的人和事。校史馆的作用便在此时得以发挥,它向每一位参观者介绍学校发展的来龙去脉,展示学校赖以生存的核心价值。校史馆让学生们记住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精神与传统,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一种认同感,构筑起一座属于全体学生们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学校于建校六十五周年之际构筑起这样一座独具特色的校史馆着实是对过往历史的精心总结,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于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呼唤。回顾六十五年来的风雨兼程,我们应该从中充分汲取对日后学校建设有益的养料,继续坚持“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在新时代开拓进取,去应对更多未知的挑战。知名校友敬一丹在校史馆开馆时的发言致辞这样说道,“有了校史馆,各个时期的校友有了青春记忆安放的地方,年轻的媒体人则看到汲取知识营养的地方”,这便是校史馆带给我们的精神馈赠,而这份馈赠也必将延续并传递给每一位中传学子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来    源  |  中国传媒大学校报

记    者  |  梁   楠

摄    影  |  张璇  那宇奇 段佳坤 

              张明佳 翘楚  陈逍

编    辑  |  郭   妍

编    审  |  王维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