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口老街: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2016-07-27 文明海南

如果说马路和街道是一个城市的动脉,那么,街坊、里弄和巷子就像连向它们的毛细血管,滋养着城市的肌理和骨肉,市井生活在那里繁衍生息,在岁月的长河中,创造历史文化,留下爱恨情仇。


 

最能代表海南的古迹------琼台福地

 

“琼台”是华丽楼台,

“琼台福地”是风水宝地,

“琼台福地坊”是金字牌坊。


  从“琼台”到“琼台福地”,到“琼台福地坊”,一千多年历史见证府城变迁。

  在府城关帝巷内,向里走大约50多米,平地上突起一个山包,这就是琼台福地遗址所在的抱珥山。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这里建造,故名“琼台福地”。遗址原建有关帝庙、圣母祠、文昌阁及东西廊庑等古建筑。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古代文化胜地。



  往事越千年,琼台福地曾几度遭受重创,明清倭寇蹂躏,民国军阀践踏,文革大破“四旧”,琼台福地牌坊被拆除、推倒。

 


  进入现代,琼台福地周遭新楼争高直指,“建设性的破坏”使之面目全非。

  1994年,琼台遗址得以修复,关帝庙、琼台阁和福地轩相继修建,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可惜美中不足,似乎少点沛然文气。


 

海南商业文明的起点——绣衣坊

 

  绣衣坊,顾名思义是刺绣与制衣的作坊,同时也是进士坊,是表彰功德的纪念性坊表。当年,文士聚居,街坊大多以经营刺绣、缝制生员、秀才的“锦衣”为主。

  此处老街位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毗邻小北门,俗称北门街。



  绣衣坊是海南商业文明的起点。虽然坊店门面不大,但它是琼州布匹的集散地和服装的加工地。

  宋代以来,不知多少商家在坊间经营布匹,不知有多少游子徜徉街坊添置锦衣,数不胜数的士、农、工、商在古巷留下生活足迹。



 

  “绣衣坊”已坦然肃立了几百年。它默然无语,似乎在思考,似乎在忧虑。

  它躲在一隅,似乎已可有可无。但是,它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失去它,这座城市将失去文化活力。




 

琼州名士居住地——达士巷

 

  达士巷,原叫“郑宅巷”。当年,郑家高门望第,前人有过“子孙多进庠,高攀月桂宫,出为循良吏,建亭荣君赐”的描述。看来,郑家创业者是真正的“达士”。

  因为如此,这里居住着“见识高超,不同凡俗”的有“达士”声望之人。琼山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历朝历代无数“贤达之士”做出突出贡献。其间,有明代进士郑廷鹄,“岭海巨儒”钟芳,清代进士吴琠,晚清—民国著名学者王国宪等。



  从马鞍街中段拐进达士巷,小巷长116米,宽2.5米,就是这条并不起眼的古巷却是府城仅存的明代古道,路面全是青石板铺成,是府城唯一一条保护完好的明代古道,约有600年历史。



  幽静的达士巷路口有三坐庙宇和一座露天戏台,两旁房屋新旧交互,老宅都已很破旧。

  王国宪故居位于达士巷35号,一派破旧不堪;38号的郑氏祖屋是郑存礼的故居,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





  一千多年来,达士巷一直是名人会聚、文化交流的文化街坊。

  如今,达士消失了,王国宪的“百诚书屋”也已寻无踪影,但残存的达士故居仍在讲述达士传奇故事。




  不经意间走进贤士聚居的达士巷,漫步于幽静的明代古道,时光仿佛倒流,那一个个贤士名人在你眼前若隐若现......


 

明代驻军的马厩——居仁坊

 

  明清时期,海口所城武官的“马厩”在此,曾是“马房村”,到了清代改名“居仁坊”。

  居仁坊是现代海口的肇始地,城市文化发源地。1924年拆除所城,扩建街区,相继建起博爱路、文明路、新华路和新民路等街道。

  从居仁坊到居仁坊社区,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对“仁”的崇尚与坚守,是居仁地,行仁道,是“首善社区”。



  今天,漫步骑楼老街,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审视老街巷口那富有南洋风格的“居仁坊”牌坊,会令人感到海口老街巷别有风味。



  居仁坊保存有极为罕见的太阳太阴庙,那是极有人文价值的历史遗产。

  居仁坊是“仁”的集聚,除了海口所城历史遗址之外,还有中山纪念堂、关帝庙和龙井等历史文化遗存。




海府两地交通要道——联桂坊

 

  联桂坊位于文明中路南侧,“海口所城”的南墙外。虽然所城已拆除,但它曾是海口通往府城的交通要道。



  在老市民的记忆里,联桂坊有一座门庭开阔、气势壮观的“北帝庙”,庙庭的东边有七星旗座,旗杆高数十米,旗帜底色墨黑,上面绘有北斗七星,叫做“黑令旗”,每逢遭遇海盗倭寇入侵,村民立即升旗,顿时锣声大作,法螺猛吹,人员集结,同仇敌忾。



  除了联桂坊,海口老街还有龙绣坊、振龙坊、中桥坊、白沙坊等好些街坊。白沙坊,亦名“蕃坊”,又叫“番坊”“蕃巷”,虽然规模小,但却是连结当年海上丝绸之路“广州通海夷道”外来客商屯聚货物和交换贸易的场所,是滨海城市很有历史价值的街坊。




  岁月流逝,城乡巨变,里巷拆迁,坊在消失。所消失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且是乡土文脉;保存下来的,是弥足珍贵的城市基因。至于牌坊,除幸存的几个及残存的立柱或横梁外,其余的已躲进历史典籍,任凭人们在寻寻觅觅中述说它的来龙去脉。


来源:海南日报、风情海南

作者:李幸璜


推荐文章[点击题目阅读]


讲真,海南到底有多少种方言

这是我见过最全的海南粉类介绍了

海南妹子惊艳全国,那一款是你的最爱

一朵云的十八般武艺

你的梦想,是这里的日常

定安百里百村,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你见过海南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吗

这是一碗海南粉的温柔


传播文明 引领风尚


谢    谢   关   注

文 明 海 南

加入我们

魅力吾琼丨文明摄绘 | 天天向上 | 吾琼益力

崇尚文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