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人365】坚守黄土高原执教20载 用生命点亮留守儿童梦想

2018-03-18 文明海南


以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日封面人物

人物故事



高圪垯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南部山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遍野,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10多公里,非常偏远贫困。这里有一所仅有10名学生的学校——高圪垯小学,杨增叶在这里坚守了23个春秋。

同一个教室,杨老师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辅导。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刚来到高圪垯小学时,杨增叶带二年级,有20多名学生,班里所有的科目都需要她来教。由于上学时没学过拼音,她只能一边自学一边教。在学校,她一有时间就去旁听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教课,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回到家,做完家务照顾两个孩子休息后,她再熬夜吃透教材备好课。她整天埋头钻研教材,阅读教参,查阅各种资料,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就这样,她渐渐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虽然条件艰苦,命运坎坷,但在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2005年全市撤点并校,高圪垯小学只剩下杨增叶一名老师。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全村人口骤减,且多是老弱病残,小学仅有的10个孩子都来自贫困家庭,这些孩子或父母病残,或父母不在身边、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

昏暗的窑洞,既是杨老师的办公室又是孩子们的灶房。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仅有的一间开课的教室里,10张桌子分成4列,中间两列是学前班,两边分别是一年级和五年级。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杨增叶采用复式教学法。她先手把手教完学前班的课程,给学前班的学生布置作业;再教一年级的学生,再布置作业;再教五年级的3个孩子。

    荒凉的黄土高原上,孩子们吃着杨老师用雨水为他们做的午餐,在阳光下格外香甜。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为了让这些孩子们尽可能掌握书本知识,她购买教辅书籍,学习新的解题思路,向亲戚朋友上大学的子女请教,再转化成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教给这些孩子们。她自己没有英语基础,担心英语成为孩子们求学路上的阻碍,就让大儿子每个月回来几天,专门教孩子们英语,她自己也通过磁带自学了英语。学校没有图书室,她就把空出来的屋子收拾干净,摆上一张圆桌,用爱心人士捐赠的和自己购买的杂志、书籍建起了图书室,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她还联系志愿服务队,让他们定期来教孩子们唱歌和跳舞。

  孩子们每天的午饭都要在学校吃,杨增叶还要当孩子们的厨师。她在院子里种各种蔬菜,又从自家拿来洋芋、豆芽、豆腐、鸡蛋等,加上营养餐计划补给六个孩子的1000多块钱购买的米、面、油、肉,煎炒烹炸,尽可能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

杨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几个没妈的孩子连梳洗打扮都要靠杨老师,有的孩子年纪小,吃饭都要杨老师喂。这些孩子们把杨增叶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杨增叶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面朝黄土 梦想花开。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多年来的超负荷教学工作,杨增叶的身体患上了各种疾病。2005年大雪天,她步行去20里外的乡政府送学籍资料,路上摔断了胳膊。但她吊着胳膊还要上课,放学了还要到地里干农活。

  如今53岁的她,头发花白,高高的个子也略显佝偻,她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站一天腿疼腰疼,有时候一步都挪不动。但是她从未因为生病的原因缺席过孩子们的一堂课。

  两年前,杨增叶应邀参加央视“乡村大世界”、少儿春晚、公益晚会节目录制,她都带上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



点评

在启蒙教育阶段,爱是希望的指引。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二十三年不离不弃坚守大山,用爱守护着山沟沟里孩子们纯洁的心,为他们打开希望的窗,成为屹立在黄土高原上一颗最美的白杨树。




来源:中国文明网  陕西文明办供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