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管理大家谈】关于对“精致精细精益”管理的思考(十一)

编者按: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理念。立足新时代、新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粗放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建筑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与此同时,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倍增、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建筑央企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压缩。特别是近两年来,全球疫情的持续爆发与蔓延,让本就负重前行的建筑施工企业雪上加霜。

后疫情时代,通过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如何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如何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年初系列会议上,将2022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年”,发布了以团结务实、守正创新、包容进取、精致卓越、执行担当、奋斗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六种文化理念”,“精致精细精益”管理成为当前企业管理提升和管理模式探索的方向。

究竟何谓“精致精细精益”?(以下简称“三精”)如何准确把握“三精”内涵?如何结合自身工作落实好“三精”要求?如何将“三精”管理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各系统、各环节,进而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官方订阅号特开辟“企业管理大家谈”专栏,诚邀集团各系统、各战线的管理人员畅所欲言,用一场场头脑风暴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共同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浅谈对“精致、精细、精益”的管理思考

七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朱德军

在今年年初系列会议上,中铁上海工程局把2022年定为“管理提升年”,目的就是通过抓系统管理,促能力提升;抓文化管理,促活力提升;抓创新管理,促竞争力提升。七公司作为成立8年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清醒认识到推动“管理提升”、践行“六种文化”是更新管理手段、厚植发展根基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发展动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应对机遇挑战、提升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三精”管理作为“精致卓越”文化理念的具体延伸和重要抓手,为企业固本强基、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和品牌强化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

一、如何理解精致、精细、精益的内涵

从具体语义上讲,精致、精细、精益具有相近的主题和相通的内涵,都是在做“精”字文章;从内在逻辑讲,三者又是层层递进,各阶段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和路径支撑;从管理角度讲,三者其实就是逐步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精致”管理重点是解决“好”与“次”的问题。作为匠人之国,我们自古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传统,新时代更是倡导“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建筑企业,工程品质永远是发展的生命力,实现“精致”就是要在产品全周期过程中始终秉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追求极致的精神,对瑕疵绝不妥协,对缺陷绝不放过,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反观管理实际,我们部分项目不同程度存在“精致”工作的意识不强、标准不高、动力不足现象,离“极致”和“完美”的最优管理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精细”管理本质是解决“粗”与“细”的问题。“细”的基础体现在管理行为是否规范。公司后台体系建设、制度完善、职能划分、权责界限、系统协调都直接影响管理效率,就是要通过把制度树立起来、把指标量化起来、把监督考核等手段运用起来,最终让各项管理规范起来。“细”的保障体现在人才支撑是否满足。客观说,我们的管理团队主流始终是上进的、是优秀的、是能干成事的,但面对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后台管控力量的强与弱、现场管理基础的厚与薄、人员素质提升的快与慢都对“精细”管理带来了现实考验。“细”的效果体现在落地执行是否到位。企业管理和现场管控中出现各类问题的原因更多在于主观。近年来,七公司在制度设计方面费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大力气,多次废改立释,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备、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如果各级管理者严格把制度执行到位、把文件落实到位,那么“精细”管理的现状绝对大变样。

“精益”管理核心是解决“盈”与“亏”的问题。“益”体现在追求效益。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是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实现谋发展,才能为员工谋幸福。这就要求企业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深入推进大商务管理,抓实做细“双清”、二次经营等基础工作,确保收益颗粒归仓。“益”体现在树立信用。围绕业主需求开展生产经营,通过干好在建,不断树立口碑,“盈”在市场;聚焦主业打造拳头产品,通过领跑行业,不断实现溢价,“盈”在品牌。“益”体现在创造价值。守正才能创新,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融入发展大局,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展现央企担当,“盈”得美誉。

二、如何实现精致、精细、精益的目标

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我从三方面浅谈落实“三精”的认识和思考:

重塑体系生命力,明确“精致”管理的标准。一是制度流程标准化。标准化是强化基础管理的前提,业务系统要进一步明晰制度或流程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让业务人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有什么授权等级、给予什么奖罚等,做到每一项管理业务都有制度支撑,每一项管理制度都经得起实践检验,教会全体员工“按规矩做事,高标准做事”。二是提升后台管控力。公司层面必须以提升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来促进工程项目达优达标。后台掌控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市场掌控力,只有抢占了优质市场才会有优质项目;其次是现场掌控力,做实做细项目深度策划、打造好的管理模式是盈利的基础;最后是资源掌控力,突破人、机、物的时空限制,以最小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

重塑队伍执行力,强化“精细”管理的过程。“人”始终是贯穿企业管理的核心,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领会、没有人去执行,管理必然走向失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人”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让所有人自发地认同、自觉地听从、自愿地执行,这样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一是要建强班子,带头执行。各级班子作为团队的“车头”,直接决定执行效果。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抓住“头头”,层层传导压力,让各级领导以上率下树榜样、以身作则当模样,才能推动各项制度和三精“理念”落地生根。二是要加强培训,能够执行。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是执行的前提,要充分发挥导师带徒、“五一〇”等培训教育作用,抓好重点岗位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务求“有形”到有效,从入脑到入心,多形式、多手段培养一支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专业化人才队伍,真正让广大基层员工有能力执行、高效率执行、能执行得好。三是要激活队伍,愿意执行。执行过程中,力求事前有标准、做事有交底、事中有督导、事后有评价,不仅要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更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做得好的要大张旗鼓奖励肯定,对做得不足的要当头对面总结提升,对敷衍塞责的要实事求是问责处理,形成执行威慑力。同时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充分释放“人”的活力。

重塑系统内生力,确保“精益”管理的效果。一是深化系统协作。揽活、干活、盈利是企业发展的主线,尤其要加强营销系统、生产系统、商务系统作用发挥和配合协作,做好源头把关,杜绝管理内耗,力争揽好活、中好标,实现决策最优。二是坚持效益为先。围绕“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加强商务管理策划,促进一次经营、二次经营和三次经营有效结合,抓实资金全周期管理,确保现金流、上缴款、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始终受控,实现效益最优。三是加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入心了就是凝聚力、融深了就是战斗力、出新了就是竞争力。要强化“六种文化理念”引领力,聚焦“三精”管理成果、先进典型,丰富“一报一微一网一厅”矩阵内容,营造企业管理大家谈、起而行之共同抓的良好氛围,增强“三精”理念的认同感和感染力;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金子,既用“三精”理念引导管理行为,又用实际成果来检验“三精”理念落地成效,通过互融互进实现全局最优。

总之,“精致、精细、精益”理念只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次思维碰撞和头脑风暴,而要走好内生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还需启迪更多智慧,唯有群策群力、真抓真干,我们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精彩的答卷。





猜你喜欢

高擎“开路先锋”大旗 | 华海公司推动“六种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一周资讯】看看中铁上海工程局这一周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儿

【聚焦】吴阿勤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勇举行会谈

【聚焦】王建营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新红举行商务会谈





编辑策划:局宣

稿件来源:七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