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软、谷歌、IBM掀起全球量子人才争夺战

光子盒研究院 光子盒 2023-03-04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



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进行了1535次裁员,累计约241176人受到影响。2023年开始,Facebook宣称将再次裁员11000人、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告了裁员8500人的计划、咨询公司麦肯锡也处于类似的境地:计划解雇2000名员工。

截止至2023年2月25日的裁员数据

与这些“节流”行为相对应的是,微软、谷歌、IBM等公司正寻求量子人才的“开源”:这些顶级企业正在竞相解决量子技能差距,以建立多元化的劳动力队伍。


量子计算行业正在蓬勃发展,预计到2035年将产生近7000亿美元的价值,但技术工人的短缺有可能使这一进展停滞。为了解决未来20年将面临的量子工作量的指数级增长,IBM、微软和谷歌等顶级企业正在竞相解决量子技能差距问题,并建立一支多样化的劳动力队伍。

目前,每三个量子职位空缺只有一个合格的量子候选人。根据麦肯锡研究,这种情况预计将逐步恶化:到2025年,甚至只有不到50%的量子计算工作可以填补。

每三个量子职位空缺只有一个合格的量子候选人

世界经济论坛(WEF)也曾指出,这种短缺已经影响到了科技行业,超过一半的量子公司目前正在寻求招聘,但却很难找到具有合适技能的候选人。该机构警告说,未来20年将需要大量量子人才:全球各国已经出现了量子技术相关的初创公司。

“大家的共识是,我们知道在未来五到七年内,直到2030年,这个领域将需要成千上万的工人。”IBM公司表示:“而我们想强调的是,IBM需要业务中堆栈各个部分的参与者。”

“有传统软件开发经验的人、善于创建控制电子装置的人、有在实验室工作的射频电子装置经验的人、以及有传统电气工程背景的人……都是非常需要的。”


今天,一半以上的量子投资都集中在量子初创公司和成熟的科技公司,特别是那些在硬件市场上的公司,因为他们竞相解决该领域的基本问题并提供容错的量子系统,这些公司已经率先面临这种人才紧缺的情况。现在仍然是量子科技发展的早期阶段,有许多未知变量,但该技术正在迅速发展。随着技术进展,对量子人才的需求将开始转移:软件公司,然后是下游应用企业。

不仅如此,IBM、谷歌、微软等各个行业的领导者已经开始组建量子团队,并在当前的量子系统上测试早期算法:探索量子算法如何改善金融服务中的加密协议、优化物流中的路线和车队,以及改善制药中的临床试验。

IBM一直处于培养量子人才的最前沿。IBM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对3000万人进行科技教育,包括量子、人工智能(AI)、云、网络安全和企业计算(enterprise computing)。

该公司的量子教育者计划(Quantum for Educators)是其量子计划之一,涵盖从初中、高中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旨在为量子计算教师提供通过云计算免费访问IBM量子系统的机会。不仅如此,IBM还在2021年推出了其首个量子开发者认证项目(quantum developer certification)。“我们为可能不了解量子物理的现代开发者创建了一个测试,向他们展示Qiskit和量子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迄今为止,约有900名IBM认证的开发者。IBM对教育和开源项目的关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该领域的兴趣,并培养量子劳动力。“在过去的几年里,IBM已经投入了大约1亿美元来支持这些教育举措。”


微软也实施了一些举措:提供软件、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和云产品,帮助填补对量子计算专业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微软提供了一个量子开发工具包(QDK),其中包括开源的Q#量子语言和量子库,目前和未来的量子机器的所有量子模拟器,以及Visual Studio 2022和Visual Studio Code的扩展,并与Jupyter Notebooks整合。QDK包含的组件可以独立使用,独立于Azure Quantum服务。

此外,微软还与Brilliant合作,提供了一个名为量子计算的互动课程,用于学习量子计算和Q#编程。


2023年2月11日,微软还与量子初创公司Classiq合作,推出了一个量子软件研究和教育的全球计划,向大学和教育机构提供Classiq的先进量子计算平台和微软Azure Quantum的量子计算机云接入服务。

谷歌也在采取重大措施来解决量子计算人才缺口问题。其举措之一包括创建了一个名为Cirq的开源框架,这是一个Python软件库,用于编写、操作和优化量子电路并在量子计算机和模拟器上运行。


此外,谷歌正在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师生合作,促进参与、学习和研究。量子人工智能团队每年参加几个项目,投资于创新的量子计算研究,同时使其团队多样化,包括设立实习、博士奖学金、研究学者项目、研究奖和量子研讨会等。


传统上,量子行业一直在寻找拥有量子计算博士学位的人。然而,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和与已有计算基础设施的整合,对具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IBM指出,自己一直在寻找对量子物理学有很强的理论理解、有能力在设备层面工作,并有商业导向思维的人才。

针对这一点,麦肯锡也表示肯定,“类似人工智能领域,量子科技领域的研究生将是必要的人才输送渠道。不过,量子研究生课程在大学层面上仍未广泛提供或获得:在全世界176个大学的量子研究项目中,只有29个提供该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除此之外,公司用于建立人工智能团队的许多相同策略和投资,如提高工人的技能、为新人才创造途径,也可以在建立量子团队时提供帮助。就量子而言,人才需求仍在不断发展,但一旦组织准备好组建团队,大多数人可能需要在两个领域建立稳定的量子业务以及技术人才:量子软件工程和量子硬件工程


量子软件工程。各机构需要能够建立新的量子算法的量子软件工程师,以及那些能够改进现有量子算法或对潜在量子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的工程师。一些职位,如那些负责从头开始开发量子算法的职位,将需要博士生。然而,其他职位则可以通过一般的量子培训来实现。例如,系统架构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人员以及其他具有传统编码和人工智能技能的人,可以在短短6个月内提高技能,使用Cirq、Qiskit和Q#等工具编码和改进量子算法,并可以开始探索量子如何在其行业中提供优势。

量子硬件工程。公司将需要专家来监督基于完全不同于传统计算机的物理过程的系统。随着公司与量子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他们的应用程序,他们将需要量子硬件专家来配置和管理这些系统,就像今天的云工程师一样。这项工作可能需要博士学位,直到量子系统变得即插即用。从长远来看,对量子概念(如量子比特、算法和加密)有基本了解的硬件专家,以及那些在特定角色(如量子计算机的组装和测试)方面完成课程或提高技能的人,将填补这些角色空缺。

除此之外,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痛苦地发现,各组织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吸引来其他群体的个人进入人工智能这一基础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等。现在知道量子技术会出现什么风险还为时过早,但如果我们不建立一个多样化的量子劳动力,预计会产生类似的挑战。

这将需要努力加强量子相关领域的多元化教育,需要在大学层面和K-12阶段进行,范围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还包括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化学等。

“在未来,我们预计科技界的每个人至少都会熟悉量子计算这项技术,”IBM补充表示:“然后,会有更多的人在堆栈的所有层面和所有部分从事深度技术工作。”

为了实现量子计算的潜力,IBM强调:“我们真的需要看到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负责教育的部分,真正走到一起,重新思考我们在学术旅程的各个阶段向人们介绍STEM的方式。”

参考链接:
[1]https://www.mckinsey.com/capabilities/mckinsey-digital/our-insights/five-lessons-from-ai-on-closing-quantums-talent-gap-before-its-too-late
[2]https://www.ibm.com/quantum/educators
[3]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azure/quantum/overview-what-is-qsharp-and-qdk
[4]https://www.sdxcentral.com/articles/press-release/classiq-collaborates-with-microsoft-to-bring-advanced-quantum-software-to-researchers-and-academic-institutions/2023/02/
[5]https://quantumai.google/cirq


相关阅读:
人才大战,量子初创公司如何与科技巨头竞争?
清华大学成立量子软件研究中心,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
瞭望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让量子科技创新链人才辈出
量子产业人才需求报告
量子计算面临人才短缺挑战,各国如何应对?

#光子盒视频号开通啦!你要的,这里全都有#
每周一到周五,我们都将与光子盒的新老朋友相聚在微信视频号,不见不散!
你可能会错过:|qu|cryo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