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满落幕!光子盒承办“战略论坛”并作报告分享

光子盒研究院 光子盒 2023-11-30


9月23-24日,“2023量子产业大会”成功在合肥举办!


来自国内量子产业生态的专家及学者、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百余人参会,共同关注量子产业发展。



2023

量子产业大会



中国·合肥

2023·9.23 - 9.24





此次,光子盒分别报告分享了《量子教育与科普发展现状与分析》和《2023全球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并作为“2023量子产业大会-战略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全程筹办论坛。



01

报告分享

《量子教育与科普发展现状与分析》


9月23日下午,在量子科普教育高峰论坛上,光子盒研究总监王素妍受邀并作《量子教育与科普发展现状与分析》的报告分享。



量子科普和量子教育的共同点都是在传播量子知识,但它们的目标受众和方法有所不同。量子科普更注重普及和启发,而量子教育更注重深入和应用。




未来,量子相关的人才缺口是可以想象的,已经有一些国家着手做了,而我们国家还没有达到一个层次的实施强度,现在必须做了。


根据光子盒的调研,截至目前,全球已有 30个国家和 2 个国际组织在不同程度给予量子信息发展政策支持,包括英国、美国、欧盟、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含香港、台湾)、俄罗斯、印度、南非、加拿大、丹麦、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荷兰、巴西、以色列、伊朗、奥地利、塞浦路斯、匈牙利、菲律宾、新加坡、北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



主要量子技术参与国均发布了国家量子战略发展规划,绝大多数规划里提到教育/人才/科普,一些国家还发布了人才为主的专门的政策或文件。


目前,我国没有公开过关于量子人才、教育或科普发展的规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那么,如何做好量子教育和科普呢?



量子科普产业可以形成一种生态圈,涉及教育、媒体、技术、政府和企业等多个领域。在这个生态圈中,可能存在专门从事量子科普活动的企业和组织,也可能有跨领域合作和协同创新。它可以与现有的科技、教育和媒体产业紧密结合,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量子科学的普及和应用。不过,要形成成熟和稳定的产业生态,可能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跨领域合作等多方努力。


总得来说,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量子科教产业链,这需要一些年来建立。科普不能替代教育,但是是一种教育的补充。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在科普环节,也能做到激发读者兴趣、拓宽群众思路;我们畅想,在量子领域的科普,给中国教育提出一种创新、撕开一个口子,带动或影响其他学课的科普和教育发展模式。


量子科技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挑战。光子盒呼吁,通过教育和科普的力量,推动量子科技的进步!






02

论坛承办

“2023量子产业大会-战略论坛”



会议现场图片/视频


在2021-2022年成功举办两届“量子产业大会”的经验积累下,今年设有6大平行论坛;战略论坛,是最特别一个。


——当前,是布局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时刻。本年度,新设的“战略论坛”汇聚了一流的行业专家和思想领袖,共同探讨和分享科研进展、技术战略布局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洞见,旨在为中国的量子产业发展勾勒出更加清晰和宏伟的蓝图。


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付出。它们是: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

承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合肥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光子盒

协办单位——上海技术交易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信通数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并且感谢嘉宾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腾讯量子实验室、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等的支持。


作为“2023量子产业大会-战略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光子盒全程参与了论坛筹办。希望此次讨论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也期待明年我们再次相聚,共同见证中国量子科技领域的更大成就!



03

报告分享

《全球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9月24日上午,在“2023量子产业大会-战略论坛”上,光子盒创始人总经理顾成建做《2023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分析》演讲,从多个维度深度解析了量子产业的宏观发展状态。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战略布局和投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科技进步层面,而是直接关联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以美国为例,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该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正深刻认识到量子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并在这一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技术应用,从学术界到产业界,美国正在积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量子技术生态系统,以期引领未来技术变革的浪潮。


2018-2022年,所有获得量子投融资的企业中,美国企业所获投融资合计最高(~4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13.2亿美元)和中国(~7.4亿美元,仅包含公开披露金额)




现在,量子通信在短期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重要的地面和天基系统的实际演示已经出现,技术挑战似乎可以克服。这为开发高度安全的全球通信带来了希望。


中国在发展量子通信方面尤其发挥了领导作用。例如,中国科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综合量子通信网络,将700多条地面光纤与两条地对卫星链路相结合,为全国用户实现了总距离达46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所有量子技术中,传感器的发展最为成熟,可以对原子能级、光子态和自旋等物理量进行精确测量。此外,量子传感器的精度可能大大超过经典传感器,能以精致的分辨率测绘磁、电和引力。然而,SWaP-C挑战相当大,将限制此类传感器的应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量子计算是量子信息科学大旗下更广泛的挑战之一。


量子计算依赖于成熟的物理学,尽管这种物理学并不直观。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量子计算的工程挑战仍然非常严峻。中国、谷歌、IBM公司和许多联盟国家正在投入巨资开展量子竞赛,以开发专用量子计算机(如通过量子退火进行优化)和通用量子计算机,使其与传统超级计算机相比具有真正和显著的优势。在过去的两年里,量子比特的数量已从54个增加到433个,甚至,明年有望交付1000多个量子比特的系统,并计划到2030年交付百万量子比特的系统。


这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壮举,但未来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扩展、噪声、串扰、稳定性和商业化挑战。解决重大问题所需的百万量子比特系统任重而道远。投资和研究面临巨大挑战。鉴于当前的经济环境、炒作和对最终投资回报的需求,有人认为我们面临着“量子冬天”的风险。此外,对量子的炒作并不一定有利于拓展我们对量子领域理解的研究。


无论如何,量子计算为科学本身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革前景。量子模拟能准确模拟原子级多体系统,可以从第一原理预测材料行为。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直接设计和创造具有特定理想物理特性的新材料,如超硬装甲、超导性、高温耐受性等。同样,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ML 领域的潜在应用,将促成并增强新的量子 ML(QML)算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上述报告分享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宏观层面上量子产业当前的发展情况的了解,也在微观层面上,对技术/市场/政策、参与者、投融资、市场空间这些推动量子产业生态发展的参与者所做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 协同创新 亮点未来



光子盒很荣幸能参与多场报告分享,并担任“战略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也衷心地感谢所有嘉宾与参会者的莅临,希望我们的付出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也期待明年我们再次相聚,共同见证量子科技领域的更大成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