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珠三市市长详解大湾区建设落地思路!虎门二桥预计年内通车,30分钟到深圳!
3月6日,又逢两会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广州市长温国辉、深圳市长陈如桂、珠海市长姚奕生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阐述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计划安排。
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科技创新正被视为推进重点,如广州将探索推进穗港澳三地单一窗口系统对接合作,深圳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创新要素流动最便捷、创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虎门二桥预计年内开通,不仅增加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通道,让路网联通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还会进一步加强深圳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升深圳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产业方面也有利于加强深圳对珠江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对整个湾区的覆盖面。
广深珠市长详解大湾区建设落地思路:
规则衔接先行 科创协同推进
广东团开放日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他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工作,要求广东的同志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一年后的3月6日,又逢两会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经济大省广东正在科技创新上大做文章,深耕“智造”,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谋求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审议发言时说,携手港澳抓住大机遇、建好大湾区,牵引带动广东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科技创新正被视为推进重点,如广州将探索推进穗港澳三地单一窗口系统对接合作,深圳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创新要素流动最便捷、创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几乎没有疑问,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多位人大代表在进行发言或回答提问时都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展开。
这在意料之中。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大湾区连续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的两会记者会、代表通道上,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有关方面,也释放了诸多信息。
一个现实背景是,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炉,大湾区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实施和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随着顶层设计明朗,人们开始关注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的粤港澳大湾区,现阶段具体将从何着手,率先要从哪些重点领域突破?尤其是广东的9个城市在定位和任务获得明确后,具体将有何动作?
对此,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市市长在开放日上均作出相应介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科技创新正被视为推进重点,如广州将探索推进穗港澳三地单一窗口系统对接合作,深圳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创新要素流动最便捷、创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审议发言时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携手港澳抓住大机遇、建好大湾区,牵引带动广东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对比往年,重点清晰。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时也强调,要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
从广东来看,近期也多次强调,要以推动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要强化机制“软联通”。
开放日当天,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长温国辉介绍了下一步该市围绕大湾区将重点开展的工作,并将聚焦营商环境规则体系对接放在第一点。
“广州要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温国辉说,香港营商环境一直在全球前列,广州要对标港澳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治保障和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具体而言,下一步,广州将探索推进穗港澳三地的单一窗口系统对接合作,推进与港澳在法律、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以及深化与港澳在人才培养、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温国辉说,目前广州已认可港澳1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同时在注册建筑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六项建筑领域职业资格上与香港互认。“这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既加快广州与港澳在制度规则方面的‘软联通’,又能更好推动广州营商环境持续得到优化。”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陈如桂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时也首先表示,最迫切的是要破除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障碍。
“为此,我们在深港边界规划建设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努力在科研物质通关、科研资金流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陈如桂说,并且希望中央支持在此建设国际开放创新的先导区,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并将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加强广、深、港、澳高等教育开放合作。
此外,与此相联系的便利性方面,当前深圳还正在谋划出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的服务措施,将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尽可能享受市民待遇,为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还表示,广东将重点在规则方面推动连通、贯通和融通,“港澳的城市管理经验很好,营商环境一流,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拿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实践,这样就实现连通。港澳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也有好做法、好经验,但其它城市一下子做不到的,我们将学习、细化研究、制定规则,争取贯通”。
科创“1+1+1远远大于3”
科创是另一个核心主题。
粤港澳大湾区一大战略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两会记者会上就表示,最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抓紧细化有关具体工作方案,重点有两方面: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推进有利于港澳居民进出内地和到内地发展的便利措施。
并且,针对国际科创中心,他强调“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而在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从广深珠三市市长的介绍来看,均已有较为成型的落地思路。以深圳为例,除上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外,陈如桂还介绍,深圳正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一百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为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和国家重要需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高端科研机构,目标是打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
此外,深圳还规划了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
广州亦有部署。温国辉介绍,广州将全力培育提升科技中心功能,包括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中科院广州科学园,建设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依托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和港大等高校共建研究中心;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和港科大在香港合作设立香港分部等。
同时,他还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港科大广州校区建设,支持港澳高校在广州设立研究机构,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广州设置医疗机构,鼓励港澳医师在广州执业注册,并长期执业,谋划打造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等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长姚奕生也表示,2019年珠海要推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新注册40家企业,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新入驻30个澳门团队。同时,还要争取促成中科院智能超算中心、澳门大学科技研究院落户,澳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分部。此外,加强珠海与港澳高端产业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围绕科创中心这一大湾区战略定位,各市布局既立足于自身特色和优势,也突出协同创新。对此,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分析,注重协同创新是必然的,因为单靠大湾区之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城市的作用是难以实现诸多科技创新目标的,只能协同创新。
何立峰针对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也有重点强调,广东9市和港澳都有比较好的基础,三地密切配合,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杜弘禹 李振 北京报道)
深圳市长陈如桂:
积极推动广深港澳科技走廊,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的大热点。3月6日上午,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吸引了近300名中外媒体记者前来“旁听”并提问。
现场作审议发言和回答记者问题的11位代表,7位的发言和答问都围绕大湾区建设展开。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发言中,阐述了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计划安排。
深圳: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陈如桂围绕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深圳创新发展作了发言。他说,深圳作为大湾区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更好担当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湾区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通过深化深港澳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面提升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发展的能级。
陈如桂提出: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迫切的是要破除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障碍。深圳将与香港合作建设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努力在科研人员出入境、科研物资通关、科研资金流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把合作区打造成为创新要素流动最便捷、创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关键的是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圳将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努力打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中心,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在人工智能、健康科技和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抢占先机。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基础的是要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圳将进一步加强与穗港澳等城市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依法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广深港澳高等教育开放式合作,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最佳首选地。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的是深化与港澳的更紧密合作。深圳将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战略意图,怎么有利于港澳繁荣稳定就怎么干,怎么有利于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怎么干,切实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努力成为动力澎湃的发动机。
深圳正在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谋划推出一批便利港澳居民的服务措施,为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为丰富“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作出新贡献。
光明科学城核心区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初步规划面积超90平方公里,未来将成为集聚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群、集聚科学研究顶尖人才的特殊城市区域。光明科学城向北,就是已布局在东莞的散裂中子源重大科学装置。
目前,深圳在规划光明科学城时,特别强调连通莞惠大科学装置区、引入港澳科技创新力量、联合广佛科学创新平台的土地空间和城市功能支撑的可能性。
在深港科创合作上持续发力,前海和落马洲河套地区是深圳的两大平台。
截至去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港资企业突破1万家(10889家),注册资本超1万亿元(10749.04亿元),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56家。面积约99公顷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是香港邻近深圳边界的区域,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里唯一的跨境节点。
两年前签署的《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显示,深圳、香港两地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建设香港最大的科技创新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引导和聚集国内外优质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进驻园区。
深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索建立适应开放创新、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体制机制。今年年初,香港“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拨款200亿港元,用于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
从福田口岸望过去,位于深圳河对岸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已开始对部分地块开展填土工作。为了配合河套地区的统筹开发,福田保税区的环境提升以及更新工程也已启动。深港科创合作,正在急速升温。(深圳新闻网)
广州:加强与港澳深度合作,
广深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温国辉介绍了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系列举措,包括聚焦营商环境规则体系对接、聚焦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深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合作、发挥好文化桥梁纽带作用等。
他表示,广州将全力培育提升科技中心功能,参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中科院广州科学园”,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使广州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之一。
二是依托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与香港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立香港分部。
三是重点推进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的“四核十三节点”建设,加快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联合港澳共建国际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组建穗港澳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温国辉说,在加强与港澳深度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广州与深圳的交流协同,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重大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强化广州-佛山极点带动,落实新一轮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广清一体化,加强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合作,通过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实现大湾区各城市的共赢。
此外,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他们提出,广州将全力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为依托,共建大湾区出海大通道;加快推进白云机场3期建设,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推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五主三辅”铁路枢纽及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加强广州到中山、珠海、澳门的高铁建设,以及到惠州、深圳的城际铁路的衔接,支撑大湾区“一小时”优质生活圈。
广州还将全力发挥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方面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携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建设、力争今年开工,支持港澳高校在广州设立研究机构,加强与港澳职业教育合作。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穗设置医疗机构,鼓励港澳医师在穗执业注册并长期执业,积极打造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共建穗港医疗护理学院,加快推进南沙国际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共建健康湾区、休闲湾区。”(深圳商报)
珠海:重点做好横琴、
港珠澳大桥、生态三篇文章
姚奕生在发言时提出,珠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横琴开发建设的文章。将汇聚全市之力,竭尽珠海所能,营造澳人澳企愿意来、适合来的发展环境,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二是做好港珠澳大桥的文章,充分发挥大桥综合效益,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争取把广珠澳高铁、广州地铁18号珠澳延长线纳入湾区相关规划、尽快实施;争取尽早启动伶仃洋深珠通道前期工作,早日开工建设黄茅海大桥。”同时,在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化与港澳合作,促进珠海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机场、港口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建设粤港澳国际物流园,带动跨境电商发展。携手港澳推进大桥蓝海豚岛旅游开发,把大桥、万山群岛、长隆等串珠成链,合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挥珠海航展品牌和自有会展场馆优势,叠加港澳会展业国际化优势,开展一展多地、一展多站合作,打造知名会展城市。
三是做好生态建设的文章。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把横琴岛及北部一体化区域、西部生态新区等珠澳合作空间预留好,把舒朗清爽、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维护好,把古镇古街、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保护好,使得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携手港澳开展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打造大湾区魅力之城。(深圳商报)
虎门二桥预计年内通车
深圳空港将1小时联通广州南沙
3月6日召开的2019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到,南沙大桥(虎门二桥)等项目将力争在今年内完成。
虎门大桥长期以来作为跨珠江口下游的唯一通道,也是目前深圳居民驾车前往珠江西岸的最便捷通道,但每逢节假日虎门大桥便会出现大规模拥堵。
而双向八车道的虎门二桥通车后则描绘这样一幅图景:虎门大桥车流得以分流,跨越珠江东西岸车流的拥堵将极大缓解,届时从广州南沙到深圳宝安机场的车程有望缩短至1小时以内,这比前往广州白云机场的耗时还要短,而深圳前往南沙、番禺、顺德、佛山城区等地也得以增加一条新路线,耗时也将有所缩短。
对于虎门二桥开通对深圳的影响,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其不仅增加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通道,让路网联通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还会进一步加强深圳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升深圳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产业方面也有利于加强深圳对珠江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对整个湾区的覆盖面。
建设中的虎门二桥
深圳空港辐射珠江西岸能力将提升
从地图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多个空港、海港在珠江口集聚,虎门二桥两端分别连接着南沙庆盛片区和东莞港区,从南沙沿虎门二桥下来后转广深沿江高速,15分钟即可抵达东莞滨海湾新区核心区,不到30分钟即可抵达深圳空港新城片区,这进一步拉近了分属于广州、东莞、深圳3大城市的南沙自贸片区、滨海湾新区、空港新城等重点片区的距离。
“与深中通道不同,虎门二桥对深圳的价值主要起到对虎门大桥补充和分流的作用”,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则认为,虎门二桥使得珠三角公路网进一步加强,提升了珠江东西两岸联通网络的可靠性,“很多人怕堵车不走虎门大桥,是珠江东西两岸公路网络过于脆弱的表现,网络可靠性不高制约了深圳与珠江西岸的联通,虎门二桥开通后使得车辆分流,珠江东西两岸跨珠江口交通的可预期性将大大加强”。
“因虎门大桥常年堵车,以往珠江西岸居民乘坐飞机更愿意选择距离更远的白云机场,虎门二桥开通后,珠江西岸对深圳交通设施例如机场的使用频率会加强。”马向明表示。
孙不熟表示,虎门二桥将让深圳与南沙和东莞的联系更密切,南沙的商务人群坐飞机到深圳比到广州更近更方便,有利于深圳宝安机场提升客流量。
深圳宝安机场被称为“湾心机场”,深圳空港片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会处和珠江口湾区核心位置,位于该片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有望今年启用。孙不熟表示,随着深圳与珠江西岸的连通性进一步增强,空港片区在交通物流方面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例如货值高质量轻的高端产品物流适合在空港经济区,南沙、顺德、佛山等地高精尖企业的航空物流选择宝安机场的机会更大,使得宝安机场的腹地进一步增强,对深圳壮大空港经济有着较大利好。
虎门二桥的开通,将会进一步增强深圳空港片区与珠江西岸的联通,依托“海”“陆”“空”“地”“快”五维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展览、会议、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的配备,未来,这里将成为湾区与世界相会的“客厅”。
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对提升深圳的全方位交通枢纽地位也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的重点。《规划纲要》特别提及要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深圳在跨珠江通道体系规划上已有布局。去年,深圳和珠海两市共同提出新增深珠通道,深圳还谋划建设港珠澳大桥深圳支线、外环高速西延等多条跨珠江通道,未来深圳可利用的跨江通道有望达到10条以上。
全面提升深圳对珠三角地区影响力
“加强与中山东部外环对接、进而拉近与深圳距离的建议很好,一定要把它办好”,在2月15日举行的佛山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佛山市市长朱伟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佛山连接深中通道高速路网走廊的建议现场表态。“连通深中通道高速路网后,我们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里将‘更有搞头’”,提出该建议的佛山市人大代表曾继华说。
在开放合作的大潮下,“佛山+深圳”正演绎更多可能。去年12月,在深圳中心城区举办的佛山(深圳)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碧桂园、美的、深圳海洋之星等380名国内外企业及协会涵盖军民融合、安全产业、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16个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超397亿元。
因交通不便,以往珠江东西两岸的互动较少,随着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珠江西岸地区都在争相与深圳进行对接。
虎门二桥的开通,使得佛山与肇庆前往深圳多了一条新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深圳高科技、金融和佛山制造是一个最佳组合”,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赵伟认为,深圳科技与金融的发展需要与佛山实体经济相结合,两地具有互补性,未来促进会将重点促进两地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合作。
对肇庆来说,土地面积占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近30%,可释放土地达1700多平方公里,接近于整个深圳的面积。官方信息显示,近三年落户肇庆的项目中,来自深圳的项目占比超70%,其中包括正威国际集团、华侨城、环球易购等项目,为肇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除了佛山、肇庆,孙不熟也提到,虎门二桥的开通释放了虎门大桥的道路资源,深圳到珠江西岸南沙、顺德的时空距离会更近,有利于深圳提升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深圳增加产业腾挪的空间,进一步拓宽产业腹地。他表示,南沙与深圳最近的地方只有8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可以尝试在南沙探索“广深合作区”。
有观点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广州有丰富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而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则全国领先,两地之间的密切合作毫无疑问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随着珠江东西两岸通道容量的加大,广州番禺、南沙及佛山、肇庆和深圳的联系又多了一条通道,这些地区往来深圳的时间成本被缩短。由此带来的虎门大桥通行量的释放,又密切了珠江西岸中山、珠海等地与深圳的联系”,马向明指出,广州是门户城市、深圳是经济中心,虎门二桥的开通将使得深圳对珠江西岸经济带动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广深对珠三角的覆盖更加全面。(南方日报 记者 陈熊海)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南方日报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