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两家房企暴露战略布局:25个城市将被委以重任,集聚号角已经吹响

地产号 2021-02-21

近期又有两家房企暴露战略布局,不可不读。


保利分析认为:未来15年中国超大城市将超10个,特大城市超15个,人口规模TOP100城将占据全国75%的城区人口……


中海发年报称:中海地产年报发布:营收1636.5亿,净利润343亿!2019年中海在中国内地25个城市和香港新增53幅土地,近7成土地储备在3大城市群,超8成布局一二线城市……


首先是:保利发布《2019-2020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据白皮书称:2019年,再次印证了“保利周期理论”的预见性:我们在2017年预言“房地产正处于总量峰值时代”;在2018年提出“房地产市场窄幅箱体运动是必然趋势”;在2019年勾勒“总量峰值,结构更美,聚焦最优百城。2019年总体是个调整年,核心城市更加集聚”。


近三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分别为13.4万亿、15.0万亿、15.9万亿,保持历史峰值。连续两年百城一手住宅价格环比低于0.5%,波动收窄,楼市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城镇化思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回首走来,保利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事实的验证。


2019年,保利以“云游”式广阔视角观察新生力量,发现“新趋势”:城市晋级的地壳运动激战正酣;人口迁徙的变化决定城市格局之变;都市圈核心城市尖角耸起;三四线城区人口仍在聚集;中西部发展冰山融化;楼市拐点已现,全年调整,分批筑底。


2020年,我们将在传承的基础上落笔新章,进一步透视“新趋势”的深层脉络。  


2020年白皮书的四个关键词:人口大流动、城市大变局、周期新特征、运行新逻辑。


关键词一,人口大流动


房地产的发展构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之上,人口是需求之本。保利研究院团队通过分析全国337城、14亿人口、横跨20年的数据后发现,从迁移特征来看,“乡-城”城镇化高位放缓,“城-城”流动加速并存。独立迁徙变为举家迁徙,城市综合收益与二代人口质量红利将乘法倍增。从迁移方向而言,呈现多维极化格局:“跨省远赴东部与省内就近集聚并存”、“东部沿海与中西部明星引力同在”、“单核虹吸力与都市圈外溢力均有”。


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城镇化进入高阶阶段,人口流动多极化。这就不难理解愈发激烈的“抢人大战”与“城市晋级赛”,是历史之必然。







关键词二,城市大变局


保利研究院团队坚持,房地产是基本面的投射,城市生命周期就是房地产生命周期。人口、经济、产业等基本面才是支撑房地产的根本因素。纵览全球,中国过往城镇化受制于均衡式发展思路,齐夫法则未能完全生效。资源自由流动不足,经济-人口比重再平衡,大城市不够大、不够多。


当下,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城市大变局的前夕。城镇化发展思路转变,市场重回主导地位,土地资源有望更“市场化配置”,将“以人定地、地随人走”。市场力量、行政导向、客观规律,三者均指向百城集聚,向阳生长,群星闪耀。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15年,中国超大城市有望超过10个,特大城市有望超过15个。


关键词三,周期新特征


自2015年起,本轮周期经历了连续三年大繁荣,至今已有五年。与前三轮的三年小周期不同,期间多次入冬反复,分批调整而总量稳定,土地周期与楼市周期渐行渐远。诸多过往经验被推翻,如同乱世纪元,云迷雾罩、混沌不清。保利研究院团队拨开迷雾,深化保利周期理论,发现:供求周期、政策周期、金融周期三个周期正深度叠合,周期被拉长,箱体被压扁,城市二八轮转,并走出自有周期。土地周期与金融紧密相连,房企逆周期操作空间收窄。


关键词四,运行新逻辑


是什么引发了周期新特征?我们认为,是运行逻辑发生了变化:新时代房地产调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以来,房住不炒是行业的本质定位,限价等调控政策从物理反应转向了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信贷、政策等外部输入性因素得以发挥强牵引作用,影响预期,保持窄幅。土地供给弹性天然不同,调控政策分化,城市不再整齐划一,二八轮转,走出自有周期。


近期疫情在国外快速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反观中国疫情防控有力,复工复产有序展开,市场相对稳健,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和治理优势。中国将成为短期避险资金、长期资本投资的理想目的地,而不动产会成为重要选择之一。疫情之下,楼市按下暂停键。疫情之后,相信市场会有较强的回暖。然而,当前全球市场已经站到了悬崖的边缘,势必给楼市恢复蒙上阴影。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定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据,市场重回主导地位,人口流动多极化,资源流动循迹规律轨道。未来15年中国超大城市将超10个,特大城市超15个,人口规模TOP100城将占据全国75%的城区人口。集聚的号角已经吹响。土地城镇化将匹配人口城镇化。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将 “集宠爱于一身”。


其次是中海暴露战略布局

2019年中海在中国内地25个城市和香港新增53幅土地

中海地产年报发布:营收1636.5亿,净利润343亿!

近7成土地储备在3大城市群
超8成布局一二线城市


3月26日午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业绩公告。


年内,中海实现收入1636.5亿元(2018年:1440.3亿元),同比上升13.6%。经营溢利为623.4亿元(2018年:594.1亿元),同比上升4.9%。毛利率为33.7%,净利润率达到25.4%。

2019年,中海股东应占溢利为416.2亿元(2018年:377.2亿元),同比上升10.3%;核心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10.1%。股本回报率15.8%,每股基本盈利3.80元(2018年:3.44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中海2019年的物业发展收入为1591.9亿元(2018年:1403.1亿元),主要来自济南的华山珑城、上海的建国里、广州的花湾壹号、北京的中海·望京府、沈阳的中海城、成都的中海锦江城、苏州的上东区及上园湾、宁波的枫桥里、无锡的中海·寰宇天下等项目销售。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37.5亿元(2018年:29.7亿元),同比上升26.3%。其他业务收入为7.2亿元(2018年:7.5亿元),其中酒店和其他商业物业的收入合共为4.1亿元(2018年:4.4亿元)。


中海2019年年报亮点



1、2019年中海合约物业销售额增长25.2%至港币3,771.7亿元,对应销售面积为1,794万平方米,增长12.6%。

2、2019年底,拥有土地储备合计8,923万平方米,八成以上布局于一二线城市。

3、同时中海净利润仍然保持了行业最高水平,核心净利润达人民币343亿元,同比增长10.1%,拥有现金人民币954.5亿元。

4、房地产销售在23个城市进入当地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在11个重点城市销售额超过港币100亿元,在北京的销售额超过港币400亿元,在南京、广州的销售额超过港币200亿元。

5、报告期内,收入上升13.6%至人民币1,636.5亿元。经营溢利上升至人民币623.4亿元。中海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0.3%至人民币416.2亿元,核心净利润达人民币343.0亿元,同比增长10.1%。

6、土地获取方面,2019年68%的新增土地储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

2019年中海在中国内地25个城市和香港新增53幅土地,新增总楼面面积为1,146万平方米。于年底,该集团系列公司土地储备为8,923万平方米,八成以上布局于一二线城市。

7、于年底,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为人民币1,222.6亿元,应付票据为人民币677.0亿元,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人民币954.5亿元。净借贷比率维持于33.68%的行业低水平。

8、中海股东应占权益从2018年底的人民币2,477.6亿元上升13.3%至人民币2,806.0亿元,即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5.61元。股本回报率达15.8%。

9、每股基本盈利上升10.3%至人民币3.80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57仙,连同中期股息每股港币45仙,全年合共派发现金股息每股港币102仙(2018年:每股港币90仙),同比上升13.3%。


中海2019年年报

来源:观点地产网、中海年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