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痛!河南一4月龄女婴遭120拒诊去世,真相让人不敢想

三三 春秋睿见 2022-12-26


                                                                       

作者|三   三

编辑|肖侍郎

配图|网   络

 


POINT



 

疫情就是个照妖镜,把人性照得淋漓尽致。2022年11月16日,郑州再次曝出一起悲剧。4个月龄的女婴李思雨,在郑州疫情隔离酒店突发疾病,120抵达后,以孩子不是重症患者为由拒绝接诊。孩子被耽搁很长时间,才等来定点医院救护车,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医院后,当晚出现手脚冰凉窒息症状,抢救3个多小时后身亡。事情曝光后,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名“Li思雨的爸爸”李宝亮说,他家在周口市淮阳区,女儿李思雨6月29日出生,上月8日夫妻俩带孩子来郑州治疗血管瘤,后因爆发疫情滞留。11月12日,李宝亮妻子因感染疫情送入方舱,他与女儿是密接者,隔离在中州国际饭店。入住隔离酒店一天多时间,在14日凌晨3点,孩子呕吐腹泻,早上8点多喝过奶粉后,又呕吐腹泻。李宝亮见喂不进水,也不进食,担心孩子脱水,在11点57分拨120急救电话。然而,郑州急救系统似乎忘了,坚持生命至上,救人为先,是抗疫的题中之义,面对垂危的小生命,频出匪夷所思的反应。

 


POINT




李宝亮请求急救车女儿期间,诸多怪象令人发指,当事的医护人员稍有责任与爱心,这朵小花也不会在这个初冬凋零。

怪象一:被告知“隔离人员不能私自拨打120电话,需要隔离酒店医护人员拨打”。酒店说没这条规定,李宝亮再次于12:01拨打120,33分钟后的12:34分,救护车抵达酒店。


怪象二:

120抵达后,未第一时间做院前施救,而是让酒店人员给他与女儿抗原检测。

结果出来后,李宝亮阳性,女儿阴性,120“以孩子不是重症患者为由拒绝接诊”。

这个细节值得玩味,是因为阳性病例不拉,还是因婴儿不是重症不拉?

怪象三:


期间,酒店防疫人员与120沟通半个多小时,让先把孩子接走救治,但遭到拒绝,120坚持必须由定点医院救护车接诊。


4个月的婴儿非常脆弱,小病也可能致命,而且已出现症状,典型的不把人当人,不把时间当时间,不把生命当生命。


怪象四:


折腾到下午一点多,120走后,酒店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汇报,经协调,可将孩子送往郑州阳城医院治疗。


李宝亮非常焦急,多次询问定点医院派车情况,直到晚上8:35左右,定点120救护车才到达。


这辆救护车不是直达阳城医院,中间绕路又接一名确诊病例,路上耗费2个小时后,深夜11点才入住阳城医院。




阳城医院不在市内,在距他隔离的中州国际酒店一百公里的登封市,中途就是不绕路接人,单程走高速也得一个多小时。明明是特殊的病例,层层反映协调的急救车,为何还要绕路去拉人,这不是耽搁时间吗?怪象五:到达阳城医院后,李宝亮跟医生讲孩子情况,强调孩子一天没喂进一滴水,医生没第一时间治疗,只发个体温计,让等第二天医生抽血检查。

入住医院一个多小时后的次日0:29分,李宝亮发现孩子手脚冰凉,出现窒息状况,赶紧联系医生,抢救了3个多小时,最终宣布孩子死亡。
医护人员漠不关心,不把病人当病人,还按寻常惯例抽血检查,不能走绿色通道吗,要是那个医生家的孩子或亲戚,肯定不是这个样。


 

POINT





李宝亮无法接受孩子身亡的现实,他要为四个月的孩子讨公道。
从14日12时拨打120开始,到孩子于15日凌晨死亡,让他体验到冷漠人生的锥心之痛。
他认为,整个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
120不接诊,在酒店防疫人员长达半个多小时沟通让先接孩子,但120还是拒绝接治;
第二,
安排定点医院调度不合理,时间长达12个小时才到定点医院,并且距离当时郑州的隔离点100多公里;




第三,
到了定点隔离医院不进行及时救治,接受信息严重不实,不接受现场的病情诉求,不管不问,导致孩子死亡。网民也在网上愤怒质问,疫情防控中,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吗。“生命至上,救人为先”不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一个个细节里。否则,如果因为抗疫的规则和程序,影响了生命安全,岂不与抗疫的初衷背道而驰,说好的“生命至上”又到哪去了。目前,郑州120急救指挥中心已关注此事,市卫健委介入了调查,群众迫切需要真相。


POINT



 


郑州急救系统患有健忘症,没有把过去的教训当现实的教训。




5个月前,大学生彭某君突发脑溢血,拨打急救电话,但因为意识模糊,难以说出准确地址,被120接线员说无法派车,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最终死亡。长达8分多钟的通话录音被传到网上后,120接线员说出“我感觉你没什么事啊”这样的话,引发全网热议。责任追究后,接线员张某颖被开除,其调度班长被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两年)、政务撤职,调度科科长政务记过,急救中心分管副主任被警告处分,卫健委分管副主任被诫勉谈话。此事刚过去5个月,类似的悲剧又在郑州发生,急救系统没真正吸取“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的惨痛教训。行医济世,治病救人,本系医护天职,收治病人不是看病症如何,而是看收治标准,符合标准才派车拉人,否则置之不理。生命至上如何解读 ,医者大爱体现在哪,真是打脸“白衣天使”这个美誉?如果此事属实,相关责任人逃脱不了追责,各地已发生多起因120拒诊引发的悲剧。而这个悲剧就发生在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中,就显得更耐人寻味,这样的悲剧不应再发生了。面对时隔5个多月后,郑州再次出现因120院前误判、拒诊,导致发生4月龄女婴耽搁治疗死亡悲剧。



POINT




11月4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政法委发布通告,引来全网赞誉。通告称,在鄂尔多斯无论任何时刻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若市民遭遇危及人身安全等情况,市民有权采取措施自救或及时紧急避险。在鄂尔多斯,如您遭遇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特别是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根据相关法律之规定,您有权采取措施自救。
或及时紧急避险,但请谨记:在自救和避险时,不要损害他人生命。 在疫情此起彼伏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自愿封控”,如果出现危及自身生命安全的特殊情况,可能就会和“自愿封控”产生冲突。那么“紧急避险”的概念,就能够帮到我们每个人。

兰州3岁男童煤气中毒时,要是男童家属懂得“紧急避险”,就可以在小区封控管理时,带着中毒儿童直接冲出小区,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抢救。而不是多方求助,苦苦等待,等到救护车一小时无果后,才打车去医院。倘若早到一小时,那将会什么样子。时间就是生命,还有啥比生命更重要? 前些天,河北保定,有个男子所在小区被封,他的新生婴儿没奶粉吃,饿得没办法,只好驾车持刀闯卡去买奶粉。 

最后,执法部门了解到情况后,只处罚100元了事。 两个事件,两种结果,发人深思。



往期推荐



郑州社区女干部又出网红,尖嘴利牙猛怼群众:“封控区域隐私均不许拍,你有这么大的权力吗?”

毕节11岁女学生跳楼身亡,疑因未付3.6元文具钱遭女店主羞辱,事件背后话题需要深思

石家庄打响第一枪,合肥兄弟真豪放,看老百姓咋跟上

郑州刘红英后续惊爆:发言稿细节来历成谜,谁在导演这出戏

“李少莉事件”又曝光,她为何登上了国外报刊,老外眼里的女局长是啥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睿见


人物    故事    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