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捷报频传!怀宁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

2018-02-11 独秀怀宁


2016年9个贫困村出列、1057户3210人脱贫,脱贫攻坚初战告捷,2017年再有3265户8978人脱贫、10个贫困村出列,怀宁脱贫攻坚实现再战再捷。


01

高位推动,进度质量一起抓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健全县、乡

镇、村三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成立高规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负责制,明确县委、县政府各1名分管负责同志日常主抓,其他县级领导全员配合。设立县乡脱贫攻坚指挥部,集中人员办公,强化日常协调和工作调度。2017年以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每月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8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9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1767个网格党小组,组织网格内党员发展能手联系帮带贫困户,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项目支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考验干部、培养干部,在10个贫困村择优培养47名后备干部,让干部在脱贫工作中快速成长;组织96个县直单位与全县234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成立联合党组织,其中与贫困村结对成立联合党组织19个。


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县领导包乡镇(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包村、帮扶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机制,县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带头包保乡镇脱贫攻坚和贫困村出列工作,带头联系帮扶贫困户(人均3户),组织96个县直帮扶单位、联系市直8个单位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动员3052名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怀宁县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怀宁县县直结对帮扶单位责任清单》和《怀宁县选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责任清单》等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干部职工帮扶责任的紧急通知》,确保干部帮扶全覆盖,进一步明确帮扶责任人的工作任务,要求切实做到“六个帮助”(一帮贫困户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二帮贫困户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知晓度;三帮贫困户落实和兑现各项到户到人扶贫政策;四帮贫困户转变思想,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五帮贫困户算好年度收入明白账;六帮贫困户动态完善各类资料的痕迹化管理),全面提升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制定《怀宁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严明“五个一律”“五个优先”纪律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构建了县乡村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优先投入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主导作用,统筹整合各类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需要,实现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长。按照扶贫资金投入应逐年增长的要求,2017年年初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860万元,截至目前追加5287.12万元,合计6147.12万元,较上年增加5307.12万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集中投入”的原则,整合可用财力向脱贫攻坚集中倾斜,全年计划整合资金2000万元,实际统筹整合资金3190.58万元,支出进度100%。清理财政存量资金127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小额信贷风险准备金。2017年上级下达我县资金3155.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30.9万元,省级资金685万元,市级资金440万元。2017年各级扶贫资金投入合计12493.6万元。加大金融投入,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或者入股发展产业,2017年度全县新增扶贫小额信贷6586户、32664.7万元,其中户贷户用率9.4%。


紧盯项目建设。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多次召开扶贫项目库建设调度会,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组织相关项目主管单位前往六安市裕安区学习,吸取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项目申报标准及申报程序,力求进一步增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着力培育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扶贫项目典型,形成示范带动,助力打好新时期脱贫攻坚战。2017年,已实施的到村项目384个,到户项目71个。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101个,覆盖贫困户10913户。截止1月18日,各乡镇已将2018-2020年扶贫项目库全部上报项目至行业主管部门,涉及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健康脱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就业脱贫、低保补助、乡村旅游、金融脱贫等项目,并经县发改委及县扶贫办审核后提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示。截止目前,2018-2020年扶贫项目库已反馈至各乡镇及相关项目主管部门,实行分级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待报送省、市扶贫部门备案。


02

主动对标,夯实基础重精准

紧扣精准第一要义,用好绣花功夫,主动对标,补齐短板,切实做到源头严把、过程严控、退出严格。


严把源头,确保扶真贫。出台《怀宁县返贫及新增贫困人口识别管理办法》,有效防范“两该两不该”现象发生,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和退出精准。按照“重补促”专项整改行动要求,组织开展扶贫对象精准核查月活动,对贫困对象实行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动态调整,国办系统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将返贫户和新增贫困户全部纳入,确保真贫不落一人。2017年新识别215户750人,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同时,对识别时明显不符合识别标准或存在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恶意分户等问题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核实信息、入户告知、村级评议和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共清退识别不精准对象169户422人。另外,对国办扶贫开发系统信息的录入错误、录入空缺、致贫原因不准、逻辑错误等问题组织专项整改,专班专人负责指导系统修正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严控过程,确保真扶贫。一是项目安排突出精准。围绕省委、省政府“1+20+4”政策,结合怀宁实际,制定出台了产业扶贫、健康脱贫、就业脱贫、金融扶贫等配套文件,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健全完善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健康脱贫和社会扶贫等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生效。同时,通过“扶贫政策汇编”“宣传画册”“明白卡”“工具箱”等方式,加强“351”“180”等扶贫政策宣传,对帮扶责任人让政策入脑入心,对贫困户让政策进户上墙、家喻户晓。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群众心坎上。二是资金使用确保精准。严格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制定项目资金计划,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议后下达资金安排文件。突出事前报账审查、事中严格手续、事后跟踪管理,围绕资金流向全方位进行管理监督。县纪委、财政、审计、扶贫办等部门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专项督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是因村派人强调精准。选派10名副县级干部任未出列贫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原第一书记转任副队长,并增派1名扶贫专干,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各乡镇各部门真帮实扶。四是跟踪督查促进整改。按照“四个过得硬”要求,扎实开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大排查活动,结合省市督查暗访及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反馈清单,树立问题导向,寻找阻点,深挖病灶,全县排查建档立卡户、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残疾人户、大病户、接受2017年临时救助户和2017年清退户等“六类户”共计16587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220户,对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五类户”分类建立包括家庭基础信息、就业、就学、就医及“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情况信息台账,全程关注,精准施策,有效帮扶,确保不发生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致贫。


严格退出,确保真脱贫。为确保稳定退出、结果真实,我们做到“三个紧盯”。一是紧盯“户脱贫”。突出抓好到户产业、就业、扶贫小额信贷等项目落实,确保健康脱贫、教育补助、残疾人救助等政策落实,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实现“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严格对照户脱贫标准和程序,2017年我县脱贫3152户,8760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超过4000元。二是紧盯“村出列”。2017年出列的1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2%,最高的为1.28%,最低的为0;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来源,均超过7.5万元,最高的达16.02万元,最低的达9.3万元,村均11.8万元;村集体均发展了1项以上特色产业(蛋鸭、肉鸭养殖,蛋鸡、土鸡养殖,肉羊养殖,黑木耳种植和休闲农业等项目),且符合省农委、林业厅规定标准;2014年以来,各村通过实施“一事一议”、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饮水等扶贫项目,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和文教卫公共服务设施都有明显改善。三是紧盯“四率一度”。坚持进村入户抓末端,做到户户到、人人查,切实防止“两该两不该”现象,确保贫困人口漏评率、脱贫人口错退率不断降低,力争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确保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有效保证脱贫质量。


03

因地制宜,开发扶贫格局新

“造血”扶贫强脉搏。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光伏产业、电商等4大产业齐发力,倾力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扶贫的道路。


特色种养业扶贫方面。制定《怀宁县2017年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怀宁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资金奖补办法》《农产品加工业及家庭手工小作坊奖补办法》等文件,积极创新“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特色种养业扶贫覆盖全县109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为97.43%,其中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户有2392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的21.36%;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495.4万元,其中到村1479万元,到户奖补资金2016.4万元,户均财政资金投入强度3121元;着力培育壮大蓝莓、畜牧、水产、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建立产业扶贫基地236个。28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8468户,带动比例为75.6%;每户从产业获得的分红均不低于500元;落实到村专项发展资金1430万元,其中支持10个拟出列贫困村和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在规模、硬件设施、带动贫困户数量的方面全面达标,超额完成了省、市农委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百企联百村”活动,完善“龙头企业+经济组织+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企业用工、技术指导、发展特色种养业、共建特色生产基地等方式支持贫困户发展,提高贫困村及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能力。


电商扶贫方面。农村电商“两中心一站点”实现全覆盖,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443个。挖掘蓝莓、迎庆桃、土鸡等农副产品上行60余种,实现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额2000余万元。20个乡镇成立电商扶贫工作队并建设运营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直接对接帮扶673户贫困户,间接带动帮扶1500余户。


旅游扶贫方面。完成4个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秀山乡蒋楼村、小市镇良湖村、清河乡太平村、洪铺镇黄山村)“八个一”工程建设,编制8个市级扶贫村旅游开发指南。借力休闲农业等旅游新业态,建立贫困户与旅游项目(旅游企业、蓝莓采摘园、农家乐)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渠道。通过务工、入股分红、租金、售卖土特产品等方式,带动2500人脱贫。


光伏扶贫方面。第一批2016年全县19个贫困村均建成60KW的光伏电站,第二批2017年,12个贫困村又扩建一个30KW-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于6月30日前并网发电;按照3个1/3筹资原则,发展209户户用光伏,县乡财政共补助户用光伏电站建设资金334.4万元。光伏电站可为每村增收收入8万元左右已经成为村级集体收入的主要稳定来源。


精准发力拔穷根。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统筹“输血补养”与“造血增能”,注重在就业、健康、教育、金融等方面有机统一,既“脱穷帽”,又“拔穷根”,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持久脱贫。


就业扶贫方面。一是帮扶就业创业。2017年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岗位就业656人,完成任务数175人的374.9%(其中:企业岗位就业138人、居家就业391人、辅助岗位就业77人、自主创业50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调查摸底,10433人录入全省就业创业脱贫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开展技能脱贫培训。举办技能脱贫培训班21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621人,完成任务数120人的517.5%,内容主要涉及蓝莓种植、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三是建设就业扶贫驿站(车间)。建设就业扶贫车间25家,提供就业岗位989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141人,其中6家升级打造为就业扶贫驿站,提供就业岗位21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65人。四是提供就业服务。组织开展“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2230个,贫困劳动者达成求职意向139人。扎实推进“三送一交心”(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与贫困劳动者交心)活动,放大“产业+就业”倍增效应,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通过设置生态护林员岗位,优先安排100名贫困劳动人口就业,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对全县49万亩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


健康扶贫方面。大力实施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新农合全额代缴政策,增加贫困人口省外就医政府兜底政策,出台“1579”补丁政策对2014、2015年脱贫人口中患大病(特殊慢性病)人员进行分段报销补偿。一是医疗兜底保障全覆盖。出台《怀宁县贫困人口省外就医自付合规医疗费用政府兜底保障实施方案》和《怀宁县健康脱贫工程综合医疗保障补充办法》,保证贫困人口省外就医以及2014年、2015年已脱贫但未享受“351”政府兜底的参合参保对象就医得到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的综合医保政策惠及到每个角落。2017年度,全县共办理贫困人口患者综合医保补偿18771人次,住院实际补偿比达92.18%,慢性病补充医疗保障实际补偿比达96.39%;综合医疗保障共补偿支出4562.98万元,其中:新农合基本保障支出3414.26万元,大病保险支出426.43万元,民政医疗救助460.28万元,政府兜底保障219.7万元,180补充医保42.31万元。2014年、2015年脱贫户享受“1579”补丁政策41人,补偿支出20.08万元。二是扶贫健康义诊全覆盖。2016年5月份开始,组成2支因病致贫、返贫救助县级医疗专家队,在全县开展巡回诊治活动。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免费义诊、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发放免费医疗就诊卡。全县开展义诊活动80余次,共诊治村民12000余人次,向群众免费发放常用药品5万余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三是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免费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即每个贫困户签约1名乡村医生、1名乡级卫生院医生、1名县级医院医生),确保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截至目前,为全县207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家的贫困人口实现履约全覆盖。


教育扶贫方面。一是责任网格化。形成“中心学校包镇、村小包村、教师包户”网格化工作格局,建立教育扶贫校长首问制、扶贫专干责任制、教师包保制和教育扶贫督查制,实现乡镇所有学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和与乡镇扶贫工作站无缝对接,实现教育资助信息与政府共享。二是工作全覆盖。核实春季学期建档立卡学生共4202人(含在县外就读学生),其中学前教育506人、小学1393人、初中797人、普通高中517人、中职216人、高等教育773人;秋季学期建档立卡学生共4288人(含在县外就读学生),其中学前教育559人、小学1356人、初中827人、普通高中491人、中职学校200人、高等教育855人。2017年全年资助建档立卡学生9826人次,发放资助资金939.1325万元,其中春季学期发放资助资金428.5775万元,420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最高标准资助;秋季学期发放资助资金510.555万元,428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标准教育资助,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生”。另外,“雨露计划”春秋季共资助1010人次232.2万元。三是扩面促提升。在国家和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扩大县内教育资助覆盖面,健全从幼儿教育到大学全覆盖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辍学、上好学。对1188名义务教育(小学)建档立卡学生实施资助,每人每学期500元;实施“圆梦计划”,对98名2017年秋季入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本科)每人一次性资助3000元;对502名2017年春季、秋季仍在高校就读建档立卡在校大学生,每人一次性资助1000元。

民生保障“兜好底”。坚持应保尽保、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原则,7月份,提高了低保、五保标准,切实做到“两线合一”,充分发挥社保兜底保障作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低保对象12711人,五保对象2285人,享受孤儿保障149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846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25人。对701名建档立卡精神残疾人实行药费补助,为46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49例。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846户,竣工率100%。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县财政投入119.6万元,为2016年脱贫户、2017年拟脱贫户、未脱贫户购买了保费为8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截至目前,理赔34人,理赔金额40.1万元。

 

基础设施大改貌。一是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17年8月底,提前完成贫困村道路畅通工程23条、48.627公里建设任务。10月底超额完成全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398.46公里;11月底提前谋划并实施完成2018年度建设任务128.2公里,在市级考核排名前列。二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2013年开始分年分乡镇分村落实了全县12个乡镇19个贫困村农田水利“5588”工程计划,2017年新建各类饮水工程34处,解决10个贫困村和81个非贫困村共1.700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在19个贫困村安排改造提升小型水利工程273处,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大力推进电网升级改造。33个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覆盖了19个贫困村,累计投资2395.97万元。四是优化公共服务。19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村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文化广场一应俱全,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即污水处理率达6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处理率达70%,垃圾处理率达70%,饮用水安全合格率达90%,2017年完成9个村“四率”全部达标;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及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代购代销、代缴服务、快递进村出村等公共服务,贫困户生产生活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畅通了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非贫困户与贫困户共享实惠。(朱承业 吴良伦)


来源:怀宁新闻网

主       办  /  中共怀宁县委宣传部

本期编辑  /  范红霞   饶桂荣   陈朝霞



往期精彩回顾

头条 ▏郭家满看望慰问敬老院老人&到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督查指导工作

关注 ▏邂逅一场雪   温暖一座城

怀宁县公安局十项举措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风里雪里     市监人守护着你

紧急告示:致全县广大用水户

【提醒】供电部门提供紧急停电报修方案,赶紧转发!

村民厨房液化气罐着火 公安消防冒雪紧急处置

雪天车玻璃结冰,车被冻住了怎么办?这样做才是聪明的选择


联系我们

电话:0556-4611118

QQ:490830246    757447420

地址:怀宁县高河镇政和路128号

邮箱:ahhnxwxcb@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