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伫立边界 “信息”珠澳


如果时间可以衡量距离

那澳门和内地

已几乎是“零距离”

从珠海出境到澳门,需要多久?2018年10月24日以前,在珠澳口岸完成出境、入境查验这一流程大概需要半小时。2018年10月24日开始,这一时间被一条设在珠海澳门边界的、带有三扇闸门的自助通关通道缩短为30秒。

谁能想到,为两地人民带来便捷的,竟是探寻星辰大海的航天力量。

>>新横琴口岸旅客自助通关通道

早在2014年,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信息就已涉足出入境信息化建设领域,重点探索自助通关系统及设备的应用。在距离北京2000公里外的深圳,航天“新员工”刘志强与邓怒涛着手组建团队,依托航天的技术优势和系统集成优势,承担起自助通关系统的研制任务。也正是从那时,航天信息自助通关项目团队与澳门结下了合作之缘。

2015年开始,为了拿到港珠澳大桥旅客自助通关通道建设的“入场券”,让好技术服务好时代,刘志强和邓怒涛带着研发人员分秒必争,根据客户的需求,加紧形成方案,经历了产品设计、系统构思、流程再造、模型制作、三代样机更新……这样打磨反复了几十次,设备的每个关键部位都做到了极致优化。终于,项目拿下了!航天信息的自助通关设备样机成功入选,项目团队也将为港珠澳大桥所使用的旅客自助通关系统提供为期10年的运维服务。“保障港珠澳大桥旅客便捷通关”成为了他们的新目标。

>>新横琴口岸旅客自助通关通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广为人知的是,在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上,“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查验模式大大缩短了旅客通关时间,刷卡、按指纹、面部识别、拿凭条,通关一气呵成。可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凝聚着航天信息自助通关项目团队几百个日夜的系统研发、设备研制和数十万次的数据测试。往返内地与澳门的次数,项目团队已经记不清楚,常年融入到澳门特区及内地的边检部门,与他们进行“融合式”工作,项目团队深深感受到,两地之间经济、文化、法规、制度、技术等全方位融合越来深广,对于缩短往来时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出入境信息化建设,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事。”刘志强经常这样鼓励团队里的年轻人。

有了港珠澳大桥旅客自助通关项目的成功示范,2019年,航天信息再次获得了珠海新横琴口岸旅客“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自助通关项目。

新横琴口岸比邻澳门莲花口岸,是链接珠澳两地的新通道。横琴的定位从珠海“桥头堡”逐渐转变为澳门多元化载体,新横琴口岸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澳门回归20周年,我们总该做些什么。”团队将新横琴口岸的旅客自助通关项目建设作为澳门回归20周年的献礼之作。

为了保证自助通道在全年24小时不间断正常运转,满足通关需求,团队对自助通关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并开展了反复模拟测试和系统调整修改,经过连续1个月、日均16万人次的通关人流压力测试,目前已经达到12月20日具备通关条件的珠澳双方预期目标。如今,48条自助通道齐整整地列在珠澳边界,等待两地同胞通关检阅。

>>签署青茂口岸边检查验设备及系统项目合同

厚积薄发,乘胜前进。在新横琴口岸通关项目如火如荼的实施期间,2019年10月,航天信息与澳门保安部队事务局签署了青茂口岸边检查验设备及系统项目合同,团队将在2020 年为建设中的青茂口岸打造完整的出入境查验系统并提供运维服务。四年来,他们总是默默伫立在城市边界,眼中憧憬的却是内地与澳门的信息化发展。


从过去到现在

从现在到未来

为了摇曳在南海上的美丽的白莲花

为了澎湃着爱国之情的两地人民

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

航天信息在出入境领域

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来源:航天信息

    编辑:张平平


内容精粹


☞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入选工信部第四批网络安全试点示范项目☞ “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新横琴口岸通关在即

☞ 航天信息电子会计档案试点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

☞ 国务院通报表扬 | 内蒙古航信参与研发的“内蒙古i税服务平台”

☞ 航天信息参加2019智慧产业高峰论坛发布智慧疫苗追溯监管平台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