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蒙古知青马晓力的“草原恋”

2018-03-02 老知青家园

内蒙古知青(一)

北京电视台《非常记忆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68i3ojo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内蒙古知青(二)北京电视台《非常记忆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68g1b3ym&width=500&height=375&auto=0

简介: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知青大返城。内蒙知青中的绝大多数陆续离开了草原,但知青们却始终怀念着草原的一草一木,怀念着曾经朝夕相处的牧民。他们常说:“一受草原养育恩,知青便是内蒙古人。” 原内蒙古知青马晓力、张娜依、王秀嵩,、郑柏峪、荆运朴等内蒙古知青做客非常记忆,讲述他们与草原的深情厚谊。

马晓力:走不出大草原的绿色文:记者  张泊寒

本期知青人物:马晓力

籍贯:北京

插队地点:锡林郭勒

身为国家高级干部的父亲被打倒,母亲也被关押,马晓力奔赴大草原插队,淳朴善良的牧民让她感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每当草原遭受灾情,她和知青们寝食难安,一次次用歌声为草原上的父老乡亲募捐,甚至两次上书温家宝总理。


母亲说她的魂丢在草原上了,父亲说她简直就是个内蒙(古)人!她说,自己的生命里注入了绿色情结,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草原了……

撼人心灵陶爱格

1968年7月27日,是马晓力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她远赴内蒙古大草原插队。


    年轻时代的马晓力

时任国家劳动部长兼党组书记的父亲马文瑞受到江青等人的迫害,被批斗关押。14岁就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母亲孙铭,被造反派关押在一个废弃的厕所里,她用瓷片在墙上抒写心境:“孙铭不反党!”


马晓力报名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甚至想写血书表达决心。但是,自己是“黑帮子弟” ,别人劝说她“千万别费心思了”。


马晓力费尽周折找到内蒙古来京接收知青的人,表达了自愿到内蒙古插队落户的决心,哥哥千方百计为她作证,方被批准。


父亲被关押了半年之久,但是马晓力却不知道他到底被关押何处,幸运的是,她临行前还可以见到母亲。


20岁的女儿要远行,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内蒙古生活条件很苦,你去那里要有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慈爱的母亲拿出一小块窝窝头放在马晓力手里,她心疼女儿每天吃不饱肚子。马晓力知道,母亲每天肯定吃不饱……


下乡前在天安门留影

进入内蒙古境内,看到荒芜的草原,尤其是浑善达克沙地,马晓力心里凄凉:“这一辈子就交代到这里了?”


当来到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道木德公社阿尔山宝力格大队,马晓力的心情豁然开朗:山峦起伏的草原一碧千里,淳朴善良的牧民热情相迎……


在北京压抑了数年的马晓力,心情一下放松了,草原简直是世外桃源。她开始了新的人生!


春天来了,草原上处处萌动着生机,也吟唱着那动人的歌谣……


“额吉、大嫂、大姐们在给母羊唱歌呢,听说母羊听了歌就能要小羊羔了!”一位知青兴奋地告诉大家。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这不是迷信吗?没准是信神信鬼呢,阶级斗争的弦总在紧绷着!


但是大家被好奇诱惑着,跑出蒙古包看热闹。


风很大,天空弥漫着沙土,一会儿就天昏地暗了。在一个残垣断壁的羊圈里,额吉、大嫂、大姐蹲在羊粪土上,浑然不觉风沙的肆虐,她们抱着小羊羔,对着无动于衷的母羊深情吟唱一句话,反反复复。


她们不断地在母羊和小羊羔身上交替抚摸,让它们熟悉彼此的气味。


母羊依然无动于衷,死活不理小羊羔,它第一次生产,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孩子。“咩……”小羊羔悲情地叫着,呼唤着妈妈,它饿坏了!


凄婉的歌声依然在吟唱……


额吉、大嫂、大姐吟唱的是在草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陶爱格》 ,劝说母羊认下自己的孩子,给它口奶吃。


歌声朴质无华,如天籁之音回荡在草原上,让人唏嘘不已。傍晚,母羊终于被歌声打动了,它情不自禁地舔起自己的孩子,开始喂奶……


马晓力触景生情,她想到了被关押的父母和分别远离北京插队的哥哥、姐姐、妹妹。母亲时常写信给她,但是境遇一次比一次糟糕。她从来不敢当众看信,常常一个人躲在山上放羊时独自抹眼泪。


这是何等伟大的一个民族呀,她们用伟大的母爱,珍惜着每一个生灵!这里没有歧视,更没有势力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是一个富有人性善和母爱的民族!


一首神奇歌谣的吟唱,感动了马晓力,牧民的淳朴善良震撼着她的心灵!


她学会了这首古老的《陶爱格》 ,一直唱到了北京……

饱含亲情的救命靴


在草原插队时的马晓力

在草原上,马晓力读懂了牧民的眼神。


那眼神里,饱含着心疼:你们来到这里太不容易了,你们的父母为什么不要你们了?那么老远来到我们这儿真是霍日黑(可怜让人心疼)!


一次骑马历险后,马晓力更感觉到,蒙古包里的大嫂和大姐早把自己当成亲生妹妹了!


这是春天的一天,马晓力放牧归来,她骑在黄膘马上,哼着歌往蒙古包的方向走。春困秋乏,不一会儿,她困得直打盹。


突然,黄膘马前蹄踏进了一个老鼠洞,跪在了地上。在马失前蹄的瞬间,马晓力毫无防备,滚落马下。黄膘马动作很快,腾地一下站起来,它抖了抖身上的土,向前跑去。马晓力的左脚还套在马蹬子里,她被黄膘马拖着前行。


“幸亏春天穿着大皮袄,我被拖得还不算疼……”但是,马晓力紧张起来,因为就在前几天,一名北京女知青骑马挂蹬,大头鞋和马蹬子越拽越紧,最后被拖身亡。


马晓力也穿着大头鞋,她心里一阵震颤:“完了完了,我还这么年轻,我还想见到爸爸妈妈……”

拖行中,她睁开眼睛,奇怪自己怎么还活着?


黄膘马突然站住了,马晓力的左脚顺势从马蹬子里脱落下来。


马晓力惊魂未定,没有立即爬起来。她看着黄膘马,黄膘马也回过头来看着她。


马晓力和这匹黄膘马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天接羔,是人和马最辛苦的季节。为此,此前一个冬季,她放牧的时候都牵着黄膘马,舍不得骑它,而且不给它戴嚼子,让它随时可以吃草。


“你这有情有义的家伙,你是不想让我死呀……”马晓力站起身,搂住黄膘马的脖子哭了。


“这黄膘马真是太有情有义了,给了我一条命!”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马晓力又抹起了眼泪。


马晓力拍了一下黄膘马,老马识途,它奔向了蒙古包。


她缓缓走回家,没有给大嫂和大姐讲自己挂蹬遇险的事情,她把这件事藏在了心里。


几天后,大姐送给了马晓力一双蒙古靴。


在草原上,蒙古靴被人们称为保命靴。蒙古靴的开口宽松,万一骑马挂蹬,脚很快就能从靴子里脱落,不至于发生拖死人的事情。


这是一双漂亮的蒙古靴。靴子里垫着厚厚的毡子,上面绣着花。马晓力知道,这双靴子仅皮子就得花26块钱,几乎是牧民1个月的劳动所得。


马晓力明白,一定是大姐她们听说北京知青挂蹬身亡后,怕她出事而精心准备的。


她捧着蒙古靴,心里充溢着温暖!

相见时难别亦难

1974年1月,马晓力和3名知青被抽调回京到中学任教。


5年半的生活,使马晓力融入了草原,和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离开草原心里非常难受,心里不落忍……”马晓力为了不惊动大家,决定自己先走一步。


十几位朝夕相处的牧民闻讯赶到大队部,拿出黄油、奶豆腐塞给她。


“咱们上马吧,一会儿人越来越多……”海龙大哥劝说泪流满面的马晓力。


上马远行,马晓力别离草原。


“晓力,你停下来,再回头看一眼……”纵马上了一个山梁,再向前走就看不到那片草原了,海龙对马晓力说。


马晓力下了马,她深情地再望一眼她的那片草原,当她回头的刹那,禁不住再次热泪盈眶:在山峦起伏的草原上,远处极小的人影仍未散去,那朝夕相处的亲人远远地远远地还在不停地冲着她挥舞着头巾……

“这个情景我终身难忘,我是怀着对牧民永远割舍不断的草原情结回到北京教书的……”这一幕,一直鲜活地珍藏在马晓力的心里。


1988年,是马晓力等人到内蒙古大草原插队20周年,时任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和某局副局长的她决定为第二故乡做点事情。4月22日,她和一些知青及锡盟盟委政府经过紧张筹备,锡林郭勒盟首届经济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出席,锡林郭勒盟党政领导和一批北京知青汇聚一堂,为锡林郭勒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研讨会的消息。时任自治区主席的布赫问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博音乃木和:“你们怎么到中央统战部开会去了?”博音乃木和自豪地说:“北京有我们的人呀,那里有我们锡林郭勒4000多名子弟兵(知青)呢!”


8月1日,马晓力经中央统战部某局胡德平局长的支持,以智力支边的名义组织了北京30位专家学者,到锡林郭勒盟进行考察,写出了20多万字的考察报告,对锡林郭勒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且高瞻远瞩地对保护草原生态提出了建议。在一次会议上,时任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的李贵拿着考察报告感动不已:“老知青呀,这是他们的一片心哪!”


1990年,马晓力和一些知青共同策划编辑出版了《草原启示录》, 纪念上山下乡20周年,并且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1995年1月21日,马晓力和李三友等知青共同策划和筹备下,经过10个月的努力终于在首都体育馆演出了:曾经在红、绿、黄、黑几块土地上生活劳动过的知青的大型综艺晚会《共和国儿女——老三届》。


1997年,马晓力和一些知青在京举行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活动,还请徐悲鸿的大弟子韦江凡画了巨幅国画《八骏赞》 ,上书“一受草原养育恩,知青便是内蒙(古)人”,赠送给自治区政府,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在锡林郭勒盟,城南的一块镌刻着“第二故乡”的巨石吸引着来往的游客。这是1998年马晓力、李三友等知青共同策划制作的。当年,知青们还募集资金,为锡盟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赠送了一批图书,马晓力还从岗松庆久中日文化交流基金会为东乌旗的优秀教师引进奖励资金……


远行的儿女,永远不会忘记报答草原的恩情!

深情吟唱草原恋歌

马晓力多次带着儿子到锡林郭勒大草原,她问儿子:“你到草原有什么感受?”

“有一种走进去出不来的感觉。”儿子说,“我现在理解你了,你走进去这么多年就没(走)出来!”


是啊,40年了,马晓力在情感上一直没有走出大草原。当年,她来到草原上,老梦到北京,回到北京,她的梦境里总是草原……


每年到了5月份,马晓力“就像返青的时候羊群跑青一样,闻到嫩草的清香,该回草原了!”


父亲复出,先后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许多人眼里,马晓力是国家领导人的孩子,而在她心里,自己只是一名草原的孩子!


母亲孙铭说她:“这个晓力子,人回到北京,感觉她的魂好像丢在草原上了。”父亲马文瑞用他的陕北话说:“哎呀,晓力子简直就是个内蒙(古)人了嘛!”


1999年7月9日,马晓力组织曾经在内蒙古插队的北京知青、在京的蒙古族同胞和热爱草原歌曲的人成立了北京草原恋合唱团,并且出任团长。


“草原恋合唱团以热爱草原、歌唱草原、关注草原、保护草原、和谐草原为神圣使命!”马晓力说。


“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家乡,马背哟马背,我生命的摇篮……”多年来,北京草原恋合唱团把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草原歌曲唱响,他们组织和参加义演,回报草原,并且唱到了国外……


“草原恋合唱团是一个没有奖状的民族团结的模范群体!”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司长铁木尔说。


“草原就像我们的命根子一样,草原上有事,我们全坐不住……”马晓力说。


在北京,草原恋合唱团被称为“最后的知青部落”,这是因为,好多知青从来没有间断和草原老乡的联系。


2000年12月31日开始,一场长达7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袭击了锡林郭勒盟。在这百年不遇的雪灾中,气温骤降到零下50摄氏度,大批牲畜死亡,甚至冻死25人。


马晓力等人当即从牧民那里了解了灾情。她们坐不住了,萌生了为灾区义演的念头!


马晓力找到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陈述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他比我还激动!”新闻媒体已经开始报道锡林郭勒盟灾情,阎明复立即安排启动了募捐工作。


马晓力一连在中华慈善总会忙碌了11天,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筹备义演。


在严寒中,3辆卡车奔向了锡林郭勒盟灾区,车上满载着方便面,这是草原恋合唱团知青们捐款购买的,也是第一批救灾物资,由他们亲自押车送到东乌珠穆沁旗,去慰问草原上的父老乡亲。


1月16日,知青们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进行内蒙古雪灾赈灾义演,当场募集资金10万多元。前后由知青募捐了近百万的资金和物资。1月20日,知青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礼堂再次进行内蒙古雪灾赈灾义演……


“现场出现的一些场面很感人。好多知青很困难,但是他们有点钱、有点东西都捐了出来……”马晓力说。


阎明复会长动员香港慈善组织、个人加入到了这次慈善活动中,一笔笔善款汇成爱的暖流。不久,一批价值1000多万元的物资、药品、食品,被送往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盟灾区。


马晓力说我们还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写信,陈述锡林郭勒盟的灾情,由阎明复会长亲转送。不久,温家宝副总理奔赴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留住草原那片绿色

2007年5月1日,旅居美国的知青孟晓青回国,马晓力和刘雷音陪伴她回到阔别20多年的第二故乡阿巴嘎旗。


“一看草原,比我们那里(东乌珠穆沁)差远了!”在阿巴嘎旗,马晓力看到了荒漠化的草原,她想回东乌珠穆沁旗去看看。


此行,马晓力还想向孟晓青炫耀一下:看我们插队的地方草原有多美!


可是,他们傻眼了。在返青季节,干旱的乌珠穆沁草原上牧草稀疏,心中的那片碧绿的草原哪里去了?


回到北京,马晓力和刘雷音多了一个嗜好,每天收看天气预报。但是直到6月中,还没有锡林郭勒盟下雨的消息。

北京知青陈丽霞夫妇

她给定居在草原上的北京知青陈丽霞打电话,问旱情持续多长时间了。陈丽霞的回答揪起她的心:“那不是从1998年一直旱嘛!牧民老乡都说现在怎么办?今后怎么活呀?”


一个在京的牧民孩子告诉她:“草原上从1999年就没有露水了!”草原上没有露水,意味着荒漠化来临。不断有知青奔赴草原,实地调查旱情……


“如果草原不复存在了,我们还唱什么歌呀?”马晓力、刘雷音等人发起了“美丽草原保卫战” :7月9日,草原恋合唱团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甘泉基金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行了《留住那片绿色》赈灾义演音乐会,为草原抗旱救灾募集资金……


“为什么说留住那片绿色?因为快留不住了,草原变成黄土地了。有些地方比黄土地还可怕,遍地黑砂石子,很脆弱了。”马晓力回忆,1988年,她们回草原的时候,草淹没车轮,吉普车像在草上飞。


为了帮助草原上的父老乡亲度过难关,马晓力再次萌生了给温家宝总理写信的念头,执笔人落在了合唱团文笔不凡的刘雷音身上。

尊敬的温家宝总理:

您好!


我们是一群在内蒙古草原生活过的北京知青。在内蒙古草原(特别是锡林郭勒盟)连年遭受旱灾之际,我们斗胆写下此信,望您明察、施以恩泽。


曾受草原养育之恩的北京知青

2007年6月24日

6月26日,马晓力把这封信交给了中华慈善总会原会长阎明复。阎明复被知青们的精神感动了,他当日把信发往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并且附信说――

家宝总理:

你好!


曾在内蒙古插队的一些知青,经常关心锡盟地区的情况。最近,他们听说锡盟今年旱情相当重,便自愿赴旱情最重的东乌旗了解情况,还实地拍摄了些照片,希望我把这些情况转给您。现将他们的材料及影像资料送上,供参考。


阎明复

2007年6月26日

7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知青们的信上批示:“请良玉同志阅示后转农业部、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参考。内蒙(古)旱情严重,应予关心和帮助。抄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温总理回信了!”马晓力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知青们,大家奔走相告。


7月6日,国家派出工作组,奔赴锡林郭勒盟调查旱情。随后,国家相关部委拨付大笔资金,支持锡林郭勒盟等地抗旱救灾……


“草原额吉没有白疼你们!”马晓力等知青们捧着这块东乌珠穆沁旗父老乡亲赠送的牌匾,像是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表扬,他们幸福地微笑着……

草原恋合唱团

1999年7月9日,马晓力组织曾经在内蒙古插队的北京知青、在京的蒙古族同胞和热爱草原歌曲的人们成立了北京草原恋合唱团,并出任团长。草原恋合唱团以歌唱草原、关注草原、保护草原、和谐草原为神圣使命。被曾在内蒙古草原生活过的知青们称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一直得到广大知青、蒙族同胞和热爱草原的朋友们的厚爱和支持。草原恋合唱团是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的团体会员,也是中国合唱协会和中国合唱联盟的正式会员。


草原已经成为马晓力的精神支柱,几十年来,她的生活几乎都围绕着草原而展开,“没有了这一块,生活都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在北京我被人当作狗崽子处处遭白眼,可我在草原,在蒙古族老乡中从来没有被歧视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人性的第一次大解放。人需要真善美,而我们在年轻时代在草原中就得到了。”每当谈起草原,马晓力总是说不尽的赞美。

她的这种感恩之情,被浓缩成一句在知青中广为流传的话就是——“一受草原养育恩,知青便是内蒙人。”

来源:北京电视台、北方网、央视国际等

本文由“老知青家园”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