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舉國哀悼!袁隆平院士逝世,一文回顧他的一生
對於國人來說,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並不陌生。
他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傑出貢獻。
「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度過的,我知道民族的屈辱和苦難。當我能用科學成就在世界舞台上為中國爭得一席之地時,『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謂也好,各種名目的科學大獎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譽和尊嚴。」2019年,袁隆平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
他還寄語青年科學家,希望他們「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
以下為新華社報道全文。
一顆稻谷裡的愛國情懷
——記「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如既往,去年冬天,袁隆平又去了海南,和自己的團隊在南繁基地一呆就是3個多月。
他已經89歲,身體大不如前。
數十年如一日候鳥般奔忙的背後,是這位老科學家對夢想的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不讓老百姓挨餓」——攜初心「追著太陽」
1956年,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袁隆平發現,水稻中一些雜交組合有優勢,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培育雜交水稻的念頭,第一次浮現在他的腦海。
奮鬥不息:從「吃飽飯」到「吃得好」「更健康」
「我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2018年11月22日,在接受未來科學大獎組委會頒發的獎杯時,袁隆平表達期望。
這也是他用一生踐行的奮鬥目標。盡管目前雜交水稻已經取得每公頃產量18噸的成就,但袁隆平並不滿足。他告訴記者,還要朝著每公頃19噸、20噸的目標奮鬥。目前,他正在攻關的遺傳工程雄性不育系為工具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爭取在未來幾年時間內通過審定,進行大面積推廣,並逐步替代三系雜交稻和兩系雜交稻。
解決了「吃飽飯」的問題後,袁隆平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由他領銜、已實施10多年的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從過去強調產量,向兼顧綠色優質目標轉變。2017年參與「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30多個品種中,優質稻佔比超過30%,其中不少品種的米質已經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18年9月,中國農學會、華南農業大學、中科院等多個單位和部門的專家,對袁隆平領銜的「低鎘水稻技術體系」多點生態試驗進行了綜合評議。結果顯示,「低鎘稻」稻米鎘含量在每公斤0.07毫克以下,低於每公斤0.2毫克的國家標準和每公斤0.4毫克的國際標準。這表明,「低鎘稻」在不同鎘含量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表現都較為穩定,為我國從根本上解決「鎘大米」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撐。
「更願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稻技術貢獻人類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於北平,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制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1995年研制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00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