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放了個新年假,香港怎麽啥啥都漲價了?

嶼天下 嶼天下 2023-09-19
説起在香港生活的壓力,那麽生活成本高一定榜上有名,房價高沒房住都不用再説了→《香港「上樓」難度又增加了,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5.9年……》,這幾年又因爲疫情貧窮率又創新高→《5個港人1個窮!香港最新貧窮人口165.3萬創新高


本來生活的苦已經吃得夠多了,結果香港的漲價潮也隨之殺到!



你的錢包准備好了嗎?


首當其衝的就是電費,香港目前有兩大電力供應公司,分別是中電及港燈,在扣除特別回扣後,中電每度電加至1.289元(港幣,下同),漲幅為5.8%,創下9年來新高,而港燈每度電加到1.353元,漲幅為7%,更是16年以來最高的一次!


啥概念呢?

之前三口之家的平均電費是每月275元,上漲後預計每個月要多交2元,可能有小夥伴說,沒覺得電費這麽貴呀,那是因爲去年港府有電費補貼,每月有130元左右,所以大家對電費上漲沒什麽特別的感覺。


但問題來了,港府的補貼在今年5月就用完了,只剩每月50元補貼,所以5月以後的電費可能有一種坐過山車的感覺,大家要穩住啊!

而至於電費漲價的原因,中電早前表示,該公司正面對營運成本及材料價格上漲的重大挑戰, 當中燃料成本不斷上升,帶來上調電價的壓力。


交通費又又又漲了!


除了電費,港鐵和巴士都要漲價了,分分鐘以實際行動告訴你,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港鐵延續其3.8%的車費扣減優惠至今年6月底,更將按「可加可減機制」減價1.85%。但「港鐵都會票」50元折扣及屯馬線4個車站的特別車費及轉乘優惠都取消。

而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將於今年起回復舊制,看圖就更明白了↓


新巴及城巴也宣布加價3.2%,去年他們就漲了8.5%,今年還漲,而據九巴披露的新收費表所見,聯營路線加價0.1元至0.8元不等,當中以跑馬地馬場的過海特別線加幅最高,達5.16%。


不得不説,錢包真的有點吃不消呢。




啥啥都漲了


既然都漲了,「吃」怎麽能不分一杯羹呢?



每年都因為「成本問題」漲價2%的麥當勞,今年繼續準時漲價1元,而且這次漲價範圍更廣。


平時吃的凍肉,每磅基本要上漲20元,分分鐘「貴過黃金」,還有一些進口海鮮之類的,更不用説。


另外,考評局宣布,2022年中學文憑試考試費將上調2%,按學校考生報考6科(兩個語文科及四個非語文科)計算,考試費合計為3,194元,不過,港府承諾為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惟自修生則要自行負擔相關加幅。


公屋的租金也可能要漲了,香港公屋的租金每2年調整一次,2022年剛好是公屋漲租的年份。

從2012年開始,基本上每2年都有10%的漲幅,至於今年會漲多少,還是未知之數。




派錢 Or 派消費券

既然都漲價了,那港府是不是可以考慮再「派糖」呢?


民建聯早前集中提出紓緩市民困境的措施,包括設立短期失業援助金、退稅、寬免差餉、綜援和長生津「出雙糧」、代交公屋租金1個月等,而派錢方面則未有着墨。

有民建聯議員指,若政府派錢他們一定不反對,但想搞清楚去年消費券計劃對經濟有多少提振作用,希望看到數據再作參考。


該議員說,第五波疫情之下,很多人「手停口停」,政府在這個時候再派消費券亦很合理,他們無反對理由,但要「計清楚盤數」。

自由黨月初提交建議書,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可在疫情回落後利用八達通平台派發電子消費券,鼓勵本地消費。

本周初,鄉議局向「財爺」陳茂波提出建議,包括再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其後經民聯提出派發1萬元「回歸慶典消費券」,又向失業人士每月發放8,000元,為期半年。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則表示,消費券比派錢好,因爲消費券需用於本地消費,去年派發消費券後,市道即時變得暢旺,證明消費券計劃有提振經濟作用。其次是消費券經多個營運商派發,營運商為了吸客會提供優惠,變相加大本地消費金額。


除此之外鄧家彪還表示,港大研究發現新冠疫毒可以在鈔票上存活兩日,而消費券則是採用電子支付,避免紙幣傳播病毒的風險,消費券措施亦有助港人適應電子支付


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會長陳婉真表示,個人認為派發消費券較派錢有效,可集中帶動本地零售氣氛,亦能令市民習慣電子支付使用流程。



港府有能力派錢嗎?


2020至21年度《財政預算案》向18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錢1萬元,涉及金額約710億元,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涉及約360億元。

至於防疫抗疫基金,首四輪金額波動頗大,首輪為300億元,第二輪1,375億元,第三輪240億元,第四輪則只有64億元,平均約495億元。

而近期希望港府繼續派錢的呼聲不少,有議員直指不同意港府派錢,認為政府財政負擔不起年年派錢,而且資源應該針對性地幫助有需要的人,以提高資金運用效益。

該議員指,派消費券只是「燒煙花」,雖可換來一時掌聲、對現時經濟有一點幫助,但實際上幫不到最有需要的人。

截至去年11月港府財政儲備約有8,619.3億元,所以基本上還是有錢可派的,但問題的關注點在於如何能平衡分配資源?


「財爺」陳茂波早於12月底表示,今次預算案需要照顧眾多訴求,要理順不同需要的先後緩急,平衡分配資源。

確實,港府需要在醫療、房屋、福利、推動經濟等多方面亦需要預留資金,而疫情變化又不明朗,所以也得留一大筆錢用來抗疫,這樣一來手裡的錢就有限了,加之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所以不管是派錢還是派消費券,看來還是得先有派的意向再説



(本文圖片來自香港01、星島、香港經濟日報、千居和網路)




往期推薦

01

香港人今天面對的難題:怎樣才能快點做到核酸?


_

02

香港新議會今開鑼!通關、重組、23條…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_

03

全港幼稚園、小學停面授課!研究指未來7天發病風險上升……


_

04

香港百人宴再有人初步確診!原來防疫漏洞這麼多……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