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疫情無間輪迴的反思

顧長風 嶼天下 2023-09-19
近月來,香港疫情由於Omircon變種再創高峰,近十日每天確診數都達到過百宗一天,比內地的總數還要多,更有統計指新年後有三成食肆將會倒閉收場,經濟一片愁雲慘霧。

疫情對於香港來說就像無間輪迴,剛過了一關,好了幾個月,下一波疫情又再大爆發,而與內地通關則是遙遙無期,更使許多市民不滿。


在2月4日的記者會上,特首林鄭月娥似乎也感受到市民嚴重的不滿情緒,急忙又推出一些新措施,包括把竹篙灣檢疫中心改做醫院,又例如重設火眼實驗室,以加強檢測能力等等,但予市民觀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國泰事件」高高舉起之後,也是輕輕放下,看不到有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希望。

這波疫情,政府說是第五波爆發,數字無情,但這五波當中讓多少市民的希望粉碎,重現希望,又再粉碎。

這次Omircon爆發對於香港商人的訊號似乎比較明確,就是香港疫情反覆無常,不適合在疫情期間擴充生意。長風與不少老闆聊天,都發現他們把原來擴充計劃取消、甚至擱置,不再相信港府有能力掌控疫情,讓經濟穩步復甦。


如今世界上疫情管控,主要是兩派,一是以中國為首的「清零派」,二是歐美國家的「與病毒共存」策略。

香港是神州大地一部分,不可能學習外國的「與病毒共存」,否則香港成為神州大地疫情的突破口,影響深遠,斷不可為,但香港還有不少人認為既然不能「清零」,何不「與病毒共存」。這種想法值得揪出來談談。

疫情期間,香港必須思考經濟是往國家靠攏的「內循環」,還是向國際靠攏的「外循環」,兩者在實體經濟是難以共存的。允許外國人無條件入港,就不可能與內地通關,反之亦然,兩者只能二選其一。


現時港府的選擇則是更糟糕的「第三者」,既做不到清零,也不能與外國接軌,因此部分市民、尤其是跨國企業的領導層希望「與病毒共存」,好去外國談生意,這是可以理解,但卻不能接受的。

香港政府要下定決心,做到清零工作,不再取悅外國遊客或個別的商業機會,例如妮哥潔曼式的「訪港工作」斷不能再搞。


而中國「清零」則主要有兩個模式,一是上海的「精準封區檢測」模式;二是疫情爆發之初、採取「全民封城檢測」模式。

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強調「禁足式」的全民檢測不可行,筆者也同意,以香港的條件,這恐怕是做不到的。

那麼上海的「精準封區檢測」呢?時至今日,我也未曾見過港府官員提到「上海模式」,也未曾派員到上海學習、考察,而在自己「閉門造車」搞其「香港模式」。

香港模式已失敗了兩年,「上海模式」則行之有效兩年有餘,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港府到底還在等什麼呢?

作者顧長風為時事評論員

原文刊載於《橙新聞》


(本文圖片來自橙新聞、星島)


往期推薦

01

「一國兩制」下半場是香港的新主場


_

02

鄉議局為香港求得中籤,車公對疫情有何啟示?


_

03

新年到!來看嶺南人怎樣過年?


_

04

上下一心「動態清零」是港抗疫唯一出路!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