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府推算9月疫情反彈達高峰!明日起深圳灣過關會有新變化

嶼天下 嶼天下 2023-09-19

香港今日(7月13日)再新增3,154宗確診個案,包括2,943宗本地個案和211宗輸入個案。


而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根據政府內部模型推算,第5波疫情反彈將在2022年9月達到高峰,屆時可能有1萬名患者要住院。


不過大家也不用慌張,因為港府各方面的措施已經預備上了!



先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通關問題吧,準備在7月15日或以後經深圳灣口岸前往內地的人士要注意了——


由7月15日起,經深圳灣口岸過關的離境旅客,必須持有特別核酸檢測預約證明方可進行有關檢測,港府亦將於明日(7月14日)凌晨零時啟用深圳灣口岸離境特別核酸檢測服務網上預約系統↓




據了解,旅客可透過預約系統預約未來7天的特別核酸檢測時段。而在網頁預約時,旅客必須輸入姓名身份證明文件號碼深圳健康驛站的預約編號


過關當天,旅客應按預約時段到達深圳灣口岸,並須向在場職員出示確認預約的電話短訊或網頁截圖,方可進行特別核酸檢測。對於未能出示特別核酸檢測預約或未有按預約時間抵達口岸的旅客,倘若最終未能在口岸進行檢測,將不能繼續過關行程




政府同時提醒,免費提供的特別核酸檢測服務由7月15日起將提早半小時開始,即旅客可於上午7時30分至晚上6時30分期間接受檢測。


而特別核酸檢測安排的檢測結果不能代替任何根據內地或澳門有關當局現有要求的自費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相關人士仍須接受目的地的檢疫及檢測安排。



11月或有條件放寬

抵港人士部分檢疫舉措



盧寵茂透露11月前有機會容許抵港人士有條件免檢疫。


雖然說流程上多了一項預約特別核酸檢測,感覺回內地又麻煩了點,但大家不要灰心,這些措施都是有機會進一步優化的。


盧寵茂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金管局計劃於2022年11月初舉行「國際投資峰會」,屆時抵港人士的隔離形式或許有變,並有條件放寬部分檢疫措施,只是有關人士仍需進行核酸檢測,不排除可改成醫學監察,期間禁止他們進行高風險活動,例如到酒吧等。


他表示,在「一國兩制」下,中央不會盲目要求香港跟從內地的防疫政策,但香港必須有更好方法圍堵個案,才能不再收緊防疫措施。


對此,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亦表示,抗疫措施要因時制宜,按實際情況籌備抗疫工作,期望做到精準調校抗疫措施,方便外國入境香港的人士。


他說,政策目標是盡量減少受規限的人數,如果風險管理得好,其他措施可以有放鬆空間。





李家超指政府希望做到精準防疫,盡量減少對太多市民限制。


而說到因時制宜的抗疫措施,「紅黃碼肯定算一個→《香港計劃實行「紅黃碼」,與內地健康碼有何不同?


李家超認為,現時計劃在「安心出行」程式引入「紅黃碼」,紅碼針對確診者,清晰列明他們的活動受限制,黃碼則有助經機場抵港人士,有效地按數據縮短他們在酒店隔離的時間。


至於店隔離期問題,李家超表示,政府會視乎疫情變化和數據再作決定。


面對近來確診人數的上升,李家超亦透露7月底將把四分一醫療服務改為用作對付疫情他同時表示一老一幼」的風險仍然存在,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此外,港府今日還公布擴大抗疫專家顧問團團隊,委任6位專家在公共衞生、傳染病學及臨床經驗等範疇向政府提供意見↓



據了解,抗疫專家顧問團團隊中3名新加入的成員有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兼港大學者劉澤星、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留任的3名專家則包括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以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


孔繁毅


劉澤星


劉宇隆


港府表示,會按照疫情發展,參考專家顧問團的建議,制定精準的應對策略和措施,務求以最少的代價達致最大的效果,在保障巿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同時,減低對社會正常活動的影響。


(本文圖片來自政府新聞公報和網絡)



往期推荐


約5萬人被取消領取消費券資格!移民回流港人大吐苦水……

第五波疫情反彈,盧寵茂:免檢疫通關是不合理期望!

香港計劃實行「紅黃碼」,與內地健康碼有何不同?

黎智英的代表律師聲稱收「香港國安部」警告電郵,香港警方:冒充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