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王创业日记011:无人机世界的想象力,一起刷高数的好未来

2017-02-21 王翌 老王创业日记

点击上方“缘创派”可以查看更多创业讯息哦



因为王子月晚上睡觉经常哭闹,所以最近蜜枣都是去书房睡,搞得我晚上不能码字了,所以最近的更新时间都会调整到隔一天早晨或上午,不过每天早晨起个大早敲键盘的感觉还是挺爽的,估计等蜜枣今年上了一年级,我的作息就能彻底固化下来了。


昨天上午主要是花了些精力去摆平【尚脸科技】种子轮融资的事情,关于尚脸的情况,会留到下一篇去说。从春节前到现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投缘帮】已经有4个项目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都敲定了种子轮的融资,基本都来自于个人投资者的小范围众筹,对于打磨了将近一年的投缘帮,这个开门红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午饭跟杜娟去吃了汉堡王,讨论了一下现金流问题,今年要为投缘帮做第一次融资,打算也是用朋友圈众筹方式来搞,机构确实很难去接受我们这种长期不赚钱的逻辑吧。

【无人机世界】李洪涛中午过来了,因为最亲的舅舅刚刚过世,他说最近这段时间太伤心了,所以要过来看看我们,这样心情会好些。这话是对投缘帮最大的肯定,创业者真把我们当成亲人了。


李洪涛是最早加入投缘帮的前10个小伙伴之一,而且是在我们见面的第一次,聊了一个多小时,当场就签了投明状,这就是真的投缘吧,后来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特别磨叽的人,哈哈,懒得说了。


真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无人机这个东东,就是从李洪涛做的【无人机世界】开始,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上百名专业飞手做了视频采访,以网站和自媒体的形式,积累了大量的行业人脉,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长期不到3个人的初创团队的投入下完成的。


去年夏末,【无人机世界】搞了一场活动,当时比较成功,用户量在一个月内涨了将近一倍,李洪涛觉得已经做了一段时间,是时候去尝试做更多的事情,当时劝他把媒体的基础再打牢一些,这家伙口头是答应着,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没hold住自己。最近两次见面,他都在反思去年的策略,“我可能还是太着急,做的事情有点多,不专注,今年必须回到核心业务上来”。


在做【无人机世界】之前,李洪涛有过一次两年多的创业经历——做五道口社区网,更早则是在搜狐新闻中心做了五六年编辑,也算是很有经验的媒体人,他独立做社区那两年,也有了一定的创业经验积累。他并不是那种从大公司出来就要高举高打的性格,反而显得挺草根,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我见过的大部分在上市公司里工作过三五年的都已经不接地气了,现在想想,李洪涛能够落地应该是与搜狐低调内敛的企业文化以及他自己做社区那两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在加入投缘帮之前,李洪涛也接触过一些投资人,但几乎所有人都跟他说,无人机这个市场太小了,并且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大疆像巨无霸一样,他们觉得基本上这里面没什么太好的投资机会。这种说法当然会让一个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觉得很沮丧,不过我当时就跟李洪涛讲,这可能正是你的机会


【我个人是非常看好无人机这个市场的!!!】


那些不看好无人机市场的投资圈同行们,让我想到了当年我刚刚入行的时候,也就是互联网刚出现的头几年,很多人觉得,有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互联网也就这个样子了,结果后来这十多年,互联网整体的产业规模扩容上万倍,现在BAT任何一家仅一天赚的钱都比当年三大门户一年的利润还多。


后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有一大波被打脸的,当时业内对iPhone的看法,直到2010年,还有很多人觉得诺基亚不会败,iPhone只能是极小众的产品,至于Android,呵呵,Google怎么可能会做出好手机呢?现在呢?


我觉得今天的无人机市场,还是萌芽期,很多场景其实是没有被挖掘出来,而且涉及到空域管理的问题在中国也比较敏感,这个市场会比较慢热。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三五年后的市场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都说不好,先不要妄下定论。


我看好无人机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我发现这玩意儿可以大大延伸我们的视野和感知范围,也就是增强人类感官能力,这一点,其实真的很像手机,手机是可以帮我们把听力、声音以及各种信息传播到极远处,无人机可以代替我们本体飞到很高的位置或者很远的地方,航拍是可以让我们看到,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我觉得其实是某种颠覆性的事情在悄悄发生


因为是出身于媒体的缘故,李洪涛对无人机产生兴趣之后,也选择了从媒体切入,我跟他讲,这就对啦,你坚持做5年媒体,行业慢慢起来的时候,一个媒体的江湖地位也就成立了,这样的创业是我比较喜欢的,虽然慢热,也许最终直接的财务回报并不高,但只要认真做,坚持足够久,媒体型的业务,其风险也相对是比较低的。


这次相当于是2017年给【无人机世界】开的第一次董事会,我们确定了仍要继续围绕飞手群体做服务,把服务的成果转化成媒体内容,并围绕无人机爱好者与专业飞手之间持续不断运营社群的思路。我建议他先不要着急去谋收入,近期我们会组织一些朋友一起来合投一个小天使轮。

现在我们和像李洪涛这样已经加入【投缘帮】比较久的创始人去沟通,效率会非常高,我给画了一张业务逻辑图,讲了一通,他表示非常认同,坚决执行,就把会开完了。后面来了一个大连理工的小师弟——去年从猎豹离职的关超,他在做的项目叫【小段子手】,挺好玩的一个语音模式的糗百,还引入了付费机制。


我跟关超讲了一下十多年前我开始认识王坚并眼看着他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做【糗事百科】的心得,后来王坚在他写的那本产品经理的书里面还记录过一些与我沟通的事情,糗事百科应该可以理解为今天段子手模式的鼻祖,后来出现过移动版的【百思不得姐】,也是同样逻辑,现在的快手,也是一样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无聊也是一种力量!


不过显然,关超自己对创业方法的认知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大致问了一下他后面的预算,就知道他这学费不会太便宜,希望以后我们能帮到他,从较低的起点起步做扎实。最后关超拿了一份我们给的投明状回去看,希望周五他回来的时候就加入我们这个黑帮了吧,我还挺想帮帮这个小师弟的。

下午四点钟来的是党壮,这个姓似乎不是汉族?我当面也没问他。党壮是原来360干过的同事,在飞虎队里面加了我,他做的项目叫【企名片】,如果光是看名字,会以为是类似【企查查】【启信宝】这样的产品,但实际上他想做的是另一个思路,他自己认为是WIND+IT桔子,我说呢,起步不是那么明显,但将来这些产品可能都走向同一个方向。


党壮运气不错,创业18个月,天使轮、pre-A都顺利融到了,账上的钱还足够花20个月,现在又来找我想看看是否应该再融A轮,我觉得可能稍微头脑有点儿热,不过他想在技术方面有更高的投入,而现在北京对创业公司最不友好的条件就是技术成本高企不下,我只是提醒了他一句,千万别在业务模式没完全跑通的时候就盲目加技术成本,尤其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方式可以降低技术成本,这一部分我准备专门找个机会给大家讲讲,初创团队在技术投入上的策略应该是如何的。


对于【企名片】这个方向,我是很看好的,而且我估计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来做,这个领域不难进,但是要做好,是比较花时间的事情,数据的原始积累与深度运营是完全两回事,我给党壮讲了18个月的创业周期方法论,希望能对他有点帮助,另外如果有机构想投这个领域,可以找我引荐。

到了下班的时间,终于轮到李业勤了,这是【投缘帮】里目前年纪最小的创业者之一,还在上大三,他做的项目叫【一起刷高数】,看名字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因为在寒假期间学校没什么人,而他的团队成员也全都是在校的学生,所以他就利用这段时间来我们办公室当了一个实习生,真正的创业实习生。


很多人会说,只是帮大学生更好的学习高数,这个市场真是醉了,还有更窄的么?我想说,我们做的缘创派和投缘帮,就是比这个更窄了很多倍的细分市场,所以不要轻易对一个事物下判断,尤其在你还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


李业勤是我见过的在这个年纪里最好学的好孩子之一,我们的一位同事在李业勤来实习了几天之后,跟我讲,看到业勤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


李业勤在大一的时候被同学认为是高数学得很扎实的学霸,然后他就帮同学补习,并因此而决定做一个APP出来,想帮助更多的同龄人把高数学好。


作为数学系出身的我,帮主表示高数其实很简单,谁让你们没考数学系呢?哈哈。。。。。。


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产品,就那样上线了,然后在李业勤和他周边小伙伴的推动下,有了10多万用户!这还只是覆盖了周边几个高校,他们也没做什么特别的推广,一直到现在,这个产品放在那里还是有人自己找上去用。


有人会问我,投缘帮为什么会收录这样的项目进来?没错,看上去这项目应该不会帮我们赚到钱,我们虽然也跟其他项目一样,会成为项目中持股2%的一个合伙人,但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讲,做这样的项目根本就不可能赚钱啊,这不科学?!


是啊,其实投缘帮本身的存在就已经很奇葩了,我们不讲科学,只讲缘分,总之,觉得是有缘人,就可以帮一下,仅此而已。


如果你一定要我帮【一起刷高数】去规划一个更好的未来,我觉得即使这样小众的又被锁定在极端时间周期内的业务场景,也依然可以沿着跨学科和跨年级两个不同的轴向去延展。如果能坚持有效运营,今天的用户在5年后未必不能帮助李业勤一起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任何起始于一个爱好的创业,都是美好的,我们尊重这样的创业。


想加入【投缘帮】的小伙伴,欢迎微信留言或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行报名。


想参加【创始人下午茶】的朋友,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报名。

http://t.cn/RJS55gd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加入投缘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