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王创业日记035:游茶会的线下布局;语天下的寰语梦想

2017-04-06 王翌 老王创业日记

想找老王的请点上面【老王创业日记】关注之,有任何创业投融资问题都可提问,公众号后台留言必回。

  • 关于【老王创业日记】:老王自2002年至今保持每天与3~5位创业者见面聊天的习惯,累计面基超过2万名创业者,为继续保持这个习惯,把每天见的创业者真实记录下来,我从2017年初开始写【老王创业日记】,希望这份坚持下来的体力活儿对创业者群体能有些帮助。也欢迎创业者来找我聊天。

【老王创业日记035 | 2017/04/05 | 星期三】

今天是小长假后的第一天,一大早,王佳伦@游戏茶馆 就给我发消息,说他已经到了北京,只是还没下飞机,我就约了他直接去公司找我。同时彭健@邸诺共享旅行 也到办公室来商量接下来完成融资的节奏和时间点,现在基本上已经有足够的个人投资者承诺种子轮的投资,并且我介绍了一家机构也很有诚意要投这轮,我们商量了一个时间点,要快速拿到钱回去干活。

佳伦这次来北京是来参加万达游戏的一个发布会,只逗留一天。我们把后面的运营模式讨论了一下,还是建议【游戏茶馆】多做线下的落地活动,佳伦之前已经注册了活动商标【游茶会】。我觉得可以继续坚持在二线城市运营,同时今年要在一线城市开始做线下运营,活动形式适当轻松一点,不用太商业,目标就是为年轻的从业者们提供一个社交的场合,先聚人气。

游戏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般都比较年轻,又爱玩,佳伦的【游茶会】可以换着样的带大家各种玩。至于商业变现,也不用急,人气聚起来,变现的途径也不会缺。

因为起步是在成都,所以【游戏茶馆】之前的策略一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用低成本的运营,线上内容为主,线下活动在成都和其他游戏较热的城市落地,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垂直媒体的打法。我觉得农村包围城市没问题,但今年需要多去占几个村了,比如大武汉,虽然比不上北上广深,但从创业氛围和游戏行业资源来说,也不差。我们在白板上写了9个城市,基本上今年至少覆盖一半是要的,佳伦也觉得没问题,沉下心来做事情,他已经坚持3年多,心态非常好。

午饭后,晓宇就来了,她是之前360的同事,曾经给周鸿祎做了一年秘书,很有意思的是,我跟老周的前后三任秘书都很聊得来,大概是因为都曾被老周虐得很酸爽的缘故吧,哈哈。

晓宇现在一家做跨国文化交流的机构,经常会组织很高规格的演出,她也很喜欢喝茶,今天带了足够我喝两个月的大红袍过来,欧耶!

我跟她讲了【18个月创业周期律】,还讲了为什么我认为滴滴的未来是有万亿美金市值的想象空间,她是因为昨天看了我发的那篇【帮主说】《无视BAT,准备进入TMD小时代》,所以挺有兴趣过来聊聊,她对大公司的发展趋势也有自己的看法,大概也是因为经历得比较多了,看得也很透。我受了她的启发,打算找时间详细写写我对TMD以及360、小米、京东、搜狗等公司的看法和预判依据。

送了晓宇离开,蜜枣妈过来接我去tutu妈那边,tutu是mizao的幼儿园同学,所以理所当然的tutu妈——王婧就成了妈妈团成员。王婧一直做咖啡厅和酒吧的运营管理,有丰富的经验,15~16年也曾经花了很大精力在三里屯做了一间小型餐吧,白天做简餐,晚上就是小酒吧,王婧为此还专门学了做一手很棒的西餐,蜜枣的4岁生日party就是在那家餐吧举办的。tutu爸爸是一直坚持做重金属音乐的乐手,当时两口子一个开店一个驻唱,还挺有意思的。

后来因为一个不靠谱的外国合伙人的问题,王婧那家小餐厅没有开下去了,不过她一直有个自己开店的梦想,并为此一直折腾着,我今天建议她到望京来搞一个小酒吧,因为看上去望京这边好像还是缺这样的店,如果她来搞,我们肯定出资入股。

王婧现在管理着一家由山西老乡在北京交通大学旁边开的咖啡厅,那位山西老乡之前一直想邀请她去负责打理旗下的实体店面生意,而她最近半年也刚把之前的事情处理完,闲下来,就答应了。

我今天实地考察了这个咖啡厅,位置呢,骑单车到附近的地铁站是几分钟时间,算适中的距离吧,大学就在隔壁,在咖啡厅包间的窗子望出去就是北京交大的操场,环境不错。我觉得以后如果我们在海淀这边搞活动,完全可以把这个地方当成据点。王婧今天也承诺了,如果是【投缘帮】的小伙伴过去搞活动,场地费全免。

晚上我们带着王婧一起去参加了【寰语世通】语言学校举办的【语天下】活动,这个活动是每周三晚上在五道口的华清嘉园办的,每次邀请一位外国学生来用中文为到场的朋友们讲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介绍生活、旅游、特产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十期。

我们7点之前赶到了华清商务会馆806B,这是寰语学校的郑丽杰老师(老王创业日记032:郑丽杰二十年教2.7万老外学中文,没情怀可做不到经营了好多年的地方,虽然不大,但很温情。今天主讲的小姑娘是缅甸人,来北京三年多了,在语言文化大学上大四,也是【寰语世通】的学生之一,她的中文已经相当棒了。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缅甸,那么近,就在我的眼前,一位缅甸姑娘,用中文给我们讲她的国家,讲缅甸的元宵,讲那边的风土人情,各种节日,她还做了一些很好吃的缅甸小吃带给大家品尝。这种感觉很奇妙,现场有一些家长带了孩子过来听,也有很多寰语学校的外国学生来当义工和听众,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国际交流”这件事。

活动结束后,我们和郑老师又聊到夜里10点半,郑老师的情怀和经历又一次让我们叹服,希望我们可以有机会把郑老师20多年来的积累发扬光大,一起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在这个领域有太深厚的背景和经验,郑老师自己其实都可以做产品经理了,她说上次自己花了44个小时,连续画了一堆产品框架图,自己就把一个APP设计完了,中间几乎没有休息,都不觉得累。

在运营上,我觉得后续还是围绕郑老师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把周边她的学生调动起来,就已经足够完成运营的落地,而且我觉得完全可以更国际化的去思考这件事的未来,直接输出到海外落地也是非常靠谱的事,植根于本土的文化,在走出去的时候会通过与更多不同文化的碰撞产生新的各种火花,这对中华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