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土除了拿来吃,还可以……
点击上方
广州大学
了解更多资讯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为了纪念十分热爱“树艺牧畜”的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将3月12日设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身涉黄沙荒漠,亦或是繁华城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愿望始终有人在默默践行着。
人类脚踏在地球这片广袤土地上,嗅其芳香,沐于暖阳之下,肩负的责任便随着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破坏愈来愈重。因此有人放弃了自己的安逸生活,深入沙漠终生植树种草、与黄沙为伴。有人则致力于在钢筋泥骨的城市之中,用双手埋下每一株绿色的种子,让绿色在夹缝中得以发芽和铺张。
初春已至,百花烂漫时,我们漫步广大校园可闻花香袭人。
行路匆匆,低头玩着手机的你是否曾抬头望见窗外的绿?
广大校园里的每一株花草树木,都是经过园丁细心护理和精心裁剪的,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处所,周围都是不可或缺的绿色植株。深夜它们吞吐吸纳以净化空气,便是我们植树的意义所在——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涵养所在的水土。
它们驻扎的这里,你曾经来过吗?
大王椰子,又名王棕、棕榈树、文笔树,是目前最高大的椰子类植物之一,茎具整齐的环状叶鞘痕,幼时基部明显膨大,老时中部膨大。系高大乔木,喜温热,四季常青。
大王椰子能通过一种“自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遭受飓风袭击时,能很快通过部分羽状叶的叶柄基部的折断而减小树冠的受风面,从而保护植株不被飓风所刮倒。
暴风雨来临时,你安坐在图书馆内,有没有望见室外那一株株折损自己的枝叶以保全植株以涵养水土的大王椰子?
尖叶杜英,别名长芒杜英,属于杜英科,其根系发达,萌芽能力强,正如树前随风飘扬的红旗那般,让人肃然起敬,有着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在疾风骤雨的摧残下,仍旧坚挺着,守护着广大莘莘学子。
匆匆来往穿梭在教学楼和行政楼的你,是否曾经停下来欣赏过稀疏有致、高朗纤细的杜英树呢?
理科楼也不全是方圆规整,楼外的各种树错落有序,下课的学生从树下穿过,偶有一叶落于肩头,诗情画意也就暗生了。
毛麻楝,楝科,高大乔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种植于排水能力强有遮蔽的地方。其花带有淡淡的香味,沁人心田。
钟楼上转动的针意味着时间的流逝,陪伴着度过漫长岁月的,还有植于钟楼旁的毛麻楝。
重视植树节,更要做好一个植树人。
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的义务,国家设定植树节,旨在号召公民参加义务植树,绿化祖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每年植树节真正投入到种树这件事的,除了林农,还有机关职工、教师学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在植树节这一天组织小学生种树,让孩子亲手培育一个生命,意在培养孩子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不应只是在植树节这一天,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来改善我们的环境。莫让植树节成为日历上冷冰冰的文字,要用心,也用行动,去维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上荒芜的角落有生命的展现,去滋养每一颗日渐贫乏的心灵。
生活在广大的我们,也有很多机会去为自己,为他人创造更好的环境,许多的植物,都适合我们培育于室内,用自己的双手,让宿舍更加美丽,愉悦身心,点缀春景。
图片来自网络
吊兰:叶簇生,似花朵,四季常绿,吊兰具有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看书困乏时,雨后初醒时,有这样的一抹绿色垂吊在室内悄悄伸展,也是有利于我们放松心情、养护双眼哦。
图片来自网络
富贵竹:属常绿小乔木,是喜阴湿的观赏植物。富贵竹管理粗放,病虫害少,容易栽培,符合我们学生党的轻快式生活。它具有细长潇洒的叶子,翠绿的叶色,茎叶纤秀,柔美优雅,极富竹韵,并象征着“大吉大利”,故而很得人们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
仙人掌:仙人掌管理粗放,易于栽培,是室内最常见的盆栽植物。早些年总是有人传说仙人掌因为在太阳辐射强的沙漠生长,因此具有防辐射能力,这结论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将仙人掌植于室内,倒能为宿舍生活增加一些绿色。
为了更好地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大众的生活,不仅有现实生活的努力,许多的网络平台也为之举行了有趣的活动,如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通过鼓励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去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以及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碳排放量,在支付宝里“养”虚拟的树,待之长大后由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将用户的“树”购买,在某个地方种下实体的树。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让我们有机会去为植树节,为绿色生活做出贡献。
我们过植树节,名为植树,但更为过一种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我们爱着地球,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土地上的一花一草一树,也是爱自己。因此虽然我们可能无法亲自去在土地上埋下一颗绿色的种子,也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悉心照顾每一片绿色,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编辑 | 韩泽敏 江敏
图片拍摄 | 栗心怡
微信编辑 | 赖倍平
责任编辑 | 岑格蓝 李振
部分图片源自百度图片
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