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城港】两块伤疤 两块“勋章”

在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村,91岁的京族老人杜玉周一直无法高举右手敬礼。10月18日,杜玉周掀起衣袖和裤腿,露出了两处伤疤,这是他隐藏的两块“勋章”。

杜玉周的勋章。

抗美援朝纪念日之际,杜玉周道出了埋藏多年的秘密。

杜玉周曾服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65军,说起所在连队的番号,他记忆犹新。1951年,他赴朝参战,由于战事紧迫,许多战友穿着南方部队下发的单薄棉衣赶赴战场,他们面临着极寒天气带来的挑战。

那是杜玉周第一次看到雪,他回忆道:“在零下40°C左右的雪地里埋伏3至4个小时,我身体冻僵了,耳朵冻得起泡流血,不能用力搓,一用力搓耳朵都要掉了。”

“在抗美援朝战场,我们提前用小白布写好姓名等放在口袋,牺牲后以便后方了解相关信息。”杜玉周是家里的独生子,他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念,一定要取得胜利光荣返乡。

当时他坚守在67高地,美军飞机大炮不断轰炸,轰炸过后敌人就冲锋上阵。有一次在战壕里隐蔽待敌,遇上了一大群美军,班里12名战士,只有他和班长冲了出去,其余战友遭到敌人围堵,牺牲了10名。他和班长迅速找来救兵,把美军打得“嗷嗷”叫,才击退了敌人。

“看着同吃同住的战友纷纷倒下,我们的战斗意志从没有动摇过。”当回忆起奋勇杀敌的场面,杜玉周娴熟地比划起用枪瞄准敌人、杀敌的动作,“离敌人最近时就20米左右,能听清敌人说话,敌人一旦露头就往死里打。”

几天一小仗,十天一大战。杜玉周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数百次战斗,身上两块伤疤就是在战斗中留下的,分别是右手贯穿性枪伤和左腿炸弹片划伤。

杜玉周右手的伤疤。

在一次战斗中,杜玉周右手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幸好战友在一旁,迅速用急救包帮他包扎。他强忍着疼痛,继续坚持作战了4个小时,直至战斗结束。左腿处的伤则是在另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炸弹碎片击中,后来缝了数针。他战功赫赫,火线入党,荣立了二等战功。

打仗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从不叫苦叫累。“我身上背着2个地雷,4个手榴弹,1长条子弹,时刻全副武装地在战壕里隐蔽待敌,困了只能靠着战壕眯一会儿,不能平躺下来睡觉。一般吃炒米、炒面粉,没有水很难吞咽,只有到战壕外,才能抓一把雪吃解解渴。需要用水的话,要拿水壶到几公里外的村落打水,有个连队的战友在打水途中牺牲了。那几年打仗下来,我没有洗过澡,衣服穿到破了。”

杜玉周左腿的伤疤。

英勇顽强的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流血不流泪,当迎来了战争的胜利,跨过鸭绿江回国,受到同胞的热烈欢迎时,他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回忆胜利归来的画面,他斗志昂扬地紧握拳头,又唱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杜玉周复员回到家乡氵万尾村后,成家立业。他不忘教育儿子要继承和发扬英勇无畏的精神,还动员大儿子杜福彬参加了保卫祖国边疆战斗。人家“坑爹”,杜老“坑娃”。直至出战,他也不告诉大儿子打仗的艰苦,还一味地“忽悠”儿子上了战场。

当周边邻居误传大儿子杜福彬因战斗牺牲时,他没有流半滴眼泪,坚毅地说:“打仗牺牲是正常的,为党和国家流血牺牲值得。”

杜玉周是个“乐天派”,四世同堂的他可谓是家里的宝。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写| 李映武  刘 华  吴 羡

编辑| 莫海瑞

校对| 程依冬

审核| 黄虹源

值班编委| 吴炬才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  精彩推荐  —————————

潮涌风劲正扬帆 铁路先行显担当 ——铁路助力防城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2年放假安排公布!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防城港答卷”——我市积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专项行动

 防城港市7户家庭获评2021年广西“最美家庭”称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