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评论】希望生活中少一点“男护士”“女司机”
希望生活中少一点“男护士”“女司机”
□ 楚 翎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一则题为“请不要叫我男护士”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笔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细细讲述了男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的“少数派”,所经历的种种不便与为难、辛酸与喜悦,令人感慨。“男护士”,在打下这三个字的时候,其实已经感受到了这个职业里男性从业者的不容易,不容易的表现,从被冠以性别的职业名称开始。在不少人的思维中,常常把护士这个职业的从业者默认为女性,仿佛护士这个词,就该是个温柔细心的女性形象。可事实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倡导男女平等许多年,男性能做到的事,女性同样能做到,反之亦然,护士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实践证明,男护士同样优秀。比如上文提到的那篇报道中,就记录了3位优秀的男护士,进得了手术室、扛得起重病人,工作起来一点也不逊色于女护士,因此,不应该对此抱有成见,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暗含性别歧视去看待和评价。与男护士一样常常遭受误解的,还有女司机。对女司机的歧视更为普遍,甚至成为一种带着“潜规则”的社会现象。犹记得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网上流传一则“女司机逆行”的谣言,很多人对女司机口诛笔伐,不仅辱骂当事女司机,甚至扩散到网暴整个女司机的群体。虽然真实情况公布后证实了并不是女司机逆行,也有人反思“欠女司机一个道歉”,但如果没有这个反转,或许根本不会有多少人认识到随口说出“女司机如何如何”就是一种性别歧视的行为。虽然很多人给女司机贴上“马路杀手”“驾驶水平不行”等标签,但早有研究证明,这是一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不公与歧视,数据显示,交通肇事者中的男女比例明显高于司机中的男女比例,而无论是肇事的绝对量、相对量,还是事故的惨烈程度,男司机都远高于女司机。无论如何,需要被责怪被批评的,应当是不守法的司机,而不是“女司机”或“男司机”。就像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受到肯定或否定的前提条件,应当是从业者的职业水平和实操能力,而不是性别。因为性别,就先入为主地对某个人、某个职业或某个社会角色产生不公正的看法,这就是性别歧视。很多人一方面不自觉地成为性别歧视的“加害者”,另一方面很可能又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比如把“护士”默认为女性,因此当对方是男性时,专门强调是“男护士”;把“司机”默认为男性,当对方是女性时,专门强调是“女司机”;模特、幼儿园老师、前台等职业从业者,被大多数人默认为“女性”;修理工、农民、电工和工程师,常常被默认为“男性”……这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不仅伤害了受歧视的个人和群体,还桎梏了社会发展的多彩可能,给社会和谐和创新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希望对“男护士”和“女司机”们少一点傲慢与偏见,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少一点“男护士”和“女司机”,许多事情和职业,本无性别之分,打破世俗的偏见,世界才能更多彩。伪造健康码害人害己
□ 小 弦
近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公安分局颍西派出所接到某公司报警称,员工聂某伪造黄色健康码。经询问,4月5日阜城进行静态管理后,聂某的健康码变为黄色,按要求居家隔离。在家隔离期间不上班还能拿工资,尝到甜头的聂某在健康码转绿、阜城解除静态管理后,仍想“不劳而获”。于是,聂某将黄色健康码截图从某网店上找到商家PS日期发给领导,声称按防疫规定,自己不能外出上班。不承想,由于PS技术过于拙劣,聂某的小把戏被识破。目前,聂某已被行政处罚,某网店商家也被当地公安受案调查。
“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听到这句话的同时,打开手机扫一扫码,然后出示自己的健康码。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一套流程我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如果说疫情给我们的生活设下藩篱,那么健康码就是我们的通行证,护着我们不受侵害。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疫情才能得到根治,社会才能恢复正常。如聂某这般为了一己私利伪造健康码,无疑是给疫情防控埋下隐患,一不小心就可能洞穿防疫防线,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大规模感染。像聂某这样出于私心和侥幸心理去伪造健康码,违反法律法规,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图一时小利小惠,害人害己,又是何苦?
“共享员工”可实现多方共赢
□ 温 婉
5月11日,《南国今报》报道,5月10日,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与广西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签订了《员工共享协议》,达成长期合作,41名柳兴制糖员工将作为首批共享人员送至津晶电器,经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后即可正式上岗。在完成设备调试工作后,柳兴制糖还将共享约200名员工至津晶电器。以后的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津晶电器将反向输送约100名员工至柳兴制糖。
榨季非常忙碌,非榨季相对清闲,“半年辛苦半年闲”是制糖企业的真实写照。空闲时,将员工共享给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一招就解决了企业季节性“闲得慌”和“用工荒”难题,可以说是各取所需,抱团取暖,改善各自的境况。对共享企业双方来说,“共享员工”既满足了用工需求,又降低了人工成本,灵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当然,企业不能强行把员工共享出去,理应遵循自愿原则,要事先征得共享员工本人的同意,并明确“共享”相关事项,厘清各方责任。
对于需要赚钱养家糊口的打工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长时间闲下来,没有经济收入。如今通过共享的方式,解决了“半年辛苦半年闲”的问题,既保障了收入,又可以增加在不同行业工作的经历,提高劳动技能,一举两得。
疫情之下,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巨大考验,不同行业冷热不均。有的企业被迫暂时关门,员工无限期休假“闲得慌”;而有的企业则订单爆满,出现“用工荒”的情况。“共享员工”或许是一种抱团抵御不确定性的有效模式,值得尝试。当然,这需要政府部门靠前服务,帮忙牵线搭桥,建起共享平台,并加强引导监督管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功能性软糖不能当糖吃
□ 禾 木
据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各类种草功能性软糖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刷屏,除了常见的维生素软糖,市面上还出现了号称添加玻尿酸、锌、铁、益生菌等成分的软糖。此外,据相关报道,90后已成为功能性软糖的消费主体。
很多功能性软糖的广告夸大其词,例如吃玻尿酸软糖能“嚼出水光肌”,这些广告语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他们一不小心就被“种草”。大多功能性软糖口感佳,不少人把它当糖果食用,也有消费者把它当成保健品来食用,但大部分功能性软糖都没有相关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专属的“蓝帽子”标志,其安全性、有效性不免让人担忧。
小小软糖,竟有奇特效果?笔者实在匪夷所思。不同的功能性软糖,对外宣称有美容养颜、瘦身、助眠等不同功效,着实很有吸引力。但同时,功能性软糖是否含有相应的营养或保健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有好处还是有危害,食用过量是否会有副作用,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问题。功能性软糖是智商税还是真有效,其结果也有待考究。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功能性软糖的监管力度,同时,积极向群众科普宣传科学养生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避免被不良商家忽悠。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仅仅通过吃颗糖就能拥有健康身体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管住嘴、迈开腿,通过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等加强自身健康管理的方式,来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才是硬道理。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审核| 刘 华
值班编委| 吴炬才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 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