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城港】保护“地球之肾” 润泽生态港城


6月的港城

风景秀美,

碧海映着蓝天,

落霞伴着鸥鹭齐飞。




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栖息。唐上波 摄

绿意盎然的红树林与林立的高楼相映成趣。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摄

我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依山靠海,湿地资源丰富。《广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我市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与人工湿地4大类型湿地共82247.48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59853.42公顷。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多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法治赋能湿地 

守护生态之美

守护大美湿地,离不开法治力量。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将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将之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防城港市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防城港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方案》《防城江、北仑河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防城港市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2020-2030)》《防城港海岸带保护条例》等包含保护湿地、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在内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每逢湿地保护日、湿地保护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市林业部门还组织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广西湿地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同时,利用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少年红树林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红树林保护科普教育活动上百场,联合多部门举办“我爱海疆”活动,开展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物清理整治行动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来。

做好保护修复 

留住“海上森林”


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成片的红树林。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摄

6月21日傍晚,市民陈先生和家人漫步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抬眼望去,栈道四周的红树林郁郁葱葱,偶有几只白鹭飞过,不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现在整个城市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很强,湿地生态越来越好了。”土生土长的陈先生颇有感慨地说。

红树林被称为“海上森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对调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视察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时强调:“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把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建设好。”

市民在栈道上欣赏红树林。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摄

根据2019年国家红树林资源和适宜恢复地专项调查,我市共有红树林面积2058.83公顷。近年来,我市依托广西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和区内外的科研院所、沿海三个县(市、区)红树林病虫害监测点,监测红树林相关情况,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等研究。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院校合作,开展红树林增长研究试验、珍稀濒危滨海植物繁育研究试验、海草床生态环境研究,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与此同时,我市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近年来,我市已实施珍珠港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工程、“蓝色海湾”工程、北仑河红树林滨海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恢复工程、边境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广西北部湾红树林虫害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多个项目,有力推动了红树林资源的提质增量。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至2025年,营造红树林113.7公顷,修复红树林700公顷。

落实长效机制 

加强巡查管护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片的红树林。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摄

碧海蓝天,绿树招展,虾蟹成群。这里是夏日的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珠湖自然湿地。一大早,护林员何强穿上长筒胶鞋,拿起竹竿,出发巡林。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红树林湿地鸟类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约1300公顷,拥有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海湾红树林,现有红树植物17种,涵盖广西所有原生红树林品种,占全国红树植物种数的一半。

保护好红树林湿地,对海岸防护将起到重要作用。何强说,他们每天会对保护区进行全面巡护,重点关注红树林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海洋垃圾,检查是否有人为破坏红树林的行为,还要将巡护情况及时报告林业主管部门。

人为干扰曾是保护难点之一。何强说:“以前刮台风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村民会把渔船停放在保护区范围内。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了,都是得益于多年来的宣传引导、设置海上边界浮标和越来越严格的管护措施。”

像何强这样的护林员,我市共聘任了23名。为了管护好红树林,我市把红树林资源的保护管理纳入林长清单,建立林长考核评价机制,印发实施《防城港市红树林巡护检查制度》,聘请红树林专职护林员对全市95%以上的红树林开展巡护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水平,采用无人机巡逻、快艇巡逻等手段,多部门联动打击违法捕鸟、破坏生态等行为,确保生态资源有效管控。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护区现已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保育场和繁衍基地、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及重要栖息地。截至2021年底,保护区监测记录到的鸟类从1985年成立初的187种上升到299种,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健康状态。

修复海岛生态 

护好候鸟栖息地

山心沙岛的候鸟群。唐上波 摄

炎炎6月,港口区企沙镇山心沙岛绿植遍布,海鸟翱翔,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蔚蓝的大海之中。清晨,几名游客漫步海滩,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长约300米、宽约140米的山心沙岛,拥有红树林、泥质滩涂、沙滩、湿地植被等优质且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生境,既是广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

据观鸟爱好者唐上波介绍,每年9月至来年4月,在山心沙岛停歇的鸟类基本稳定在2万~5万只。不少爱鸟摄影者在沙岛上拍到黑尾塍鹬、斑尾塍鹬、中杓鹬、白眉鸭、红喉鹨、白鹡鸰等珍稀鸟类,特别是多次拍到了易危鸟类黑嘴鸥、濒危鸟类大滨鹬和极危物种勺嘴鹬。

在岛上觅食的勺嘴鹬。唐上波 摄

谁能想到,这样的美景,曾一度面临消失的危险。因山心沙岛周边建设及岛体土壤贫瘠、植被单一、海水侵蚀等原因,岛陆面积急剧减小。1996年海岛普查时山心沙岛面积约11.2公顷,2017年其面积已缩减至4.1公顷,面临海岛灭失的风险。

为保护山心沙岛,港口区海洋局于2018年2月正式启动实施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通过建设生态护岸、沙滩修复、植被修复设施等,增强岛体的稳定性,提高海岛抗风浪防侵蚀的能力。海洋部门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林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以及生态专家、市民的意见,调整实施方案。

港口区海洋局项目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一、二期工程已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在整治修复海岛的同时,尽量维护海岛属性原生性,尽可能调减非必要的人工设施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保留岛周边的大片海滩涂供候鸟停歇、觅食,成功保留了水鸟越冬栖息地生态功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了山心沙岛如今的景象。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市林业局副局长何伟平表示:“我们将以湿地保护法的实施为契机,全方位组织开展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强化科技支撑,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安全,推动湿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李雪妮

编辑| 丁   蕾

校对| 覃银华

审核| 刘   华

值班编委| 韦   佐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  精彩推荐  —————————

  防城港市13589名考生参加中考

 截至6月24日24时防城港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防城港】“一田两用”打开村集体增收“致富门”

  太棒了!防城区为100多名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