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海边山”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着力做好“海”文章、唱好“边”字歌、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防城港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助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地方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我市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已建成了60万亩甘蔗、16万亩海水养殖、74万亩肉桂、72万亩八角、6万亩金花茶、3万亩中药材、2万亩上思香糯、2万亩“红姑娘”红薯等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全国肉桂八角之乡、金花茶之乡美誉。
品牌创建实现新突破。“农潮田心”火龙果、“珍珠湾”牌石斑鱼等7个产品获评广西农业产品品牌,上思香糯、防城火龙果、防城金花茶、东兴红姑娘、十万山牛大力等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其中,防城金花茶、八角和十万山牛大力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火龙果、莲雾、香糯、糯玉米和红衣花生等5个富硒农产品,获评广西农业区域公用品牌3个、企业品牌2个、产品品牌7个、“三品一标”绿色优质农产品52个。防城区农潮田心火龙果种植示范区核心区壮丽景观。(资料图)农业产业化机制不断完善。我市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与龙头企业关联的板块基地,使基地真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我市新认定了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家。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我市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市、县、乡级示范区401个;江平镇荣评全国产业强镇,江山镇、扶隆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家、自治区级6家、市级14家;获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6家。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目前我市已建设10万亩“双高”基地、1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5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完成49万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年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粮食产量17.2万吨。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新标杆国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日前公布,防城港渔港经济区获2022年渔港经济区建设绩效中期评估结果排名全国第一。
东兴京岛海洋渔业示范区一瞥。(资料图)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的总要求,立足沿边沿海区位优势,加快渔港升级改造,打造区域性鲜活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中心、冷链仓库、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致力成为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新标杆。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规模倍增。我市陆续引进大海大集团、大北农集团、海南海丰等国家级龙头企业进驻,深海网箱呈现倍速增长,在珍珠湾海域已建成以大北农、中海、蓝湾、海牧、禺疆等规模企业为核心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深海网箱达到900口,为广西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年产商品鱼约2.1万吨、产值约7亿元。发展现代特色设施渔业项目。将现代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建成“渔光互补”项目基地3个,开创了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养殖面积达5000亩,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达15万平方米,成为全区首个室内温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和首个海水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被评为广西科技示范园区;新增浅海滩涂贝类底播生态养殖面积8000亩;引进贝类新型浮筏健康养殖技术,开展3000亩贝类新型浮筏健康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吊笼养殖贝类3万笼。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推进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累计建设投放人工鱼礁单体3320个。2021年,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全国6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度评价中,获2020年度“好”等次。据资料统计,在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中,我市获得全国“好”等次13个,并得到全国通报表扬。2020年,东兴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成为广西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示范县(市)。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今年一季度,我市肉类总产量1.82万吨,同比增长34.9%。其中猪肉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长64.5%。两项重点任务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区第一,并创历史新高。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因地制宜,把畜牧业作为调结构、稳增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工作推进所取得的成果。扩大生猪养殖规模。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出现下滑。我市抓住机遇窗口期,先后引进广西园丰牧业集团、正邦集团和广西农垦集团等大型生猪养殖集团在我市落户建场,通过抓规模养殖场建设,有效推动全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快速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我市有规模养殖场91个。其中,设计养殖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9个;设计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种猪场4个,已投产2个。
养殖场的工人正在喂猪。(资料图)延伸牛养殖链条。近年来,上思县立足广西重点生态功能区强县的发展定位,围绕“山”字做文章,依托十万大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绿色循环养殖新模式,以打造“高山水牛产业”“上思种牛大县”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市肉牛产业快速增长。2021年,广西雄特牧业有限公司上思隔离场建成,成功引进国外优质种牛2.4万头;2022年,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繁育基地和皇氏乳业集团奶水牛繁育基地等重大项目落户,通过项目带动,周边的牛养殖户逐渐增多,全市牛产业发展初显成效。据统计,目前,上思县建有90个规模肉牛养殖场,30头以上牛场69个、50头以上牛规模养殖场43个,现有生牛存栏量达4.08万头,年产值达9.26亿元。龙头带动产业发展。我市实行“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和联结机制,鼓励本地经济能人、养殖大户、返乡创业农民成立养殖专业实体,带动生猪、肉奶牛等群体养殖,并吸引农民通过种植巨菌草、皇竹草、桂牧一号象草等牧草品种,与当地的肉牛养殖户进行有效衔接,为牛产业发展蓄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