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团结花烂漫——防城港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扫描




防城港市是一座包容开放、民族聚居的城市,现有汉族、壮族、瑶族和京族等2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21%。在港城大地,维护民族团结逐渐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各族儿女在海边山融合奋斗,手牵手、心连心,共同铺展了一幅团结、和谐、幸福的美好画卷。


航拍防城港一角。(资料图)

春风浩荡 亲切关怀暖人心

这幅美好画卷,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凝聚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 宛如浩浩春风吹拂着港城百万各族儿女放飞梦想的心房!

2021年11月1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民族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奋力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示范,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发展定位”中就把建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列入其中,并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出台实施了《防城港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打造了21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模范或示范单位、2个教育基地;72个市级模范或示范单位、9个教育基地,并选树东兴京族学校创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区试点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大格局。

市领导经常深入少数民族示范点检查指导工作。2021年7月6日,市委书记谭丕创深入江平镇𬇕尾村,给京族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亲切看望慰问了志愿军老战士杜玉周,表达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京族三岛的干部群众忘不了那个风和日丽的秋日——2021年9月6日,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专程来到东兴市京族博物馆、京族学校和江平镇巫头村,考察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京族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振兴等情况。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京族村民刘基民家中,详细了解了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从刘家出来,鹿书记还考察巫头的村容村貌,听取大家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鼓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他还参观了京族学校的民族展览室,观看了学校开展独弦琴、高脚罾、竹竿舞等教学活动……

边陲各族儿女时刻感恩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有诗为证:

缕缕春风拂港城,苍山碧海万峰青。

边城奋进新时代,携手共奔万里程。



各方合力 倾心浇灌民族花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上下一心,各展所长,共同倾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2021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将招聘会开到少数民族聚集点等方式促进各族群众就业。据统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33场次,发布岗位信息达3万多条,进场招聘企业达1800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促进了3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应聘相关企业工作。还建有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892家,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创业209人……

——市市场监管局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单位为载体,紧扣市场监管主体主责,不断探索创建形式,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在人才选拔和高精尖人才培养方面,他们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队伍建设, 2019年以来,该局提拔、晋升少数民族干部19人次,占提拔晋升人数的47.5%。在创新宣传形式上,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展普法宣传。该局还积极引导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产品注册商标229件,带着我市金花茶、八角等7个具有民族特色优质产品参加广西第十届发明创造成果展,不断提升我市民族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为防城区那良镇太坪村少数民族群众讲解相关知识。(资料图)

——市民宗委围绕防城港市“海边山”的特色优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单位)、村(社区)、企业(园区)、乡镇(街道)、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军(警)营、景区。联合市城市管理监督局打造市内首个民族文化公园,设立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长廊,以通俗直观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跃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是广西首个由国营林场改制为乡级建制的新乡(其中瑶族群众几乎全部为归侨)。成立以来,乡党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政治过硬的少数民族村干部队伍。在村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村干部的比例接近80%。近年来,该乡还通过七星顶生态旅游项目、十万山瑶寨项目建设,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致富……

这里仅摘取各级各部门在这方面工作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奉献给读者,让人们从中领略到各方合力弹奏出的一曲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动美乐章!

诗曰:

唤起豪情千万丈,八仙过海谱雄章。

浪花数朵初心映,曲曲长歌志未央。



精准扶持 固本培元花更艳

我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大乡村水、电、路、网、讯、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全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95%,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超92%,自来水普及率达95%。少数民族聚居区实现一户一厕。市里还将下达的中央第一批资金和自治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80.6万元,投入到江平镇𬇕尾村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道路硬化项目达22个,解决了22652名群众行路难问题,有效地满足了基层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以港口、防城两个城区为例,他们在围绕强基固本、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方面的工作亮点纷呈,各具特色。

企沙渔港经济区渔港景色美如画。

港口区有壮、瑶、京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0.42%。近年来,港口区委、区政府以“建设广西一流经济强区”为强大动能,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方面,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是全力以赴推动钢铁、铜镍、新能源及其延伸产业链等临海工业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各民族群众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企沙渔港经济区、大龙二级渔港、红树林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推动了港口区现代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并打造了红沙万亩蚝排、山新红衣花生等,成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村产业拳头产品。三是充分利用538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不断完善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便民服务等项目,增进民生福祉,努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港口区企沙镇红沙村养殖户喜获大蚝丰收。

防城区结合 “海边山”不同区域需求,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优势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工程的投入,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及金花茶、肉桂八角种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仅3年来,该区就硬化村屯道路143条238.8公里,实现146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4个,解决1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民生支出年均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70%,让同一区域的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有诗赞道:

固本培元强体魄,壮乡瑶寨写新篇。

民生改善举杯庆,齐颂党恩唱万年。



文化融合 彰显多彩民族魂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市大力推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着力彰显和打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灵魂。

我市制定出台了广西设区市首部民族文化保护专项法规——《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护条例》,切实加强京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打造京族文化品牌。先后建成京族博物馆、京族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京族哈节、京族独弦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鱼露、京族服饰、京族民歌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区率先完成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江平镇巫头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京族哈节等文旅节庆活动已成为我市靓丽的文化名片。

东兴市围绕特有少数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京族三岛,该市将京族文化元素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结合,充分利用京族博物馆、京族哈亭、京族字喃文化研究与传承中心等文化场所展示京族文化,组织京族群众以唱哈和唱山歌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民族政策,强化京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京族群众在迎接节日。(资料图)

“三月三歌节”也成为全市多元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壮、汉、京、瑶同时开展活动,相融互动。如:壮族的各种比赛,汉族、京族、瑶族都有队伍参赛;京族的“京族服饰秀”活动,壮族、汉族、瑶族也组队前来表演……京族独弦琴、壮族天琴、打陀螺、采茶戏、疍家歌舞、民族服饰等,各民族都在展示独具特色的风采。

京族独弦琴表演。(资料图)

港口区以“壮族三月三”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海节”等节庆为契机,每年均组织、引导举办各类民族节日活动,大力打造“欢乐海洋”群众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品牌,并指导基层文艺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民族歌舞文化节目,开展歌唱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的群众性“山歌会”等,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大放异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各族人民增进了文化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

上思县坚持把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根”和“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该县利用一年一度壮族“三月三”和上思“窝坡”歌圩,展示上思“磨福”“舞鹿”等非遗文化,开展竹竿舞、高杆绣球、背篓绣球、踩高跷等一系列传统体育项目,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近年来,该县还相继推出了《香糯香》《甜蜜时节》《祭·丰收》以及壮话山歌剧《守护大山》等一批反映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和改革发展的优秀民族文艺作品,均在参加自治区的演出中荣获二等奖、银奖。

上思县民族中学瑶、壮族学生一起跳竹竿舞。(资料图)

防城区着重加强对“大板瑶服饰”“大板瑶刺绣技艺”“瑶族阿宝节”“壮族天琴艺术”和“峒中壮族天琴砧板陀螺技艺”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充分挖掘防城区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同时,加强同越南的对外文化体育交流,积极实施“国门睦邻文化工程”,打造中越边境村民文化交流、睦邻友好的典范……

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师生手拉手共跳瑶族竹竿舞。(资料图)

诗曰:

文化多姿放异彩,交流融合舞翩跹。

同追鹤梦朝前迈,齐护国魂心手牵。



从小抓起 校园盛开民族花

民族团结教育从校园抓起,是我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靓丽特色。

上思县民族中学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以民族团结知识“进校园、进课堂”为抓手,紧扣“课堂教育、主题活动、文化熏陶”三大载体,开设壮汉双语文课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办瑶族女生班、民族励志班,落实少数民族群众教育保障工作,提高上思县瑶族地区的人口素质与就业率。该县叫安镇中心小学还把当地传统民族风俗——舞鹿文化搬进校园,并开设舞鹿文化传承活动室,每周邀请当地舞鹿艺人进校教学。课余,还开设了文化传承课程,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教授民族音乐、舞蹈和体育课目……

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学生共唱民族歌曲。(资料图)

市理工职业学校建校9年来,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中,经常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报告会,进行民族政策、理论辅导,普及民族知识。同时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从课堂读本资料中认识各民族生活风俗、民族独特的文化;利用校园广播、展板、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举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手抄报展评,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橱窗专栏,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对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有诗为证:喜看校园春烂漫,童心浇灌民族花。课堂教育常滋润,华夏九州共一家。




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通讯员| 韦振前
编辑| 程依冬
校对| 覃银华
审核| 丁   蕾
值班编委| 韦   佐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  精彩推荐  —————————

● 【防城港】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边疆常开长盛

● 【防城港】党建引领 建设幸福港湾

 黄江强调: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 【防城港】扎根乡村20余载,村医夫妇用爱书写医者仁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