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评论】“广西式军训”走红的内核是强军爱国梦
近期,“广西式军训”凭借硬核的军训内容在网上“火”出了圈。在各大广西高校军训场景中,不仅能看到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还能看到装甲车、迫击炮等硬核战备出现在军训现场的大场面。军训年年有、各地都有,凭什么广西的军训就特别引人瞩目,屡屡“火”出圈呢?这或许是因为,硬核的“广西式军训”,契合了人们心中强军梦与爱国梦的心理投射。
与一般人印象中喊口号、站军姿的军训不同,“广西式军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战精神,真枪打靶、实弹演习,点燃青春热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传统,让“狼兵文化”成为广西人独有的文化血性。为祖国守好南大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造就了以实战精神为核心的“广西式军训”特色。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广西式军训”用硬核军训点燃了青年学子心中的爱国热情,让强军梦与青春之梦碰撞出绚丽火花。
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就是军训。然而,接近1个月的军训让一些学生叫苦连天,有的人装病逃避军训。更有甚者,近期华中师范大学某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引用“伪诗经”,以谐音讽刺谩骂,发泄心中对军训的不满,其中脏话,令人瞠目。《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伪造套用《诗经》出口成“脏”,不觉有文采,只让人认识到其素质之低下。以这名学生为代表的少数人,与上述在泥水匍匐前进、在炮弹声中奋勇当先的广西军训学子,恰成鲜明对比。
军训通过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先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来说,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军训帮助个人更快进入角色,适应集体生活,在团队中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锻造不怕挫折的坚强毅力。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军训都不是“没有必要的吃苦教育”。
追溯军训的历史沿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军训的意义和必要性。清末民初,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全国上下都意识到“强军尚武”的重要性。为了救国救民,爱国志士呼吁“祛文弱、振国势、扬国威”,当局颁布法规,把尚武教育列入教育宗旨,规定学校军训要实施3个月,后来一度延长至两年时间,每周不间断军训。学史可以明理,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会受欺,不到一个月的军训都喊苦喊累,又何谈振兴中华?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青年是时代的先锋队、主力军和红旗手,军训这锻炼身心的“开学第一课”,也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珍贵体验。当然,除了常规的队列训练以外,也该加强实战演练,让实弹打靶、野外拉练等传统军训项目回归校园,让军训课更好地起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作用。网友对“广西式军训”的激赏启发我们,强化实战精神,能让强军理念更好地融入课堂教育中,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心中的爱国热血,让其更深刻地理解国防教育的内涵,树立起以学报国的远大理想,在建功立业中擦亮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