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辉煌三十年 奋进新征程】仓廪实而民安心 农业强则百业兴

入秋,站在防城区茅岭镇岽军村盐碱地海水稻田边,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扑鼻。稻田里,村民正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碎秆……稻穗在收割机的转动下,瞬间“变身”金灿灿的谷粒。田埂上,几名村民正拿着编织袋忙着将收割的稻谷打包、装车,运往合作社进行烘干。2019年海水稻在岽军村试种首获成功,平均亩产湿谷达360公斤,每亩产值约1800元。目前,我市以海水稻为主的盐碱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000多亩。

从一片抛荒的盐碱地变成海水稻种植基地,再到打响“茅岭海红米”特色品牌,海水稻产业奇迹般地成长,只是我市建市30年来农业巨变的一个缩影。

       防城区茅岭镇岽军村盐碱地海水稻田。(资料图)

30年来,我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最朴素的解决温饱目标开始,围绕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海边山”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着力做好“海”文章、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防城港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为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93年到2022年,我市农业产值由4.54亿元增长到53.95亿元;渔业养殖产值由1.64亿元增长到83.53亿元;畜牧业养殖产值由1.6亿元增长到19.46亿元。2022年,全市已建成甘蔗种植60万亩、海水养殖16万亩、肉桂种植74万亩、八角种植72万亩、金花茶种植6万亩、中药材种植3万亩、上思香糯种植2万亩、“红姑娘”红薯种植2万亩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全国肉桂八角之乡、金花茶之乡之美誉……

东兴“红姑娘”红薯迎来丰收。(资料图)

30年来,我市打破单一农业经营结构,紧紧围绕各地农业特色资源禀赋,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以特色换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种养结构、产业结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等特色农产品。“农潮田心”火龙果、“思甜源野”大米、“臻金树”金花茶、“防港”白砂糖、“九龙桂”山茶油、“思上果”沃柑等11个产品获评广西农业产品品牌,上思香糯、防城火龙果、防城金花茶、东兴红姑娘、十万山牛大力等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防城港金鲳鱼、防城港泥丁、东兴海鸭蛋、防城肉桂、防城八角、东兴红姑娘、上思香糯、防城金花茶、十万山牛大力9种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火龙果、莲雾、香糯、糯玉米和红衣花生5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富硒农产品,上思香糯、防城金花茶、东兴“红姑娘”红薯获评广西农业区域公用品牌,5个农业企业获评品牌企业、11个农产品获评品牌产品、52个农产品获评“三品一标”绿色优质农产品。

漫山遍野整齐种植的火龙果树。(资料图)

30年来,我市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与龙头企业关联的板块基地,使基地真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我市新认定了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家。同时,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好10万亩“双高”基地、1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5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完成了60万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做大做强特色小杂粮红薯、糯玉米生产,实现了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8.8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7.89万吨。

建市30年来,我市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建立产业核心示范区以及农业机械装备提升工程。不仅如此,我市还加强了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022年,我市引进建设水稻、玉米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7个;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训师资、高素质农民、农村党员4292人次;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培训4125人次;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机化生产服务60多人次。2022年,我市完成早稻种植面积13.71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0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24.47亩,全市投入农业生产的农机具30563台。

我市聚力保障畜牧稳产保供,先后引进广西园丰牧业集团、广西农垦集团等大型生猪养殖集团落户建场,陆续引进种猪一万多头,规模养殖场达到128个。其中,设计养殖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到20个。以打造“高山水牛产业”“上思种牛大县”为重点,建成广西区内单体进口能力最大的进口牛隔离养殖场——广西雄特牧业有限公司进口牛隔离养殖场,年进口能力达到6万头,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繁育基地、皇氏集团中巴奶水牛繁育牧场、上思牛产业园、青牛益农综合养殖体、中馨海阔5万头肉牛养殖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建设。广西富凤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利源养殖集团等大型养禽企业在我市多点建设,采用“大集团+养殖户+企业担保贷款建场+养殖保价回收”的方式陆续出栏销售。2022年,全市猪牛羊等肉类产量达到5.6万吨,产量增速达到5.1%。

上思县王氏肉牛养殖场黄牛满栏。(资料图)

202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8.34万吨,同比增长4.47%。我市高效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企沙渔港经济区5个工程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大龙二级渔港(一期)、进港航道、渔业码头改造、锚泊区疏浚等4项工程将于2023年竣工,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我市积极助推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在2017年、2018年、2021年、2023年分别举办了渔业生态修复增殖放流工作,将黑鲷、黄鳍鲷、花鲈、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鲎、青石斑鱼、紫红笛鲷等8个水生生物品种约2亿尾苗种放入海中。

我市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正在建设上思县在妙镇蔬菜基地300亩、东兴市蔬菜基地200亩。同时,扩大沃柑、茂谷柑、红香橙等优良品种种植,重点发展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如黄晶果、孟尖、凤梨等,逐步改善品种结构,产量增长较快。2022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40.81万吨,同比增长5%;水果产量达到14.71万吨,同比增长10%。

如今,昔日的边陲小城防城港市已发展为民富边兴的幸福之城。经过30年的发展,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2014年在广西率先突破1万美元,2022年达到9.15万元,高于全区(5.22万元)、全国(8.57万元)水平;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5万元和2万元,分别增长8倍和21.7倍。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韦荣合
编辑| 覃银华
校对| 廖雪杏
审核| 时   楠
值班编委| 文丽红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辉煌三十年 奋进新征程】奏响新时代新征程的铿锵之音

● 黄江率队调研边境口岸对外开放、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

● 【北部湾评论】管好人,才能避免狗咬人的悲剧再次发生

● 【辉煌三十年 奋进新征程】科技助力经济社会大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