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阅”海岸线】从红沙村到山心沙岛:春到渔村美如画

3月26日,晨雾渐散,记者一行沿着海岸线来到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海风拂过耳际,空气里满是大海的清凉,站在红沙村码头,进入无人机镜头的是海碧天青,木麻黄郁郁葱葱,海面上蚝排星罗棋布,偶尔几只白鹭贴着水面翩跹而过,不时有游客到码头来买大蚝,好一幅美丽的渔村春景图。

绿植覆盖的山心沙岛生机盎然。

山心沙岛上的候鸟群。

红沙村三面环海,曾因白鹭而闻名。红沙渔鹭园是防城港市广为人知的5个白鹭聚集点之一,鹭鸟品种最多、数量最多、聚集密度最大、白鹭停留时间最长、观赏距离最近,是一个人鸟共居、和谐相处的好地方。红沙村是广西沿海主要的大蚝养殖基地之一,是远近闻名的“大蚝村”,这里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靠养蚝致富,村里的蚝排面积已经达到了1万亩。从高空俯瞰,万亩蚝排随碧海微波摇摆,蔚为壮观,呈现出防城港市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串串大蚝,承载着红沙人的希望。红沙大蚝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既是乡村振兴的示范,也是红沙村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充满神秘色彩的火山岛和绝美的彩石滩,更是大自然对红沙村的美好馈赠。

簕山古渔村全貌。

簕山大潮。

继续向南前行8.8公里左右,记者一行来到光坡镇沙螺寮村。阳光下,沙螺寮万亩浅海养殖基地一片金黄,宽阔的海滩,是文蛤、沙虫原生态产地。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当地致富带头人和产业能手作用,开发建设文蛤养殖、沙虫采挖基地6000多亩,开挖虾塘400多亩,带动村里人人会挖沙虫、家家都养文蛤,全村浅海采挖、养殖年产值超4000万元。浅海养殖基地的建立,也进一步丰富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吸引了数万候鸟前来觅食,这里已成为候鸟的天然“大食堂”。

神秘的火山岛。

记者一行走进企沙镇簕山古渔村,古宅、村堡、车辕树、海上红树、观潮广场、云海亭尽收眼底,面朝大海,翠屏如画,宁静秀美。簕山古渔村游客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簕山古渔村的“观潮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潮观海,2023年“观潮节”当天,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2023年该村共计接待游客约56万人次。据了解,簕山古渔村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广西现存较为完整的古渔村之一。2011年,簕山古渔村“观潮节”荣获“中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节”称号,2022年,该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沙螺寮万亩浅海养殖基地一片金黄。

沿着海堤行至企沙镇山心沙岛,这是一座岛体面积仅60多亩的小岛,却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岛上的木麻黄、剑麻、草海桐等植物郁郁葱葱,成为涨潮时水鸟的落脚点、庇护所和过夜的最佳地点。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了白鹭、苍鹭、普通翠鸟、黑翅长脚鹬等鸟类长居于此,更是候鸟在东亚—澳大利亚及内陆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停歇点和栖息地。每年的10月开始,包括勺嘴鹬、小青脚鹬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几十种候鸟都会陆续登岛报到,来这里旅居一个温馨的冬季。

红沙海域万亩蚝排星罗棋布。

“守住生态就是守住未来。”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途中, 防城港人不断上演着守住“生态美”带来“百姓富”的故事。

报纸版面截图。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罗 盛  陆飞伶  向 阳
编辑| 莫海瑞
校对| 廖雪杏
审核| 黄虹源
值班主任| 时  楠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 防城港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谭丕创深入东兴市和防城区调研

● 【防城港】城区公交“换新颜” 市民搭乘笑开颜

● 【防城港】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