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分钟带你读懂医联体和医共体区别

Panabit Panabit
2024-08-06

我最近突然发现,知乎是个好东西,以前有问题问“度娘”的习惯,渐渐变成有问题问“知乎”凡是不清楚的问题习惯“知乎”一下,希望“知乎”能给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上半年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医疗行业,有几个常见的名词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只不过很久我都没有搞清楚啥意思,其中最难明白的就是究竟什么是医联体?什么是医共体?。于是,我在知乎遇到了以下一幕。

这是我从知乎上看到的一条关于医联体和医共体区别的话题咨询,一开始忍不住笑了好久,但是仔细想想,还确实有点意思。可见,即便在医联体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三级医院已经全覆盖了,还是有很多人对医联体和医共体没有清晰地认识。原本我是自卑的,感觉自己不学无术,后来带着行业普遍存在的困惑,直到我看了在医联体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的采访,突然间意识到原来这件事与我的智商无关。

“关于医疗联合体,是我在医院管理研究院负责的一门课程,第一年我也没讲明白,但现在讲五年了,讲着讲着也就明白了”杨教授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医共体功能定位:“共”的是健康  

医共体主要强调“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见疾病预防,通过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让疾病远离居民。

医共体常常是紧密的,因为它往往基于一定的背景和要达到一定目标,有了背景,这时候医共体作为一个组织把人财物资源信息整合起来,去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医共体的背景是什么呢?杨教授表示“社会背景是这样,我们已经进入大家愿意投资健康的时期,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其实吃饭穿衣早就解决了,这时候就想买健康了”,正因如此,医共体作为一个组织,把要去把人财物各种资源整合,来达到提高居民健康指标这一终极目标。

所以说医共体是紧密的,如果某一个患者的健康档案锁在一个医院里,县里的医院谁都不能用,这就达不到目标,所以需要整合区域资源。同时,医共体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有明确的区域性;第二是以全体居民健康为目标;第三是整合性,在这个区域里围绕着健康的目标,对所有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

医共体的经典模式,有深圳的罗湖模式,也有后起之秀浙江的德清模式,二者都是以区域中居民的健康为目标,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杠杆,探索出的不同模式。德清县卫健局局长马建根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虽然他是心外的医生,他并不希望人们都天天堆在医院等着做手术,他希望人们从血压开始管理,到了年龄都健健康康的,不要有那么多人生病。这就是医共体的内涵建设。


医联体功能定位:“联”的是病

医共体“共”的是健康,医联体“联”的是什么?杨教授强调:医联体“联”的是病,重大的疾病,也就是说基层解决不了的病要找大医院解决,最后解决不了的危症找专家,做的事情是把一个病联起来。

如果说医共体是扁平到家,那么医联体就是立体到位,所谓立体到位是找专家、找到能治的地方。因为一个病要大家联合起来去治,这时候就不能过分强调紧密,一紧密大医院就把门诊量吸上来了,最后一虹吸,人财物全上去了,医疗资源又倒置了。

不得不说,近年,各地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中,确实出现了大医院利用医联体建设跑马圈地的现象,这样就会出现大医院不断扩张,而每设立一张病床,它后面需要配备人才,因多少资源跟多少张床做什么手术,都有一个严格的匹配,所以这个时候,大医院跑马圈地后,就要盖楼房,接着做各种大小手术,患者多了再接着增加病床,就这样大医院进入了一个无限扩充的循环中。无形中会加大国家医保的支出,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患者对医疗服务也没有获得感。

所以,杨教授认为,医联体“联”的是病,而且是疑难重症,对于常见病一定要留在基层,在医共体内解决。


医联体、医共体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通过三甲大医院与当地医院、基层社区开设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专家下沉带教、地方医护人员输送进修,充分运用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影像等,在当地医院就可看片、会诊,患者不用出远门就可看疑难杂症。但是目前的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依旧存在着很多客观问题,如下图所示:


医疗SD-WAN解决方案  

稳定的SD-WAN隧道

保证三甲医院和区域内所有二甲医院、社区医院等互联互通,是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的基础。派网具有自主研发的广域网加速隧道协议iWAN,专为医联体、医共体互联互通设计。iWAN对比传统VPN有如下优势:

精准的应用切片加分流

藉由互联网模式助力,Panabit拥有业内最庞大的测试队伍和最全面的测试环境,其精准的业务分流能力,让远程诊疗、远程手术、远程影像等医疗信息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SD-WAN业务质量监测

在医疗SD-WAN业务的运营中,最重要的是对医联体、医共体关键应用的端到端监控和管理维护。传统网络对于应用层的感知能力缺失,导致出了问题无法定位、无法溯源,部门相互扯皮,更无法处理问题。


SD-WAN应用场景  

医联体或医共体网络互联互通

不论是以城市医疗为核心的医联体,还是以农村医疗为核心的医共体,在网络建设初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互联互通,但是鉴于运营商在专线建设时不允许跨网组建,因此给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建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为解决此问题,派往专为其打造的 SD-WAN 隧道技术,完美互联互通问题。

方案优势

医共体云数据关键业务保障

云平台可为医院提供海量医疗影像存储、医疗数据备份等云计算基础服务,以及智能疾病防控、影像质控、医疗影像筛查和辅助诊断、家庭医生等智能医疗行业应用的端到端智能医疗云服务。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云服务之间并不是完全互联互通,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存在弊端,面对如此海量的数据,一旦某云出现问题,都会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派网推出了新的医疗混合云组网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派网医共体混合云组网方案拓扑图

方案优势

医联体视频会议系统加速

为推进互联网+时代医共体建设,很多省份开始建设视频会议系统项目,用于覆盖区域内各医院、各科室,实现数字电视、信息发布、远程会诊、监控融合、手术示教、视频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医共体统一平台。

造成医共体视频会议服务卡顿,主要原因有多个:

  • 各分支医院到总部医院的网络带宽受限;

  • 专线内存在有其它异常应用,抢占视频会议等关键业务的带宽;

  • 网络安全设备过多导致数据包头过载,大包掉包。

因此,解决视频会议系统卡顿,实现关键业务加速,迫在眉睫。

实现视频会议加速有两种不同的场景,如下图所示:



更多精彩:

超低成本多分支互联与宽带切片技术来了

SD-WAN下半场,5G上半场

无线AP软件化时代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购买链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anabit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