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山乡党旗红——平塘县者密镇平河村探索“四化十二制”村民自治模式党建引领发展纪实

2018-03-19 微微黔南 微微黔南



平塘县者密镇平河村

         平河村位于平塘县者密镇西北部,是全国较少民族毛南族聚居村,现有毛南族3433人,党员63人。平塘县“天眼耀平塘·旅游助脱贫”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17年10月25日在平河村召开。曾荣获“黔南十大最美村寨”命名。辖区内有风景优美的六硐大坝风光,《鹧鸪天·六硐田园》这样描述六硐大坝风光“二月田园春化妆,容颜主色是金黄。一江翡翠镶原野,四面群山裱画廊。村户净,菜花香。满街红瓦白云墙。好车喜住农家院,绿水青山连小康。” 

六硐田园风光 (岑龙武 摄)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六硐大坝·花园农家”乡村旅游的风生水起,群众利益格局日趋多元,矛盾纠纷不断发生,2017年,平河村党支部被列为后进村党组织。随后对前任支书进行了免职。新任支书到任后,着力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并按照《平塘县村民自治改革实施方案》,着眼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改革,促进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创和谐、户户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探索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新路子,唱响了毛南山乡党旗正红新乐章。


自治组织建设多元化

“党组织+事管委”。平河村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村民自治的全过程,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探索推进“党组织+事管委”的自治模式,村支“两委”带头在思想上发动、组织上引领、方向上把关,根据重点工作需要,指导成立平河村景区事务管理委员会、治丧事务管委会、环境整治管委会等5个“事管委”。在“事管委”中成立党小组,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政策知识,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并将群众的关注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结合起来,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采取“群众推荐、群众签字认可”的方式,在熟悉群众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有识青年、寨老等人群中推选事管委主任1人,推选事管委委员2-3人。事管委聚焦村级建设项目、惠农政策落实、矛盾纠纷调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要事项,赋予其参与村级事务权力,既实现了村组社会管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目标,也填补了农村治理的“管理真空”,使他们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中凝聚和引导群众,树立形象、提高威信。


自治组织运行规范化

“事管委+自治会”。在“事管委”管理下,紧扣“花园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和毛南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探索和回应“如何满足群众需求”、 “如何实现毛南群众率先脱贫奔康”等问题,积极引导和孵化孝联会、组务监督会、环境整治会等自治会,如“六硐景区事务管委会”,下设烧烤自治会、卫生自治会、安全保护自治会;治丧事务管委会下设有酒席自治会等自治组织;环境整治管委会,由相邻多户联合自发成立自治会,各自治会负责成员户的卫生环境监督,对事管委负责。赋予事管委、自治组织参与村级重大决策权、惠民政策落实权,矛盾纠纷化解权、征地拆迁调解权,形成在党支部的引领、“事管委”主导下,多个自治会多元参与的网格化村级自治管理体系,激发各层面、各行业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广大群众对村级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平河村村民刘小军感慨:“以前群众门前脏乱差,喝酒闹事、邻里吵架等情况,是常事。自治会成立以来,垃圾不再乱丢乱扔,喝酒的少了,村民变勤劳了,邻里变和谐了”。

六硐获黔南十大最美村寨称号


组规民约公认化

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充分尊重毛南族群众风俗习惯和意愿,制定《村规民约》同时,由事管委结合各组民俗民风、产业发展等不同情况,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在《村规民约》基础上,研究制定《组规民约》。《村规民约》和《组规民约》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下,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进行签字确认,全村户主全部签字认可后组织实施,全村上下营造了“我签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我遵守”的诚信共识。建立说理、批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处理制度,对违反《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的,采取“一说理二批评三处罚”的“三步法”来制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群众不良风气和行为。

制度规范+星级评比。按照“有位、有责、有为”的工作要求,建立事管委或自治会履职承诺、会议制度、参与村级事务等制度,根据不同的需求,明确工作职责。以协同共治为抓手,确保事管委、自治会开展工作有动力、有目标、有抓手。建立事管委或自治会星级评比制度,实行星级化管理,在事管委或自治会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事管委、自治会星级评比基础上,对党员户、群众也实行星级评比,激发贫困户干事创业热情。目前,全村共评选出五星级党员户15户,四星级党员户13户,三星级党员户10户;好媳妇3人;好公婆6人;道德家庭5户。在游客接待,餐饮服务方面,由事管委统一管理和调配,并对景区内餐饮店,建立投诉机制,实行星级管理,对被评为“三星级”以下的,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游客游得舒心,吃得放心。目前,全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17万元,全村通组公路硬化率达100%,全面小康程度达97.9%。

民主表决


利益链接全民化

村务管理+生产发展。充分发挥事管委、自治会在社会资源、外界联络等方面的穿针引线作用,以及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积极协助村支“两委”积极投身村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中,紧扣打造农旅融合的“花园农家”,建立全村群众参与的利益链接机制,整合六硐大坝土地、项目等经营要素,采取“党支部+企业+群众”、“党支部+企业+事管委+群众”等方式,将六硐大坝3000余亩良田进行流转,打造六硐大坝3000亩油菜花观赏基地,推动当地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增收致富。并在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烧烤园,采取“党支部+贫困户”的方式,将景区收入的30%平均分到贫困户;同时,将周边200户贫困户就近安排在六硐景区务工,重点从事景区环卫、烧烤设施维护、烧烤架收费等工作

村干给群众讲解政策



健全制度谱新篇


强化党的领导,构建全覆盖的自治体系。始终坚持强化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通过制度设计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以及创新设置“事管委”、“自治会”等自治组织,为收集社情民意,反应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和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化、常态化渠道,扩大和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填补了联系服务群众的真空地带,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最后一步路”的问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显著提升。平河村党支部书记石玉立说:“未实施村民自治之前,村级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不主动、不参加,党员到会率达不到25%。通过实施村民自治以来,除卧床的老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不能参加外,每次开会的到会率均能达到90%以上。”


加大资源要素整合,推动粗放式、单线式向网格化、精细化转变。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事管委为主导、自治会为纽带网格化服务体系,延伸党员群众的服务触角,补充和延伸了村级组织服务链,破解了农村自然寨、村民小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党支部+事管委+自治会”平台的搭建,扩大村组自治的主体,小到红白喜事、矛盾调解,大到集体资产资金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凡是涉及村民权益的事项,大家都“商量着办”,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村民自治积极性,也为村组公共事务集思广益,使村组的决议更加科学、更有成效。


增强了规矩意识,构建共商共治的工作氛围。实施村民自治,经过一年的坚持后固化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遵循,推动村级由过去行政命令的管理转变为村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共商共治。事管委、自治会积极参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逐步在村“两委”和群众之间,组建了一支中坚“调和”力量,搭建了在村“两委”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村民规矩意识、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彻底扭转了以往的“惹了六硐人,年都过不成”的不良民风,促进了乡风文明,形成了“人人争做平河形象”良好社会氛围。去年来,全村实现从信访乱村到“零上访”、“零纠纷”的历史性突破。在河头组农民文化广场修建中,广大群众自发组织,无偿将土地流转2亩,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景区游客满意率达95%。“以前一年都难得召开一次的村民会议,召开会议就是吵、闹,现在基本上半个月要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群众会议有时晚晚召开,开会不再是你争我吵,大家都很遵守会议纪律,发言必须举手,没有得到会议主持允许,是不能讲话的”,平河村河头组孝联会主任石如才说。


彰显了担当意识,干部群众精气神全面提振。通过村民自治,党员和村干部干事创业“有标准、易监督、可检验”,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干在前,守土有责、担当尽责、敢于碰硬,提振了精气神,增强了执行力。平河村村委会主任石成说:“通过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村域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劲头,村民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从以前的‘坐井观天’到如今的‘跳起摸高’的思想转变,主动找村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兴办公益事业,村庄公共项目也更容易实施。”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后实施了“六硐大坝·花园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六硐河河道治理等重大项目。引进了平塘县天地人合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方式,流转土地种植蔬菜1000余亩,建成农民文化活动场所3个。村民刘芬乐呵呵说道:“以前大家闲谈都是围绕家里长家里短讨论,时不时就会产生矛盾,实施村民自治后,大家都是围绕如何把村里的产业发展好进行讨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者密镇党委书记田景安表示,结合村民自治深入推进,下一步平河村将着力打造“农业综合示范体”,探索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作者:曾应 詹孝伟

■编辑:保超燕

■编审:邹骐聪

黔南热线综合整理

他们都在看


1、【黔南热线微讲堂】黔南热线的价值与远景——超级个体篇

2、厉害了!“中国天眼”已发现11颗新脉冲星

3、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微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