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温古训,唤起你我的家乡记忆~7月1日至8月29日CETV1每天18:00 《记住乡愁》
一起重温古训,唤起你我的家乡记忆~
7月1日至8月29日CETV1每天18:00 《记住乡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0972g4k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部分村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乡村的景象却日渐凋敝,尤其是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许多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传统文化热潮中的乡愁超越了家乡的一棵树、一条河,而具有了诸如家风或者美食这样的文化外在,乡愁便生了根,长出了灵魂。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仍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节目宗旨,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要拍摄对象,共选取了60个中国传统村落里的相关故事,采用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展现古老智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真实再现了当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拼搏奋发、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讲述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
这些沉淀深厚的家族历史、祖训族约、民间风俗,延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纪录片中真实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彰显出素朴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时代价值。
在《记住乡愁》中,有自强不息、靠双手打造出路的河南省郭亮村、福建省南岩村、福建省青礁村;有清正廉洁、忠义传家的福建省廉村、江西省吉安村、安徽省许村;有友好互助、邻里和睦的浙江省三门源村、广西省高定村、云南省芒景村;有常怀感恩之心、民族团结的西藏吞达村、宁夏单家集村、云南省勐景来村;有珍爱自然、和谐共生的贵州省占里村、广西省门头村、海南省草堂村等;有仁爱孝德、诚信勤俭的湖北省大余湾村、江西省汪口村、河北省西古堡村;有崇文重教、尚学育人的广西省金圭塘村、福建省洪坑村、河南省张店村等等。
节目通过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唤起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把一份份对家乡的乡愁升华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共同情感。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一集郭亮村—自强不息
有一座古朴清秀的小山村,一群被称为“现代愚公”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据辉县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在此驻扎,村庄因此得名“郭亮村”,大批郭亮村先人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这些人在险峻的绝壁边缘,用一块块石头、一张张石板建起了100多座独具风格的太行石屋,成为奇特的“崖上人家”,郭亮村也被称为“绝壁上的村庄”。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廉村—清正廉洁
廉村,原名石矶津,公园502年,为了躲避战乱,南朝光禄大夫薛贺带领族人迁居此地。廉村的“廉”,是唐肃宗感念薛令之的清白自洁而赐名得来。由此,廉村人以“廉”为荣,恪守“廉洁自律”的祖训,人才辈出。廉村古朴中透着活力,崇廉倡廉,传承千百年。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三集吞达村—常怀感恩之心
“吞达”在藏语里指“吉祥之地”,吞达村一个静谧的小村庄,坐落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1300年前,吞达村祖先游牧至此,见山朗水清便定居下来,如今村庄有200多户人家,村民每天早上在古老的木桶上系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表示带上了一份纯净的心意,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天的生活由此展开。吞达村村民怀着对天地自然、先祖恩泽、乡邻温情的感恩之心守护着自己平静美好的生活。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四集三门源村—睦乡邻
浙江龙游“饭甑山”下,三门源村。山上清泉飞流而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滋养着两岸的人家。北宋时期,叶氏祖先为躲避战乱迁居此地,翁氏家族在南迁途中,见叶家待客谦和有礼,便定居在白虎山旁。从此,叶翁两家和睦相处千年。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五集勐景来村—温和处世
勐景来村坐落在江边的平坝上,水气弥漫,人们要到中午才能见到太阳。这里人与自然平等相处,邻里之间平和相待,夫妻之间平静相守,溪水与江河滋润着秀美的家园,温柔地流淌在傣家人的血液里。勐景来村秉承着温和处事的生活态度,将沿袭了千年的传统世代相传。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六集南岩村—知难而进
福建安溪的南岩村,被称为“铁观音之乡”,村民大都姓王。唐代末年,王姓先祖王审知带领族人自中原南迁到福建,五代十国时建立闽国,被称为“开闽圣王”。福建闽南地区山高林立,土地稀少,王氏先祖并不放弃,而是开山种茶,繁衍生息。在南岩村看来,吃苦耐劳,敢于拼搏是立足这片山林的根本。这也成为王氏家族教导子孙的处事原则和行为规范。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七集罗凤村—以诚为美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秀美村庄叫罗凤村,罗凤江历史悠久,古朴清幽,静谧安详,这个村还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名字叫“诚信村”。名字的由来源于这里一种独特的贸易习俗。这里的村民都有自己的菜园子,他们都会把菜地里吃不完的青菜拿到集市上出售,来到集市的固定树下,就会把菜篮子、小竹篓和价格挂在树上,之后人就会离开,人们买完菜之后就会把钱放在竹篓子里,“诚信村”之名由此而来。罗凤村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习俗在光阴的流转中一代代延续着,生生不息。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八集单家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据《平凉府志》记载,单家集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单姓回族在明代迁居至此,得名“单家集”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一处驿站,清代初期形成商业集市,民国时期发展为静宁县第一重镇。98%的村民都是回族,村里的大清真寺彰显着伊斯兰特色。回汉之间的经济友好往来,促进了生活各个方面的融洽团结。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九集大余湾村—节俭有余
大余湾村位于木兰山脚下,大余湾至今保留明清时代石砌宅子数十幢,村民们依旧过着质朴平静的生活。大余湾村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山,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十集和顺—德智并育
明朝洪武年间,四川、湖南、江苏、江西等地的将士来到和顺屯军戍边,安家落户的同时,也带来了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的中原文化。几百年来,逐渐在这个乡村孕育出超前的教育思想。文化浸润乡土,教育泽被后世。400多年前,村民开始“走夷方”,去缅甸、印度等国闯荡。
大家都在看
▶铁嘴梁宏达讲述国足辉煌历史和坎坷之路,我们能复制“冰岛模式”吗?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史演义》周一至周五20:00为您精彩讲述!
▶宋美龄,40岁患癌,却在美国活到了106岁,据说因为她一生最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