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革命势在必行,只差东风

2017-06-17 安庆仁 察网

摘 要

在当今中国崇洋媚外的群体中,八十年代入学的那批大学生最为卖力,如今活跃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著名公知汉奸,基本都是这拨人。他们吃里扒外,端着共产党的饭碗去砸共产党的锅,而且理直气壮大言不惭。更可恨的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家伙,恩将仇报不惧遭天报,恶毒攻击开国领袖毛泽东,为地主资本家阶级歌功颂德。这些人枪毙一百次都不够。


最好的教育,不是培养出几个文豪、大师、思想家,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能够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让国家有凝聚力,政府有号召力,国民有生产力,官员有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军队有战斗力、攻击力和杀伤力,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老年人能发挥楷模和引领作用,儿童有远大理想而不是就知道唱歌跳舞王者荣耀。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无一人出自秦国,其它六国几乎用鄙视的眼神看它,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在六国眼里等同于没文化的秦国,最终秋风扫落叶般的灭掉了六国,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一统王朝。鲁国是儒家的故乡,也是个盛产思想和思想家的国度,四书五经的作者除《尚书》外其余都是鲁国人,但鲁国却是六国中最先灭亡的。

从北宋开始中国社会流传两句话,“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经查居然出自北宋宰相赵普之口,难怪北宋连西夏都打不过。后世学者吹捧大宋朝如梦如幻,就从赵普的雷人之语看,的确是如梦如幻呢。对比当时的形势,宋朝跟春秋战国时代的鲁国还真有几分相像,除了打仗不行别的都行。

宋朝也是个盛产思想和思想家的国度,大文豪上千小文豪上万,包括皇帝都是文豪、书法家,科学家也出了很多,并且还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火药。但这一切不但没有催生出强国富民的正能量,反而将这个朝代快速推向灭亡,那些火药不是用在战场上而是变成了娱乐的烟花,东风夜放花千树,那些词章就像麻痹精神的海洛因,沾染了便丧失意志。

与宋朝相比,汉唐该说是酷乏思想和思想家的朝代,汉朝能称之为大文豪的人就两个,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唐朝能称之为大文豪的人也只有两个,韩愈和柳宗元。这两个朝代都不尚贤,李白杜甫愤怒了一辈子,在官场上依旧不得志;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也好不到那里去,司马相如一生中做的最大的管是当了一回中央巡视员,司马迁就别说了吧。

但正是这两个酷乏思想和思想家的朝代,让汉民族体验到了胜利者的滋味,并且直到今天汉民族还引以为荣并深深眷恋。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对比秦国与鲁国的不同结局,对比汉唐与北宋南宋在当时国际上的地位,儒家教育在道家教育面前难道不该脸红?

有人会说,汉武帝不是独尊儒术嘛?不错,史书上的确是这么写的,但真实的情形是,儒家那些高大上的理论,汉武帝就用了一个:君君臣臣,其它那些说教全都让他们滚一边闪着去了。儒家思想歧视女性,但汉朝女人可以休夫,可以自己找婆家,寡妇可以再嫁,情侣可以私奔。说不好听点,汉武帝的母亲就是劈腿嫁给汉武帝的老爸的。

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是典型的法家思想,大一统中央集权,皇帝一言九鼎,彻底废掉各诸侯国,对匈奴则是斩尽杀绝。而儒家认为国家越小越好,最好都跟鲁国一边大,小国寡民君为轻,一切都由知识分子说了算。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从来不曾把读书人放在眼里,司马迁替叛国者喊冤,汉武帝一挥手,阉了。

在儒家的教科书里,知识分子何等尊贵,就算犯了错误都不能打屁股,顶多打打手掌心,而且还不能由衙役和县太爷们打,必须是教育系统的学政官员才行。汉武帝的经济思路也跟儒家不同,儒家推崇奴隶制,鼓励土地兼并,汉武帝是平均地权,严厉打击土地兼并行为。工业方面汉武帝搞了一大堆国有企业。

汉朝国民教育除形式取自儒家其余都不是,教育动机是道家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教育内容取自墨家和兵家,“非教士不得从征”(《汉书“武五子 怜》),翻译过来,没受过军训的孩子不得当兵。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拿起刀枪就能杀敌,拿起锄头就能种田,拿起砖瓦就能盖房子。反观今天的中国教育,每年浩浩荡荡的1000万大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既不会做工也不会务农,遂纷纷跑去做销售,但一个个志大才疏,都以为能当亿万富翁,男孩子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女孩子天上一句地上一句。

唐承汉制,细节上有区别,大方向基本跟汉朝相似。唐代有两个著名的教育家,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儒家修正主义,主张儒法两个都不否定,极端推崇管仲和商鞅,批判墨子又坚持孔墨相用。这其实说明韩愈的教育理念与儒家背道而驰,道理很简单,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如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么你肯定前者否定后者,要么你肯定后者否定前者,不可能两个同时肯定。

因为政治立场上的模棱两可,韩愈左右不讨好一生屡遭贬谪,仕途上没有多大政绩,最大的成就是在教育方面,一生教过的学生有四千多人。韩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师道尊严的教育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第一个明确教师指责的教育家: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对学生盲目的崇拜和迷信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也可以解读成“弟子未必不如师”。

柳宗元则是用儒家理论的皮借壳上市,经他解读后的儒家思想面目全非,事实上他讲的仁与礼跟孔子讲的仁与礼含义是严重对立的,孔子的仁政是要求对士大夫阶层施行仁政,柳宗元说的仁政是指对普通老百姓施行仁政;孔子的礼是指下对上、民对官必须遵从的行为规范,柳宗元则要求上对下,官对民也必须遵从一定的行为规范。柳宗元的观点不啻是对儒家思想的大破坏,正统儒家肯定不能见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普及国民教育的社会,乡村每70到100户人家就设立一所学校,这些学校虽然大多是民办的,但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做为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条件,学校必须按政府的要求教授,使用全国通用教材。除基础性教育外,唐朝还有众多的职业学校,即便按今天的眼光看,这些职业学校也相当的专业。

唐代国民教育水准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唐军所以战斗力强大,跟国民受教育程度高应该说有必然关系。宋朝正好相反,只重视精英子女的教育,不重视普通国民教育,甚至有意规避普通国民教育,因为宋朝皇帝都迷信孔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是所有封建王朝中最低的,这正应了毛主席的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有人不禁要问,契丹和西夏士兵不同样是文盲吗,为什么人家都就能打胜仗呢?不客气的讲,说这话的不是没文化就是孤陋寡闻,最近些年的历史考证发现,契丹人和党项人都非常重视教育,士兵们写的家信水平不逊侵华日军。良好的教育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军人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将士们明白打仗的意义,爱国主义激励着他们勇敢杀敌。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老师问我:教育是为了什么?我说不知道,她揪着我的头发打我嘴巴:“记住了,你个小反革命(家父文革时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教育是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永保红色江山万万年。”十五年前,我成了彻底的革命者,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毛泽东的狂热崇拜者,但她却变成了人老心不老的反革命,她有两个女儿也当老师,价值观如出其母。

面对这个现实,笔者不敢奢望永葆红色江山万万年,但能像汉唐两朝那样保住四百年就知足了,倘或还能开疆拓土,那简直是意外收获。但前提是教育要革命,要有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的革命,至少像我的老师和她两个女儿那样的人该离开教师队伍,只有她(他)们离开,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未来毕业的女大学生,既不会三从四德,也不会发表什么“yindao”声明;男学生既不会《仰望星空》,也不会钻进钱眼儿。

在这里笔者不怕嘴损折阳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就像在污水里养鱼,饲料的主体成分是两样东西,——儒家思想中的糟粕和西方的极端自由主义。除此之外是些有毒的添加剂,那是充斥于西方社会的各种混蛋逻辑: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女权主义等等。尤其是985、211之类的文科院校,就是生产毒品的工厂,女孩子是包装精美的毒品,男孩子是吸食毒品的瘾君子,老师和校长集体贩毒。

按年代给这四十年间毕业的大学生做总结,八十年入学的那批大学生应该说是整体报废,做官的贪赃枉法洪洞县里没好人,当教授的流氓成性,经商的坑骗国家鱼肉人民。

在当今中国崇洋媚外的群体中,八十年代入学的那批大学生最为卖力,如今活跃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著名公知汉奸,基本都是这拨人。他们吃里扒外,端着共产党的饭碗去砸共产党的锅,而且理直气壮大言不惭。更可恨的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家伙,恩将仇报不惧遭天报,恶毒攻击开国领袖毛泽东,为地主资本家阶级歌功颂德。这些人枪毙一百次都不够。

九十年代入学的大学生在代际上属于七零后,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虽然毕业后得到的资源没有八十年入学的那批大学生多,但做为踩着钢丝走过来的天之骄子,依旧深受官方垂青。他们的结局跟八十年入学的那一批大学生大致相似,即便在政府机关混的很惨的也捞了个一官半职。这批大学生和八十年入学的那一批大学生的区别在于,他们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谁能让他捞到实惠他就支持谁。

理性的分析,以共产党的统治能力,如果就这么两代大学生那倒也不足为惧,可怕的是这些人把持着教育资源,当他们的三观在学生脑子里生根发芽,中国社会只怕是比南宋还要坏。《水浒传》里,何涛奉命进入芦苇荡追捕晁盖等人,不远处阮小五划着船过来,嘴里唱着歌谣,赃官污吏都杀进,忠心报答赵8官家。这说明他对政府还抱着希望,但若换成南宋,山外请楼外楼山,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他还会唱这样的歌谣吗?

西晋也是出思想和思想家的时代,余秋雨深恨自己没有生在这个时期,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就不追问了,倘或是出自真心,只能说明他是傻瓜。西晋压根就没有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就凭他的出身,给人家当书童都不配。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之一,存在仅仅37年,就被南下的鲜卑人也就是锡伯族的祖先打的落花流水,跟后来的南宋一样偏安着半壁江山,但依旧不改纨绔的习性。

之后长达380年时间,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五胡乱华,做为鲜卑族嫡系后裔锡伯族人的我倒是很想问问历史,到底是五胡乱华,还是汉族人自己乱了国家呢?汉武帝时代,匈奴势力那么大,为什么就没出现匈奴乱华的悲剧。李世民时代,突厥势力那么大,为什么就没出现突厥乱华的悲剧呢?而今天的中国社会不是更好的证明吗?差不多所有的大学里,都能看见某教的标识。

乱自内生,想当年大明朝几百万军队,满清八旗兵不过八万,加上蒙古盟军也不过才28万人,但就是这区区28万人,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大明文武几百万,只有可法是儿男,你说史可法死的该有多冤?东林党人把自己写的那叫一个高尚,其实不过是明末工商业资本的代言,后来无一例外的成了满清的走狗。以笔者的观点看,假如魏忠贤不死,大明决不至于灭亡。

不妨把时间在往前拉近几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恳求大臣们捐款救国,磕头做辑只讨来20万两,8天后北京城破,李自成命令抄家,搜出来的金银财宝堆成几座山。在痛恨这些爱钱不爱国的官员之前,难道您就不想问问,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这些士绅?难道你还认为孔孟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吗?

民国又是个盛产大师的时代,凡是清末留过洋的,在民国时都得了大师的封号,但中国连火柴、自行车、肥皂都生产不出来。可笑的是,公知们居然能大言不惭的说什么民国黄金十年,草他爹的,真叫不知羞耻。而一个连火柴、自行车、肥皂都生产不出来的国家,大师再多又有个屁用,印度至今还在生产思想,投十亿美元制造步枪,却是不合格产品。

秦国没有思想也不生产思想家,但他统一了六国;鲁国盛产思想和思想家,被中国地主阶级捧为文化瑰宝,让中国青少年学习了几千年的四书五经,除《尚书》外其余皆出自曾子、孔子和孟子之手,但鲁国却最先走向灭亡。去年网上流传一首诗,其中两句是:明天高考不努力,九月部队做兄弟,这样的高中教育您如果是皇帝,不觉得脖颈冒凉风吗?

镣铐跳舞,还是要砸碎锁链,将战斗进行到底?



延伸阅读1:


自我殖民化的中国大学



刘守刚 

又是一年研究生招生季节。几位博士生导师摇头叹气地说,怎么现在来考博士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基础好、够聪明而又热爱学术的学生,早就被我们这样的老师和他们的周边人,劝导着到国外尤其是美国去读博士了。留下来读国内博士的学生,素质自然越来越差。

好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出国读博士,我们为什么劝有潜力的学生出国读博士甚至读硕士?说实话,原因绝对不是我们不愿意教,甚至我也不认为我们没有水平教。原因是,当前的中国大学,正经历自我殖民化,越来越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还有英国、澳大利亚之类的西方国家)大学的预科和分校,以及学术标准的奴隶。

这种自我殖民化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给海归博士提供特殊待遇,对海外学历无限崇拜。在今天的中国,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或者自以为很好的大学,都以引进海归博士、不招土鳖博士为荣,给海归的待遇水平远远超过土鳖。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所有的职位优先招聘海归,招进来后年薪30万并有其他待遇;实在招不到海归,才招土鳖进校(近三年来,我所在的学院,招进了30多位海归,土鳖才招了5、6位),年薪只有6万(5倍啊,同工同酬在哪里?)。对比这样的差距,还会有多少好学生愿意留在国内读博士?曾经有一位在香港科技大学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招不到好学生,一方面,香港地方小、商业氛围重,本来就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生源,另一方面,好一点的学生又纷纷跑到英美大学去读研究生了。据说在台湾和韩国也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地方原来是殖民地,或者多多少少像殖民地。而中国大陆虽然不是殖民地,但大学却在自我殖民化。以学术为人生导向的学生,越来越把中国的大学作为自己攻读博士的预科学校,读完本科后纷纷直赴美国。不以学术为导向而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愿意到英美甚至澳大利亚去读一个硕士、镀一层金粉,回来后再找工作。现在许多公司跟高校一样,也以招聘海归为荣,海归毕业生获得职位的可能性与薪金水平都远远高过本国毕业生。今天的公司,在招聘985、211院校毕业研究生时,喜欢进一步考察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是否属于985、211。以此看来,将来会出现的一个趋势是,高校和公司在招聘海归时,不仅要考察研究生毕业院校,还会考察本科是不是在国外读的。到英美读本科,就会像今天去英美读研究生一样成为潮流(周围经济状况好一点的朋友,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读本科去了)。于是乎,高中将会逐渐像现在的大学一样,成为留美预科学校,本科也就像今天的博导们叹气地那样招不到好学生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就此全面殖民化。

这种殖民化,在学术取向和学术评价上的表现是全面地向美国靠拢。在今天中国的大学里,在社会科学领域要晋升职称,几乎完全依靠所谓权威期刊的论文,而这一做法据说是从美国学来的(虽然据我所知,美国并不是所有大学都一个标准)。这样的标准当然有好处,那就是相对客观。但坏处也很显然。就那么几本刊物(中国社科院各研究所的刊物)被定为权威期刊,而晋升职称的人如此之多,于是许多学者开始挖空心思地向海外刊物投稿(有一大批海外刊物被定为权威刊物,数量比国内的要多得多)。再加上引进的海归博士,本来学校的要求和自身的资源都使得他们主要在海外期刊(主要是美国期刊)发表论文。自然科学暂且不论(笔者不懂),社会科学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可是海外期刊编辑感兴趣的问题却未必是真正的中国问题。于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出现并将日益严重的一种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整天忙着撰写的论文,不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不研究中国现实中的重要问题,当然也不用汉语写作,而以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为阅读对象、以外国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海归肯定将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他们有资源,也是受这个训练出来的),于是在职称晋升和职务任命中他们将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若干年后(不会超过十年吧),这些海归将全面占据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席位。现有的老资格土鳖教授们退休后,年轻一点的土鳖将彻底丧失话语权(甚至学校里可能不再有土鳖教师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海外(主要是美国)期刊论文和学术标准将成为唯一的学术评价指标,外国编辑的学术兴趣将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唯一主导者,外国人将成为中国学者论文的主要阅读者(还有那些想在海外发论文的中国学者)。当中国的国家转型实践,给学术提出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时,研究者们却热衷于用英文给外国人写作。不敢想象,这样的研究能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有什么样的作用。于是,中国的科研全面殖民化。

这种状况会有改变吗?目前看不到任何希望,看看香港、台湾和韩国就知道了(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要在韩国混下去,也要拿哈佛的文凭!)。一定程度上,这恐怕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记得有一年在复旦听讲座,一位来自德国的学者悲哀地说,在我们这样的哲学故乡,要晋升哲学教授,竟然需要拿到美国大学的哲学教授职位后才有可能。

思来想去,自己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还是想办法早点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吧。说不定哪天,中国的小学将成为留美预科学校,中国的孩子们在中国的人生竞争,居然要从美国的中学开始。

延伸阅读:

该醒醒了!想做下一个熊蔡华?——英语霸权及自我殖民

来源: XISU澳研中心

 

最近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如雨后春笋般地往外冒,最新一榜应该是汤森路透所发布的基于ESI数据整理出来的大学排行榜。所谓的ESI就是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即基于科学指标数据库,号称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1]。这里所谓“全球11000多种学术刊物”,其实主要是英文刊物,尽管也有几十种中国的刊物,但绝大多数也是以英文刊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所谓的全球刊物,实际上是以英语作为评价标准的,其他语种的刊物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这个榜单列出的全国百强大学里竟然没有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知名的人文社科类的大学,而据称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ESI的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为什么排不进前100名?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具有地域性,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各自国家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像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是普遍性问题,是没有国界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具有很强的国界性,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章英语世界并不感兴趣。

据Michael D. Gordin的Absolute English[2]一文说,目前全世界的科技杂志90%以英文出版发行,目的是希望引起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大牛的注意,而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也以引起那些所谓的杰出研究者的注意而主动献出自己的成果。据统计,2010年中国已成为美国以外SCI第一大论文发表国。SCI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每年耗费数十亿人民币的版面费,而这些钱全部进入外国人的腰包;二、花费更多的人民币把这些学术垃圾再买回来;三、就是学术研究的自我殖民,彻底放弃自己的话语权,把评价标准彻底拱手让人。

ESI大学排行榜和SCI/SSCI的论文评价标准是一种典型后殖民手段,而殖民意图的实现,则是被殖民国家主动迎合的结果。有人说美国就是通过“3片”来达到统治全球的目的,这“3片”就是“A片”(American Film)、芯片(电子产品如Apple、Facebook、Windows、Google等)、薯片(快餐文化),就是通过文化殖民、物质引诱、食品渗透全方位控制全球。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我们一定要接受他国对我们大学和科研水平的评价吗?我们难道不能设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吗?作为一个弱势国家,我们不能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标准,起码可以先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比如,科研成果,为何一定要是SCI的才算成果?我们自己的成果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利用?科技领域的成果基本上都是花费广大老百姓的血汗钱所获得的科研基金所资助的,而这些基金所研究的出来的成果几乎全部拱手送给外国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也许我们说我们需要跟国际接轨,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通过购买国外的数据库和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就足够了,何必把自己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东西白送出去,再耗费巨资买回来?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殖民行为,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意识。

SCIE收录Scientific Reports2011-2015年,每年发文情况

Scientific Reports发文的国家/地区Top10 中国第一,占到总文献量的⅓强。

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真真正正沉下心来办实事、扎扎实实支持科学研究,出大成果、好成果,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大学排名和科研排名,以及以量排名的评价机制。作为国家资助的成果不能以外文发表,毕竟这是老百姓的纳税钱、血汗钱,不能白白这么送出去。另外,如果不要求研究者用英文发表论文,将极大减轻其工作负担,他们也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做研究,而不是学英语了,我想这将得会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举双手赞同。但是作为研究者,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者不可能闭门造车,因此应该鼓励学者出国交流,一方面了解国际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对外宣传中国研究现状,只要有足够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引起国际学界的重视。现在的资助情况恰恰相反,很多学校鼓励对外发表而反对国际交流,尤其是普通学校。这样白白浪费了大量金钱,反而引起国际研究界对中国的歧视与反感,尽管他们得到了大量好处,反而处处刁难中国人,最近华中科技大学的熊蔡华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3],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主管部门有必要反思了。But,anyway, who cares?

[1]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UwNjE5NQ

==&mid=403188734&idx=1&sn=

ba76ae8fc75659de8d5b8f9397a6fb72&scene=25#wechat_redirect

[2] https://aeon.co/essays/how-did-science-come-to-speak-only-english

[3] Paper that says human hand was 'designed by Creator' sparks concern,

http://www.nature.com/news/paper-that-says-human-hand-was-designed-by-creator-sparks-concern-1.19499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www.cwz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