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评蔡霞一个观点:市场经济与资本是不是没有好坏之分且是能够永恒的?

2017-08-12 杨思基 王金福 察网

摘 要

蔡的这种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一种主流的倾向,他们要让资本、市场经济“中立化”,把它说成与经济制度无关,从而为资本的扩张扫清意识形态障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有一种做法,说市场经济是中立的,不是经济制度,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中央党校蔡霞教授提出一个观点:资本是中立的,没有好坏,制度才有好坏。我真不明白蔡是怎么当上中央党校教授的,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都没有。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一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条件下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关系则显然是在生产资料社会资源为极少数人垄断,使绝大多数人一无所有不得不把劳动力也作为商品来出卖——从而使所有生产要素都转化为商品并只有作为资本要素才能进入生产过程而形成的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它正是资本生存与运行的空间,按照蔡的说法,理应有制度属性和“好坏”之分。

蔡的这种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一种主流的倾向,他们要让资本、市场经济“中立化”,把它说成与经济制度无关,从而为资本的扩张扫清意识形态障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有一种做法,说市场经济是中立的,不是经济制度,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其实,市场经济正是资本这种经济制度的生存基础和运行空间,没有这种把一切生产要素私有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关系或市场规则与秩序,很难想象会有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关系与制度。

诚然,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运行空间。但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空间狭小,不是经济运行的主要空间。市场经济则是使商品经济的运行空间成为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活动与运行空间,使所有生产要素与社会财富成为商品并通过商品交换的市场或市场经济关系来生产和交换,来把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到具体的个人。是什么力量推动商品经济从狭小的小商品经济空间向广大的市场经济空间推进的呢?是小私有商品生产者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的两极分化和现代机器大生产,而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所形成的巨大技术差别则进一步促进了财富在极少数人手里集中,并使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为极少数人占有和使用,且以资本的力量发展生产,拓展市场空间,以此来拓展资本增殖或利润的空间。资本不断拓展市场,扩展商品经济的运行空间,原来的简单商品经济关系就日益发展为市场经济关系和秩序。

也就是说,当商品经济关系及其运行空间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空间的时候,小商品经济就发展为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则离不开资本的统治与空间拓展。因此市场经济不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它也是资本的生存基础和运行空间,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关系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当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消失时,市场经济也就消失了。看看历史事实吧。几十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是资本的扩张过程吗?

至于资本、市场经济的“好坏”,则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去空谈,它在突破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基础小商品生产局限这一历史条件下是“好”的,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但它同时也包含“坏”,它是剥削阶级剥削压榨雇佣劳动者的一种新式剥削关系和劳动压榨形式,而且唯利是图,不讲道德和情义,还使劳动者的生活来源与消费服从服务于资本价值增殖的需要。因此,随着历史条件的的改变,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并因生产和消费的脱节与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时它们也就成为必须消灭的“坏”的经济制度,并开始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而要为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了。

资本是为资本家不断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货币,它只有不断增殖才能维持其资本的本性和生命力。因此资本不仅有毒,而且只有毒害奴役人,不断榨取雇佣工人血汗劳动成果才能维持其其不断增殖的生命力和动力源泉。它使雇佣工人大部分劳动成为资本家不用支付任何报酬便可支配与拥有的劳动,从而使资本在不停的运动中以无休止地无偿榨取工人剩余劳动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和生存方式。

把资本神圣化与永恒化,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立场与做法,而马克思的《资本论》则通篇都是在揭露与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这类陈词滥调。

当全部生产资料都转化为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资产与生产资源而且根据他们的共同需要和集体意志来使用时,它们就绝不可能被当作压榨劳动者剩余劳动成果的资本来使用,也绝然不会再具有资本的本质和属性。

奴隶社会从其丧钟的敲响到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已经经历了两千余年,但它实际上如同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看不见锁链的奴隶制’’,雇佣工人就是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条看不见的锁链而锁着的新式奴隶。不管一些人多么留恋这种新式奴隶制,但它的丧钟自打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那天起就已经敲响,虽说它在其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能够有所发展前还不会最终退出人类历史舞台,但它的灭亡与退出已经伴随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成为一种浩浩荡荡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人类历史发展潮流,不管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社会革命与建设事业遭遇多少困难和挫折,会经历多少次失败与资本主义复辟的历史反复,这个历史发展趋势与历史发展潮流都将在无产阶级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革命而呈现出来,无人能够阻挡!

【作者为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www.cwz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