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敦刻尔克》是英国右翼民族主义的自嗨

2017-09-04 白头豕 察网

摘 要

《敦刻尔克》所描绘的英国精神,恰恰是西方右翼基于“民族国家”理论虚构出来的精神,带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国家之一,“民族精神”在英国那里一直是帝国主义争斗的工具。英国近代史上一直凭借对自己“民族精神”的优越感来实施征服与侵略。

如何评价《敦刻尔克》?

首先, 这是一部很优秀的技术派电影, 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主要用专业电影技法 ( 画面, 配乐, 剪切, 叙事结构 ) 来抓紧观众, 丰满地完成了对主题的阐述。于是给人一种类似于机械钟表那种, 因技巧足够精致而产生的艺术美感。

这部电影有一种精准, 自信, 骄傲的匠人气息, 时时扑面而来, 像是导演心怀着电影原教旨主义, 处处对观众进行价值观宣示: 真正的电影不仅是娱乐工具, 而应该是由专家掌控的重工业精密打造出来的艺术品!

这部电影又是一部优秀的灾难片, 披着战争片外衣的灾难片。它和所有优秀的灾难片一样, 把充满弱点的角色交付给灾难; 让灾难去折磨他们, 锤炼他们, 激发他们;最终在坠落与奋斗的考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获得成长, 或救赎, 或升华。

然而这部必然得不到大多数中国观众——也包括我本人——的充分欣赏。因为在导演通过精密技法编织而成的宝匣中, 呵护的珠玉却仅仅属于英国人: 《敦刻尔克》真正的主旨是英国人的民族( nation )精神。这是一部 of 英国人 ( 英国历史题材) , by 英国人 ( 导演和主演都是英国人 ), for 英国人 ( 预设的观众是英国人 ) 的电影。

所以中国的观众, 包括我在内, 面对这部电影难免有买椟还珠之过。感受不到电影的主题, 缺乏代入感和共鸣, 最后只能欣赏它的技法和片段, 对整体作的评价令自己也困惑: 这难道真是文青口中 "诺神"的电影吗? 为何极尽精致却挠不到痒处呢?

好了, 正是这个原因, 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就自己个人的理解, 帮助大家还原这部电影本来的用意, 再讨论为何大家对它失望。

一、电影的主题——"家"

先说《敦刻尔克》的主题。虽然讲述的是战争历史, 但主题明显不是战争本身。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 自然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 "home"。这儿的"home" 不该翻译为祖国, 而应该直译为"家"。

《敦刻尔克》总共有四条线索: 岸边, 逃兵, 游艇, 飞行联队; 用不同的角色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们对 "家" 产生的情怀, 从而立体地呈现了什么是 "家"。在电影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焦虑等待中对"家"的盼望:

影片一开头就塑造了一种荒诞的场景。数十万走投无路的困兽蜷缩在海岸一隅, 一部分人要牺牲性命抵挡敌人的进攻, 另一部分人则受上天垂怜, 被指派到岸边等待接送撤退。远处有枪声, 头顶有空袭, 伴随着背景音乐若有若无的秒表咔嚓声, 恐惧和求生的焦虑感在所有人皮肤下翻滚。

然而他们一边焦虑得不行, 一边却秩序井然地在岸边排着队。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士兵知道, 只有服从秩序才有机会回家。对回家的渴望甚至战胜了恐惧的本能, 长长的防波堤上蜷缩着一排排整齐的头盔, 士兵像等待着死神抽签似的, 眼睁睁看着敌机投下的炸弹带走几个战友, 其他人却仍然蜷缩着没有四散奔逃。似乎一逃走就会丧失上船的名次.

这种焦虑与秩序交错的荒诞感, 很好地铺垫了士兵们对归家的盼望。

绝望中对"家"的渴求:

这部电影非常擅长塑造绝望感: 给困境中的人以希望, 然后再摧毁它。比如好不容易登上救援船, 却因为空袭而带着无助的伤员缓缓地沉没; 海中漂浮的残兵只能被救生小艇拖回海岸, 继续在死神的抽签中等待下一轮的援救。绝望感弥漫在士兵的心中 ---- "家"几乎肉眼可见, 却遥不可及。

而绝望中对家的渴求, 通过人荒诞的举动体现出来。电影中有两个典型。一是逃兵们看到一个士兵解除身上的装备, 一头扎进汹涌的波涛中, 想孤身一人游回家去。面对如此愚行, 却没人惊讶或劝阻, 因为逃兵们经历了几轮希望与绝望, 也不知道有比游回去葬身大海有更好的出路。

另一个典型则是逃兵们挤在千疮百孔的船舱里, 面对漏水沉船的命运, 居然拼命用手指去堵住枪眼来延缓下沉的时间, 难道指望能靠手指支持下去漂到对岸?

因保护"家"而生的冷酷:

电影中反复出现了政客, 将军们为保卫"家"而展露的冷酷一面。例如放着数十万人在敦刻尔克, 只打算撤回三到五万人; 放弃盟友法国人; 载着伤员的船沉没时不是急着救伤员, 而是拼命让船沉在稍远的地方, 为未来来接的船让路; 为了保留海军实力, 反而削减运送败兵的船数; 征用民船来犯险接败兵撤退.....而在问及这么做的原因时, 都是为了未来保卫本土的战斗而保存力量。

家人的惭愧

电影中的英国逃兵们, 躲在船舱里, 面对下沉的危机时, 互相推诿逼迫同袍堵抢眼, 下船, 可谓丑态毕露。为了"回家"都不愿自己去牺牲, 为了生存什么都敢干。可谓很无耻了。

可暴露了无耻一面的逃兵, 在终于获救要回到本土之时, 流露出来的既不是劫后余生的幸福, 也不是回顾丑行的悔恨, 而是充满了兵败归家的惭愧感, 一直在絮絮叨叨地纠结自己这些败兵如何令国人失望, 如何让国人看不起。惭愧感压得他把头埋入胸口, 怀疑所有人都在耻笑他们。

为了生存连救命恩人都枪口相向, 却因为害怕国人失望而羞愧难当。这反而衬托出了"家"在逃兵们心中的地位。

家人的宽容

逃兵们回家时本以为会被国人唾弃而无地自容。没想到国人却不停对他们说"well done", 像庆祝英雄凯旋一样用啤酒和欢呼来迎接他们。让压抑了全篇的情绪瞬间得到释放。这就像小孩犯了错误逡巡在外不敢归家, 走投无路才回来, 迈进家门本以为要遭遇父母的责骂, 没想到却被抱在怀中安抚"没什么, 回来了就好"。

这种宽容和关爱是只有家人才会给予的温暖, 反而更让失败者重新振作, 重新记起被炮弹吓跑的战斗理由。两个逃兵念到报纸里对敦刻尔克撤退和保卫英伦决心的慷慨陈词时, 之前的种种耻辱已经被重振的决心所取代。

家人的责任

剧中月光石的船长, 虽然小艇被征召, 但他本不必亲身前往前线。后来意外亡故的小孩也不必跳进船上, 以身赴险。可他们却选择这么做了。

老船长这么做, 是因为他的责任感。"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决定发动战争, 却让你们这些青年去赴死"。他高贵的品德让他不能坐视。决心响应征召亲自去援助。因为害怕而藏匿在家中不敢去斗争, 未来家也会不复存在。这是家长对家庭和家人的关爱与责任。

而那位小伙登船, 而是因为不愿一生碌碌无为, 想跟着两位高贵的伙伴做出英雄的举动, 做出真正值得家人骄傲的壮举。

虽然小伙像许多救援者一样, 没有收获成果就意外死去了。而老人却幸运地拯救了上百人。但他们出于对家人的责任挺身而出, 精神上是一致的, 并非结果, 而是动机与决心使他们都成为了英雄。

全剧大部分时间巧妙的把焦点集中在日落号上, 直到抵达敦刻尔克海岸, 才发现来自本土海岸各地的无数的小艇, 都怀着与日落号同样的决心, 冒着同样的风险, 经历了同样的危难, 才来到前线。给前线的战士们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令他们欢呼雀跃, 也令他们热泪盈眶。

家人的骄傲

电影也寄托了英国人对"home"的骄傲。这种骄傲寄宿在三个对象上。一个是月光石号上仁慈坚定的老船长; 一个是喷火战斗机; 一个是最后迫降被俘的飞行员。

老船长自不必说。剧中喷火战斗机每次以第三人称出现, 都引发剧中角色深深的骄傲。老船长远远听到发动机声就知道战机的型号, 如数家珍。而战斗机也多次不孚众望, 在缠斗中击落敌机拯救了大家。剧中人们对战机的骄傲, 与对"home"的骄傲自然而然地重叠起来。

寄寓了太多的骄傲感, 以至于飞机成了英国精神的隐喻。汤姆 哈迪扮演的飞行员法雷尔, 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却不忍返航, 每次推动爬升的油门都来一个特写, 用焦虑和危机衬托出强烈的使命感与决心。

最后在海岸边击落敌机, 飞机燃油耗尽之时, 虽然有条件跳伞, 可法雷尔仍然驾驶飞机滑出了撤退区; 最后关头仍不跳伞, 而是艰难迫降, 只为了将飞机残骸燃烧殆尽; 宁愿被俘也不让喷火号的技术落到德国人之手。同样的, 英国人的骄傲也没有被德军所俘获。

法雷尔被俘时求仁得仁, 不喜不怒, 毫无畏惧的复杂表情被演绎得非常出色, 宣传效果极佳。就连我这样的中国人也不禁在想, 这就是英国人历来引以为荣的高傲吗?

期盼, 渴求, 冷酷, 惭愧, 包容, 责任, 骄傲...。《敦刻尔克》这部电影, 用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遭遇, 不同的心境, 共同指向了同一个对象, "home"; 从而用多角度的采光映照出立体的"家"的存在, 使之得到升华。

电影的主角不是个人, 而是英国精神

这部电影的主题表面上是"家", 升华后的内核其实是英国人对自己的认识, 对自己民族精神的认识。

上文说过, 大部分优秀的灾难片都有共通的叙事逻辑。比如《地心引力》, 女主角一开始被丧子之痛束缚, 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与自信; 在经历一场场磨难和他人的牺牲之后, 终于突破了心中枷锁, 摆脱了过去, 焕发了新生。

而许多影评却觉得《敦刻尔克》中没有角色的成长与变化, 虽然剧情紧凑, 但每个角色的精神却平铺直叙, 没有波澜。一点都不像诺兰之前的作品。

我觉得这是误解。是因为《敦刻尔克》是拍给英国人自己的民族纪念碑。中国的观众难以 ( 也没必要 ) 明白英国人自己看待这部电影的视角。

这部电影的主角并非一个个角色个体, 而是整个英国的精神。这种叙事就像我们提到1848之后的百年耻辱, 从来不是以个体的视角, 而是以民族的视角来看待历史。

电影的主角是英国精神。用三条线索来描述这位主角在灾难过程中的沉沦与新生。

逃兵线索象征着大陆战败, 敦刻尔克撤退时英国精神的沉沦, 电影的前半部分以逃兵线索为主。而月光石号线索象征着英国精神在人民身上重新振作, 于是成为电影后半部分的主线。

而飞行员空战的辅线一直象征着"英国精神"的摇摆命运, 当"英国精神"摇摇欲坠时, 空战的危机就愈演愈烈。当"英国精神"重新振作时, 空战就能光荣胜利。

前半部分的主线是逃兵线。电影开篇的时候, 充满了战败撤离的失落与屈辱。在海滩犹如待宰羔羊, 却仍然为了渺茫的被拯救希望而排成多列坐以待毙。英国人看这一段, 应该是充满屈辱的。

随后是军官们窃窃私语, 为了保护本土要捐弃大部分残兵。这种自私和冷酷不加掩饰地描绘出来, 让天生傲慢的英国人如何抬得起头? 这是导演对英国自身的反省与揭露。

一群英国逃兵加一个法国逃兵的剧情, 则是对《敦刻尔克》的明确隐喻。法国人与英国人同舟共济, 一次次救了英国人。可在小船千疮百孔行将沉没的关头, 一群人且不暇自救, 却起了内讧, 想逼迫法国人先下船让其他英国人得以逃生, "你已经救过我们不能再救一次吗?", 就和敦刻尔克历史上让法国人坚守阵地保护英国人撤退一样, 展露了毫无回旋余地的无耻。而最后那位法国逃兵缓缓淹没在海底, 恰如敦刻尔克坚守阵地的法国士兵陷入了德国大军的钢铁洪流一般。

另一方面。受到炮弹惊吓的军官在月光石号上变成了一名懦夫, 形同英国精神在战败面前沦为懦夫。"很可能永远也振作不起来"。这位本该保家卫国的士兵, 此时也变成逃兵, 不敢随平民驶向职责所在的战场, 却敢于对拯救自己的小孩和老人恶语相向, 甚至失手害死了小孩。这种战败懦夫的丑态, 把高贵自居的英国精神贬入了谷底。

空战线索的起落, 则是与主角"英国精神"的涨落相伴的。当"英国精神"坠落到底时, 空战的危机于是放到最大。沉没的小船, 被击毁的扫雷艇, 燃油不足的喷火号, 和气势汹汹的德国轰炸机, 眼看要在一场大屠杀中为沉沦的英国精神划上句号。

也是从这里开始, 一直在铺陈的另一条副线, 月光石号, 攀升了起来, 取代了逃兵故事线成为了剧情的主线。象征着英国精神的英国政府虽然摇摇欲坠, 但真正承载着英国精神的平民百姓却挺身而出。

月光石号第一次救起了墨菲饰演的坐以待毙的逃兵, 第二次救起了被击坠迫降的飞行员柯林斯, 第三次又冒着冲入燃油的风险, 救起了那一帮逃兵。

至此, 隐喻着英国精神沉沦的三拨人, 全部被日落号救起。

这种救赎并非来自英国的政府, 不是那些坐以待毙的士兵, 不是来自只打算救出"3万士兵"的丘吉尔, 不是为了保卫本土连驱逐舰也不愿派往前线的高官.....。

而是那些本来没有义务的平民, 手中也没有武器, 却本着保卫国家的奉献精神, 帮助前线将士的仁爱精神, 怀着勇于承担责任的高贵之心, 主动响应号召, 甘心冒着身家性命的风险奔赴前线, 协助士兵撤退。

在政府和官兵身上沉沦的英国精神, 于斯在英国普通百姓身上重新凝聚起来。结果不仅救出了远超过丘吉尔预期的三十万英军, 还继续撤退了许多法国人。

这场因为失败而生的撤退, 却因为英国平民的挺身而出唤起了胜利的希望。前线失去希望和信心的残兵败将, 不仅在平民的援助中得到了肉体的救赎, 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重新认识到战斗的意义。表现为朗诵报纸上丘吉尔的名言: "我们将战斗到底 .....。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 一些观众说这部电影反战, 那就彻底错了。《敦刻尔克》反对的是战败, 它所希望的其实是重新振作后去战斗, 并赢取胜利。)

于是, 空战这条线索也落入了尾声, 最后采取了与大撤退相应的迫降。然而喷火战斗机熊熊燃烧的自焚火焰, 和法雷尔被俘时脸上不屈与高傲的神情, 也与重新振作的英国精神相呼应。

这一振奋之后的成果, 导演认为自然已经有了历史去证明, 无须赘述。于是电影戛然而止。

我冒昧地猜想, 《敦刻尔克》的故事肯定在诺兰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极大的震撼, 在他成为导演后也筹备了这个题材很久, 就是为了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文艺创作, 从而刻画出他所理解的英国精神。

三、电影的叙事风格与细节

看完上文应该注意到, 《敦刻尔克》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电影。它虽然刻画了许多角色, 但真正的主角却是宏观的民族精神而非个人, 没有让观众真正代入的个体。更进一步的, 电影前半部分的很多角色不是让观众去感同身受的, 而是想让英国观众去为之惭愧 ( 类似于《鬼子来了》前半部分刻画的中国农民 )。

像这样的电影有很多。例如《crash》, 《巴别塔》。它们都无法像普通电影靠主角的体验来维系观众的注意力。于是该怎么办呢? 只能靠不断产生的冲突, 靠刻画冲突而形成的张力, 来维系观众的注意力。

多线叙事, 时间线错乱, 是这类电影的共同特点。原因很简单, 并不一定是要刻意炫耀技巧, 而是因为全部剧情真正存在的核心冲突点往往只有两三个, 要维系戏剧的张力, 就不得不分拆这些冲突, 让它们依附在不同角色的身上, 在不同时间用不同的角度得以呈现。从而不断压迫观众的注意力, 才能够在冲突集中爆发, 集中解决的瞬间, 解开所有积累的压力, 瞬间得到释放。让观众在绷紧已久的情绪舒缓的瞬间, 毫无防备地接受主题的升华。

我们既然知道了《敦刻尔克》三条线索背后的隐喻, 便知道全局唯一核心的冲突, 就在于轰炸机进攻扫雷艇的那一刻。那一刻让月光石号, 逃兵和空战汇聚到一起。需要完成逃兵线劫后余生, 把英国精神传递给平民的关键过渡。

在剧情结构的支柱已确定后, 最终实现的剧情剪切就像命题作文了。《敦刻尔克》把具体实现做得很优秀。几乎让观众产生一种实验电影的错觉。然而我觉得这只是非常漂亮的答卷。在叙事结构上的探索并不深入, 或者说刻意做得比较平实, 好让一般的观众也能体会到。

这样的电影通常会被人称作"体验式"的。因为它的叙事技巧并不是目的本身, 不像《致命魔术》, 全篇都在讲述魔术的原理, 然而电影本身就构成一个庞大的, 精妙的魔术。观众一边看着对魔术原理的剖析, 一边深陷魔术之中却未丝毫注意。

而所谓体验式的电影, 往往不打算愚弄观众, 还生怕观众看不明白。之所以扰乱线索只是叙事目的所需。所以为了防止观众过分思考剧情, 反而让注意力偏离了主旨, 这种电影更需要特别紧凑, 焦虑的节奏感, 牵着观众的情绪走, 努力让观众沉浸在体验中, 无暇思考别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把《敦刻尔克》的叙事方式捧得太高。因为在真正的电影艺术界, 有着《真实》这样纯粹探讨叙事技巧的神作。《敦刻尔克》志不在此, 于是在这方面差得太远, 刻意去捧反而会给诺兰这样的大师蒙羞。

《敦刻尔克》真正技法上的优点不在于叙事, 而在于对张力的刻画手法。就我个人感受有四个突出的点:

一是临场感极强的画面。没有用3D或是特效, 感觉一切道具和场景都是实拍, 所以角色才能特别直接地与环境发生直接的碰撞和互动。举几个较为经典的例子: 一艘又一艘缓缓沉没的舰船; 被击沉的运输舰, 法国逃兵打开舱门的那一刻, 淹没的士兵在水中所看到的光; 喷火战斗机在海面上迫降。

二是写实的音效。

三是大半篇幅里, 始终萦绕在耳边的秒表咔擦声, 剧情平缓时令人焦虑, 剧情激烈时令人恐慌。就像是悬挂在心脏上的定时炸弹。直到剧情救赎彻底完成的瞬间, 秒表的咔擦声与背景音乐一同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四点自然是演员们的演技。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希里安·墨菲饰演的逃兵, 和汤姆·哈迪饰演的飞行员法雷尔。后者用眼睛演绎了全场, 在最后一刻才露出真面貌, 让为了保护观影体验而谢绝了一切剧透信息的我吃了一惊。本作中的演员无论在外名声高低, 都忠实地完成了剧情, 没有丝毫喧宾夺主的意味, 也体现了英国演员在民族史诗和诺兰这位大导演面前的谦逊。

以上四点都是纯粹的电影元素, 是属于电影这门艺术专有的语汇。诺兰把这些元素精准地整合到一起, 奉献了一部通篇调动观众情绪, 让人紧张压抑甚至忘记喝水的优秀电影。而且这部电影只能在大电影院里才能还原出它的本色。

所以给我一种电影原教旨主义者的感觉, 像是宣扬电影艺术的价值观似的坚持自己的风格。

电影其它的细节也很多。往往一两个镜头就能勾勒出一个丰满的角色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逃兵上岸时, 给他们发被服的老人。他不停对来人说"well done", 直到逃兵之一经过时, 他伸手摸了对方的脸。

这一瞬间, 一个完整的背景故事已经讲完了。这位老人也是一位烈属, 他和日落号的船长一样, 自己的儿子已经在前线牺牲或战死。他像典型的英国绅士形象那样隐忍不发, 而是用拥军的行动去祭奠自己的丧子之痛。他对每一个逃归的战士说干得好, 即便对方回答说"我们只是活了下来", 他何曾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战败后能够逃归呢? 在下一名士兵经过时, 他感受到了某些熟悉的信息, 一瞬间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忍不住伸出了手去摸对方的脸, 原来他已经是一名盲人了。摸清楚了对方的面庞后, 他又如同其他擅长隐忍的英国绅士一般, 压抑着内心的失落, 继续从容地用"well done"鼓励后来的士兵们。

这样的细节描写真是工巧, 让我感动还没来得及唤起之前, 已经被油然而生的敬意所充满了。

最后谈谈中国人对这部电影的感觉

虽然到目前为止, 我对《敦刻尔克》吹了全篇, 但我并不认为中国人有必要像英美人一样对这部电影去感动, 去体验。

我对这部电影就全程是以诺兰影迷和分析者的态度去看的, 没有代入感。虽然知道电影试图给人怎样的感受, 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受。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以历史真相来看,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自私可耻的举动。德国人并没有给英国那么大的压力, 大撤退也没有那么大的风险, 其结果也几乎是大部队从容撤退, 紧迫感都是吓出来的。比比斯大林格勒的背水之战试试? 这样的经历还能吹到自嗨起来, 在中国文化中是难以接受的。英国人自己可以本着民族情感去大吹大擂, 但中国人不必跟着去洗白。

2. 电影中, 英国人重新振奋的核心精神有两点, 一个是高贵( nobel ), 一个是高傲 ( proud )。然而作为中国人, 在感受到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这两种气质时, 通常是在被侵略和压迫的时候。我对这些历史记忆犹新, 因此虽然能从分析电影的角度指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感觉, 但自己却毫不认同。

3. 作为一名何事都能关联到政治的左派, 在我眼里诺兰是非常优秀的右翼导演。虽然欣赏但往往观点不同。我认为《敦刻尔克》所描绘的英国精神, 恰恰是右翼基于"民族国家"理论虚构出来的精神, 带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国家之一, "民族精神"在英国那里一直是帝国主义争斗的工具。英国近代史上一直凭借对自己"民族精神"的优越感来实施征服与侵略。这不仅在侵占美洲, 奴役印度, 侵略中国的英国文本中处处可见。就连垃圾如《变形金刚5》这样的电影里, 外星人支持英国先民侵略和征服的原因, 居然也是保卫他们的"文明"。《敦刻尔克》只是恰好放在二战背景下, 才让这种占满血腥的"民族精神"优越感, 添加了保家卫国的色彩而已。

于是我一方面作为诺兰的影迷, 一方面作为对英国精神的批判者, 稍感纠结地看完了全场。

对此又能说什么呢?

毕竟诺兰所在的电影工业, 纯粹靠电影工业本身的实力, 就能巧舌如簧, 从各种角度把本国统治阶级打造的东西包装成普适的真理。

而新中国明明有自己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普世史诗, 却用拙劣的场面和特效拍成了一群小鲜肉的T台秀。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www.cwzg.cn


友情推荐:

昆仑策研究院

察网时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