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朱志华 2018-05-24

摘 要

参加纪念会的人员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是中青年学者学子,超过了十月革命1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两次纪念活动和宪法修正案座谈会人数。尤其是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们踊跃发言,青年学子们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研讨活动,让他们很受教育启发,犹如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户,听到了许多课堂上听不到、新鲜而又深刻的思想观点,大大激发了思维热情和活力。

2018.5.5.杭州天降大雨,浙江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共产党员、共青团员43人,聚会省公安厅老干部活动中心,庄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此会早在年初召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研讨会时就相约确定。与会人员既有年逾九十、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老共产党员,也有仍在高校就读的90后莘莘学子,甚至有从外省外市闻讯放弃周六休息,冒雨专程赶来参加的同志。

与会者结合马克思生平,以及习近平同志前一天在全国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畅谈自己的观点感想。马克思出身富裕阶层,但他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要选择为全人类解放和幸福而工作的职业,哪怕面对着重担、苦难和牺牲。他一生为了无产阶级和受剝削压迫的劳动者利益,长年忍受着肺、肝、胆等疾病的折磨,甚至站立着写作,或口授由夫人燕妮记录整理,写下了1794部(篇)著作。马克思终生贫病交加,且屡遭反动政府的驱逐迫害,被迫流亡。他一家六口仅住两小间房屋,因生活困难还常将衣物等送去典当,幼子去世时甚至买不起一口小棺材。马克思治学严谨、他呕心沥血铸就的鸿篇巨制,堪称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稿费,甚至都不够开支写作过程中购买劣质香烟的费用。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坚守清贫、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和辉煌成就,使他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至今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历史影响力;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发生金融危机和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苏东剧变以后,马克思主义又重新在全球复兴和广泛传播。而马克思夫人燕妮抛弃贵族生活的养尊处优,与马克思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相守终老的动人故事,也给人世间留下了最美好的爱情佳话。

专家学者们说,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仅要上溯到中共建党,上溯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还要追溯到170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的光辉划破了几千年剥削制度的沉沉暗夜,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程,世界从此跨入了划时代的历史进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起伏席卷全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非指个人正当合法的生活资料),实现共产主义。这与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完全一致的。马恩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也就是为绝大多数人、为劳动群众的美好生活奋斗,而决不是为个人、为少数人的利益去奋斗。劳动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自由的环境下才是幸福的,而在资本的压迫和剥削下,劳动的快乐是被压抑的,是无幸福可言的。在私有制经济条件下,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产党人也决不会以少数先富群体的利益,取代绝大多数工农劳动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群众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当前“人民”的概念中,包括了不同的阶级阶层,但必须明确,人民的主体首先应突出和强调的是工农劳动阶级,这是“人民”范畴的大多数,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基本力量、依靠力量,不能抽象或舍弃掉人民的主体内涵而空泛地、虚化地议谈“人民”;当然,“人民”也包括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社会阶层,其中有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纪念马克思,我们决不能忘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发现”,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所说的,一是“剩余价值论”,二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资本雇佣劳动,势必产生剩余价值,产生阶级剝削和阶级压迫。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雇佣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如何认识?这种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有何区别?怎样引导私有资本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服务?对于这些重大的、现实的社会问题,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将此作为重要课题研究,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主轴我们决不能动摇,必须做強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积极扶持、从政策上向农村集体化、合作化经济倾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批判“全盘私有化”、“西化”的错误观点,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地福泽全体人民。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物质财富还不能够充分满足人民需求,公有经济、私有经济必须两个轮子一起驱动,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私有经济的自由发展、资本的无限扩张势必产生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把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蛋糕继续做大,但更要分好蛋糕,让利益更多地向以工农为主体的劳动者倾斜,在分蛋糕这个问题上涉及到一个重大的导向考量,即我们的改革开放最终目的是为了谁的利益问题。会上专家学者例举了种种数据,说明当前贫富悬殊某些方面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社会主义国家要利用政权和制度优势,引导和驾驭私有资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而决不能让私有资本渗透和操控政权,使政策法律演变成为私有资本和少数人利益服务。如果我们的党和政府,不能让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就有违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宗旨,改革开放也就仍然存在小平同志所说的“失败可能”。

专家学者们在谈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时,涉及到十分重要的“阶级观”、“国家观”问题,这两个问题与当前国内外时政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观点,一直以来饱受国内外敌对势力、西方资产阶级的攻击诬蔑和诋毁,美国“和平演变”政策专家、驻苏联最后一任大使马特洛克曾经扬言,只要马克思主义去掉阶级斗争内涵,这样的学说西方也是可以接受,即对资产阶级是无害的了。可见阉割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革命锋芒,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但是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媒体、理论界都讳言阶级斗争,甚至在习近平同志指出国际阶级斗争的问题后,有关媒体、理论研究仍讳莫如深,导致党内外许多同志思想混乱,看不清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本质所在,错把中国当美国,根本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对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增强“四个自信”是极其不利甚至十分有害的。理论只有彻底才能征服人心,我们既要坚决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也要坚决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散布所谓“告别革命”、“阶级斗争学说是‘狼奶’、‘垃圾’”等论调是反马克思主义、别有用心和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正确而妥当地处理好当前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必须充分认识到,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掩耳盗铃式的回避或驼鸟般的无视,只能授人以柄、搞乱人们的思想,只能显现出理论上的苍白无力和不自信。只有正视社会现实不回避,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创新、阐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学说,才是真正回应现实社会迫切需要的理论指导,才是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成熟和理论自信。

涉及到“国家观”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的四大基石,这四大基石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抽取或移除任何一块基石,都势将动摇乃至危及整个国本基础和社会主义大厦的构建。马恩列都曾強调,阶级斗争必将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政前夕,中共建党28周年之际,深刻阐述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之思想,至今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并对国家政权建设具有恒久的指导意义:“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今天我们常挂口头和常见于文的“依法治国”,以及“中国法治”与“西方法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国要始终坚持法治的核心内涵和要义即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什么西方的法治理念。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而毫不含糊地向人民、向党内讲清楚。语义不详,或者迴避讳言、不提人民民主专政,不但容易搞乱人们思想,混淆中国和西方的法治本质,也是造成意识形态领域敌对势力、错误反动舆论肆虐猖獗,政治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习近平同志为什么特别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安全、政权安全的根本在于思想意识形态的安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如同小平同志所说并不输理,我们党和各级媒体、法学界、理论界不但要理直气壮地说,而且在阶级斗争尖锐激烈,需要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必须敢于亮剑,敢于坚决地运用。我们应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一度被边缘化之际,率先讲“革命理想高于天”,讲“共产主义”,讲“党校姓党”,讲“社会革命”,讲“自我革命”,讲“阶级分析”,讲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政治勇气和大无畏精神。

参加纪念会的人员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是中青年学者学子,超过了十月革命1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两次纪念活动和宪法修正案座谈会人数。尤其是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们踊跃发言,青年学子们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研讨活动,让他们很受教育启发,犹如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户,听到了许多课堂上听不到、新鲜而又深刻的思想观点,大大激发了思维热情和活力。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很希望这样的研讨活动今后能到高校去办,让更多的学子能够直面感受到各种新矛盾,用马克思主义剖析人们最关切的社会问题,体会那种震撼人心的真理的力量。联系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学生反映,有些马院老师,思想上并不信“马”,讲课索然无味,甚至放放视频应付了亊,把从教当成了谋个饭碗混饭吃,如此这般,怎么可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怎么可能让信仰的真理入人心脑?古今中外,教育从根本上而言,都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和接班人服务的,本质上都是有強烈的阶级属性和政治意涵的。习近平同志在北大讲话,明确要求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决不是精致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次前来参会的一位86岁省委讲师团老教授,身上被大雨淋湿,鞋子进水,然而不顾年迈雨淋可能生病,毅然前來,他说因为这是纪念马克思的会,是为了信仰而来,听后令人感动;还有一位70多岁的党员老教授,可以不要工资课酬,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台上。他们的授课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概因他们都是真正的、有信仰的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坚定而真诚的“传道者”,以追求真理、信仰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了听课的人。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政课,必须由信“马”且“真信”的同志担任授课老师,各校党委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把好政治关,决不能让滥竽充数、不信马列的人混迹于筑魂讲坛。会上有的高校专业课老师还热情表示,中华民族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要帮助学生追梦圆梦,系好人生的第一颗钮扣,为国培育英才;同时借助为外国政府开办培训班的机会,努力讲好社会主义中国的理念和故事。

(本文根据纪念会上有关发言的观点,作者进一步予以理论上的深度思考、加工整理而成。阎梓琦、周长康等同志帮助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8.5.16.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www.cwz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