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位常胜将军被评为中将,引陈赓不满意:我愿摘一颗星给他!

2018-02-19 东西南北兵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授衔名单公布后,陈赓大将找到毛主席,表达对评衔的看法。


毛主席微笑着说:“你被评为大将,不满意么?”“怎么会不满意呢?我觉得我自己评大将有些高。”陈赓回答说。

陈康


“那你有什么意见呢?”毛主席对陈赓非常了解,知道他这么说一定事出有因。“我一个部下只被评为中将,太低了。”陈赓直截了当地说。


哦,是你的哪个部下?”“陈康!第13军军长。”“哦,原来是他啊!”毛主席笑着说:“我知道他,他是你手下的常胜将军,打过很多胜仗。”


没错,陈康评个中将,确实低了,我愿意摘一颗星来给他!”陈赓说。


军衔不是我说了算,是评审组共同评定的,我也无权置喙。更何况,评定军衔这件事,本身就众口难调,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再者,即便陈康所获得的荣誉与他的实际贡献不相匹配,但他的功劳,人民群众会记在心中,共和国不会忘记他!”听到毛主席这番话,陈赓大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但这件事让他一直为爱将陈康感到遗憾。


一次,毛主席问谢富治:“都说陈康同志能打仗,五个仗能打赢几个?能不能全胜两个?”


“那不止。”谢富治说。“五个呢?”毛主席又问。“都能打赢。”“三个仗能打赢两个,就是常胜将军。常胜将军我不保,我还保谁?


陈康的确是一位身经百战、胆略过人、叱咤风云、屡建奇功的勇将。


他1910年出生于湖北武穴,1927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参加红军。曾在陈赓手下任772团团长、13旅旅长,后来又担任第四兵团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在他6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曾经5次身负重伤,直到他2002年逝世时,身上仍残留着11块弹片。



1935年3月,红31军攻打天险剑门关,初攻不克。军长王树声一挥手,陈康一马当先,冲锋在最前面,全营官兵紧随其后,一个个都是敢死队。他们士气如虹,势不可当,终于把剑门关拿了下来。此战为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地区胜利会师,扫清了一大障碍。


1937年10月,在设伏七亘村战斗中,时任八路军386旅772团团长的陈康率团两次巧妙设伏,一举歼灭400多名日军,缴获300多匹骡马及大批军用物资, 而陈康的部队仅伤亡10余人。


1938年3月,陈康率领的部队采取分兵诱敌之计,打击晋东南的入侵日军。驻守在潞城的日军果然被诱去救,进入陈康在神头岭一带布置的伏击圈,最终将日军全歼。


陈康打过的胜仗不胜枚举,他独特的战略战术思想,受到了我军的高度重视。中越自卫反击战,就是采用的他的突袭战术。他的不少成功战例,还被编入军事教科书。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