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来新人!“老政法”李宏亚已赴青海就职
撰文 | 余晖
政知君注意到,李宏亚已任青海省政府党组成员。
“老政法”
李宏亚,男,汉族,1966年11月生,今年55岁,籍贯重庆,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公开资料显示,李宏亚长期在政法系统任职。
1983年9月,17岁的李宏亚到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4年后到了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成为刑检处工作员、科员级书记员。从那时起至今,他在政法系统工作了34年。
在这逾30年的时间中,李宏亚历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副科级助理检察员,研究室副主任、检察员,培训中心主任、检察员,反贪局副局长,安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2011年2月,李宏亚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州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5年后转任贵州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正厅长级)。
2018年1月,李宏亚任贵州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维稳办主任,至今3年。
“基于法律的准绳下依法执法”
在李宏亚看来,在法治建设方面,法治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调控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依法治国。
2016年,李宏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了一个黔西南州的事例。
“兴义一出租车被砸,事发之后,几十名出租车驾驶员通过私自安装的联络平台联系后,驾车聚集到了事发现场,给当地的治安和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和执法队伍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之后,抓了砸出租车的肇事者,也抓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出租车驾驶员,让他们自己拆除了非法安装的联络平台。这起案件的解决,我们是基于法律的准绳下依法执法的。”
他说,通过开展“三严三实”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建警工作,加强对每一名民警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加入警队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凡是教育培训不合格的领导和民警,对个人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一律不得警衔晋升,一律不得评先评优和记功嘉奖,让教育培训真正意义上与民警的前途、利益挂上了钩,切实扭转了搞教育培训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被动意识。”
在贵州工作期间,扫黑除恶是李宏亚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他还是“贵州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扫黑办主任”。
在2020年12月,他曾出席贵州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他提到,贵州省扫黑办采取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方式,强力推动各地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攻坚突破,先后分5批次,对全省44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44起案件中,已办结41起,尚在侦查阶段2起、审判阶段1起。”
在赴青海工作前,李宏亚还是贵州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八指导组组长。
今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和省委安排,贵州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八指导组对黔南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驻点指导。
3月8日,在黔南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上,省第八指导组组长、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宏亚提到,“指导组将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履行指导工作责任,推动黔南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3月13日,李宏亚率队到都匀市调研指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他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从政法单位“一把手”做起,从领导班子成员严起,“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以此带动各单位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每一名政法干警要通过学习筑牢对党忠诚的根基,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青海省政府目前为一正九副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幅员面积最大的省,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是海拔最高的省,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
据青海省政府官网显示,目前青海省省长为信长星,副省长共9人,分别是李杰翔、王黎明、匡湧 、杨逢春、张黎、刘涛、杨志文、刘超、才让太。
其中,刘超、才让太是在今年2月当选副省长的。
刘超,男,汉族,1971年11月生,辽宁阜新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
刘超曾任中央办公厅正局级秘书,2011年9月空降四川,后担任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绵阳市委书记等,2021年2月任青海省副省长。
才让太,男,藏族,1968年8月生,青海海东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大学学历。
才让太长期在青海本地工作,历任青海省贵德县委书记,海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等,2021年2月任现职。
今年1月,王正升辞去青海省副省长职务。公开资料显示,王正升长期在宁夏工作,担任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书记、第一副厅长。2016年1月到青海任职,后担任青海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
资料 | 青海新闻联播 青海日报 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