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释一哲 |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仅仅是个故事吗?

2017-04-17 思庐哲学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关于认识论的比喻之一,是继太阳比喻和四线段比喻后的著名比喻,他在《国家篇》第七章的514A-521B对此进行了描述。


(一)洞穴的故事概述

一群人世代生活在洞穴里,从出生就犹如囚徒(后称囚徒)被所在固定地点,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其身后有一堆火,火与囚徒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到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的影像,囚徒们一生犹如看皮影戏,不能相互观望也不能看造成影响的原因,而信影像为真实事物,并用各种名字来称呼它们。终有一天,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第一次看到了炫目的火光,刺眼的火光使他看不清原来的影像,一段时间后他能分清影像和雕塑,发现雕塑比影像更为真实,并且是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不顾刺痛,走向洞口,于是被拉出洞外,第一次在阳光下看到真实的事物他通过看阴影、水中倒影逐步看清事物本身,最后观察太阳,了解到太阳主宰万物。


(二)洞穴比喻的象征意义

洞穴比喻为了说明洞内和洞外的分属的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响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四线段比喻中的影像和事物,被锁囚徒的观看是幻想,挣脱锁链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的观看是知识,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映像”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


(三)洞喻的结局及其含义

虽然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囚徒解放的过程但故事却以悲壮结局而告终。这个囚徒庆幸自己发现真理的同时,又怜悯其同胞,囚徒中最有智慧者不过是在记忆、推测影像而已。他宁可在洞穴外边做贫困的主人也不愿意回去做高级囚徒,但是为了解放同胞,他义无反顾地回去。他与囚徒们辩论,结果引起众怒,很明显这个故事是在折射苏格拉底的悲剧。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外对世俗的利益无丝毫兴趣。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参与公众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那些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世间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理想国》517d)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洞穴中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参与政治,这也便是《理想国》中“哲学王”的主张。



参考书目: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

《西方哲学史》(梯利)

《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推荐阅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日释一哲 · 一点一滴进入哲学

始基——希腊哲学最基本问题

逻各斯——人类思维的第二次跃升

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

水本原——第一位哲学家的第一个哲学命题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

数本原——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观

火本原——赫拉克利特

柏拉图——理念


致知在思·格物于庐


主编微信:yueyi_philos

投稿信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格劳孔:这个问题我还是不太明白。

          苏格拉底:点击右下方留言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