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释一哲 | 柏拉图:四线段比喻中的乾坤

2017-04-19 哲学门人 思庐哲学

柏拉图关于可知领域和可感领域的划分


这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哲学理论的要义,他继承了巴门尼德的观点“凡是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但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不过这种认识并不是知识、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因此柏拉图做了可知领域和可感领域的区分,这是两个分离的领域,分别代表可变的意见的对象和不变的知识的对象,这样就调和了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学说。柏拉图相继用了四线段比喻、太阳比喻、洞穴比喻来说明两个领域的划分。


(一)四线段比喻释义

柏拉图在《国家篇》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四线段比喻,以此说明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在知识、意见、无知三重区分中,他说意见不如知识清晰,但不像无知那样模糊,介于二者中间;同样,在是者、可感事物、非是者的三重区分中,可感事物介于两者之间。线段的两个部分代表可知领域和可感领域,分别对应知识和意见;每一个线段又一分为二,知识分为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分别对应数学型相和本原,意见分为幻想和信念,分别对应影像和事物,其中的比例关系为1:2。


(二)可感领域

可感领域包括影像和事物,对应的认识是意见,包括两部分:1.幻想。这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即影像。诗和艺术作品便属于这一认识阶段,它们不是实际的可感事物,只是可感事物的影像。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虽然信念是真判断,但仍不能成为知识,因为与信念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的,不能确定它们“是”什么,只能说“既是又不是”什么,这种处于不断流变中的事物叫“活物”,如动物、植物、人工制品。信念是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经验,但缺乏知识必须具备的确定性。


(三)可知领域

可知领域包括数学型相和本原,对应的认识是知识,也包括两部分:1.数学。数学是低级的知识,它介于意见和理智之间,数学的中介作用表现在a.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恒定的性质和关系,但却需要借助可感事物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心灵利用这些肖像才能认识数的型相;b.数学方法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公理,是自明的原则,却带有假设的性质,因此不算纯粹的知识。2.理性知识。这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和数学的推理不同,不是从假设下降到结论,而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出发,在苏格拉底的对话过程中,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哲学纯理智的思辨也摒除了数学尚有的感性色彩。辩证法的“全过程不掺和任何可感事物,只在理念之中移动,最后到达理念。”(《理想国》511b-c)

参考书目: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

《西方哲学史》(梯利)

《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推荐阅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日释一哲 · 一点一滴进入哲学

始基——希腊哲学最基本问题

逻各斯——人类思维的第二次跃升

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

水本原——第一位哲学家的第一个哲学命题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

数本原——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观

火本原——赫拉克利特

柏拉图的洞喻理论仅仅是个故事吗?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


致知在思·格物于庐


主编微信:yueyi_philos

投稿信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格劳孔:这个问题我还是不太明白。

          苏格拉底:点击右下方留言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