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连共享充电宝都用不起了!是谁给企业涨价的勇气?

小小高 互联网前沿 2021-07-17
作者 | 小小高

来源 | 互联网新闻网(ID:netxinwen)


连共享充电宝都用不起了?
 
万万没想到,我竟然会有用不起共享充电宝的一天。
 
想必最近已经有不少小伙伴留意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
 
大多要4元/小时、甚至是6元/小时,每24小时上限20元,相比之前2元/小时的价格,翻了整整三四倍。如果在景区,共享充电宝的价格甚至可以涨到10元/小时。
 
试想如果你用共享充电宝给手机充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可能就要交8元,甚至更多钱。这基本上相当于一顿早餐钱了。

关键你只是给手机充了会电而已,计算下来根本不值,四舍五入简直亏了一个亿啊。
 

更气人的是,据说商家为了给共享充电宝涨价,还使用了不少套路。
 
比如悄悄将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单位由“每小时”更换到“每半小时”,或者挑选某个使用频率高的时段,如周六周日,悄悄把设备价格整体调高。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涨价变得神不知鬼不觉。
 
商家为什么涨价?主要是发现大家都离不开共享充电宝了。
 
一方面,懒已经成为很多都市人的共性。在得知随时随地都有共享充电宝的存在之后,很少人出门会带个沉甸甸的充电宝。
 
另一方面,人们用手机的时间在延长,人均月度使用时长从2017年的73.8小时增长至2019年的87.3小时。
 
然而手机的续航能力在这几年间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有人测评了52款热门机型,发现各机型在5小时使用后平均剩余电量仅剩33%,可以说通通都不能打。
 
当充电需求与电量供给之间仍存在巨大缺口, 这正是大家都为什么都离不开共享充电宝的原因。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用户规模在2.5亿左右,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呈现141.3%的高速增长。可见共享充电宝在短短几年间已经发展成很多人的刚需。
 
此外,出于企业经营的需求,涨价也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企业纷纷选择涨价,是因为它们活不下去了吗?不,只是因为它们想赚得更多。
 
同样是共享经济,命运却大不相同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在赚钱方面很有想象空间。
 
拿共享充电宝与共享单车做比较,就会发现共享充电宝的盈利理由。
 
在成本方面,共享单车往往需要300-1000元的硬件成本,和1000辆/人的人力维护支出,损耗率更是达到10%。这些因素让共享单车承担了巨大的营运压力。
 
而共享充电宝就不一样了。它的硬件成本一般在150-300元左右,损耗率只有1%-3%,而且平均下来一个人可以维护2000-4000个充电宝,在成本和支出方面就已经远胜于共享单车。
 
在现金流入方面,共享充电宝也更有保障。
 
共享充电宝的可替代性是极弱的。如果你在逛街的时候手机没电了,除了拿出包里自带的充电宝之外,就只能跑去租用共享充电宝了。
 

而共享单车的可替代性极强。你出门去上班,除了骑共享单车,完全还可以搭公交、打的,或者骑电动单车。共享单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这决定了共享充电宝能始终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企业无论在哪种模式下都能活得很好。
 
一般来说,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模式分为两种,分别是直营模式和代理商模式。
 
在直营模式下,企业可以获得全部的租赁收入,只不过要自负盈亏。
 
扣除掉设备成本、商户成本、推广成本、仓促物流成本和支付手续费之后,毛利率均值可达到25%。这个毛利率在屡屡亏损的互联网行业中已经算是优秀的了。
 
而在代理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将设备销售给商家,不再负责运营,主要收取平台服务费和分成,毛利率也可以达到10%-30%之间。
 

街电、来电、怪兽充电纷纷向媒体表示,他们在今年都实现了盈亏平衡甚至盈利。
 
而当企业活得十分滋润的时候,就到了赚更多钱的时候了。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租赁收入占了共享充电宝企业总收入的97.2%。涨价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赚钱手段。
 
“收割用户”已经行不通了
 
事实上,互联网公司用疯狂烧钱的方式打开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再悄悄涨价的事情屡见不鲜。
 
比如外卖。当外卖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企业们竞争得非常激烈,用各种疯狂的补贴抢夺用户。曾经的外卖在各种优惠券之下,价格可以降至四五元。
 
而如今,等到他们击败对手,垄断了大部分市场,就露出了真实的一面,给商家涨佣金,给消费者涨价。消费者不花个二三十块是没办法点一份外卖了。
 
比如网约车。当网约车刚起步的时候,司机可以月挣一万,乘客甚至可以零元乘车。而如今,巨头垄断了市场,司机司机端抽成提高到20%,消费者被大数据杀熟的事件频出。
 

有些价格敏感的用户或许会因为提价而选择离去,但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默默忍受并继续使用该产品。这也就给了某些互联网公司肆无忌惮的理由。
 
但是互联网公司需要记住,你走向成功的每一步阶梯,其实都是由用户为你铸成的。功成名之后就“忘恩负义”,开始蓄意收割用户,实在不是君子之道。
 
而且共享充电宝看似成了刚需,又真的没有风险吗?
 
共享充电宝本质上就是个做租赁的生意,对于商户的依赖性极高,盈利模式也极为单一,算不上什么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商家话语权越来越大,商家向企业索取的入场费和收入分成很可能会越来越高,共享充电宝企业还能笑得出来吗?
 
当电池续航能力提高,用户充电频次变低,共享充电宝的红利期又是否会终止?
 
如果创业者都只将共享充电宝当成收割用户的赚钱机器, 那它一定是走不远的生意。
 
如果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人们有的是办法揭下它的逆鳞。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