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军旗正红,为兵过节!



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继承革命传统,重走人民军队来路;

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2017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北京新闻广播(FM100.6)经过历时近一年的准备,用五篇深度报道、四个时段、四大场馆、五位老兵、六大热点问题、四位资深专家、一个海防前哨向首都和全国听众呈现了广播版“建军大业”,直播全长4个小时。

纪念建军90周年大型直播主持人立新(左)、传艺(右)

主持人与嘉宾在北京新闻广播直播间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联合战役第二教研室主任 范承斌(左)

军事专家、海军研究院研究员 李亚强 (右)

纪念建军90周年大型直播工作人员合影

直播间隙交流

北京广播网同步视频直播


北京时间同步视频直播,超过14万网友在线观看




2017年5月—8月,北京新闻广播(FM100.6)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这一重大纪念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报道,回顾人民军队战斗历程,彰显我军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推介名将好兵、英雄模范人物,突出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军改以来部队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深入海防前哨、大漠边塞、海空基地、军事院校,采访当下全军强军、兴军的典型人物和优秀集体,体验基层连队官兵的甘苦。包括“时代楷模——无人机飞行员李浩”、“勇立潮头的东北老航校”、“和平方舟女防化班长黄芳烨”、“潜艇金舵手戴长虹”、“用子弹打子弹”的导弹营长连志成等。

记者传艺采访“时代楷模”无人机飞行员李浩

记者钱冰冰采访勇立潮头的东北老航校

记者马骏赴东海之滨海军基地采访




“北京新闻广播”来到了“三沙”!


八一前夕,北京新闻广播(FM100.6)五位记者来到了三沙市,采访戍边军民,感受艰苦环境下的家国情怀。

新闻广播记者采访边防派出所战士吴晨


听说过“岛水”吗?在三沙洗澡,你会觉得洗不干净,因为你用的是“岛水”,一种“雨水+粗淡化水+再生水”形成的特殊的“水”,岛上常年缺水……

新上岛的战士在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前宣读入伍誓词

誓死保卫祖国


在三沙,记者采访了一位船老大,当年他曾被菲律宾和越南非法扣押,就因为他在自己的海上打渔!所以,当他对着我们的话筒唱道“这里祖祖辈辈就是我们的”时,百感交集、激动不已。

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报道组来到永兴岛




8月1日当天,北京新闻广播(FM100.6)联合江西、广东、江苏、山东等全国十五家电台进行了大时段、多点位、辐射式、全媒体现场直播。


北京新闻广播派出四路记者,分赴我军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现场——南昌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全景呈现建军九十周年——这一重大节日盛况,反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九十年革命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90年前的八月一号,除了人们熟悉的“城头一声枪响”之外,当天南昌还经历了什么?90年前的一张收条、一份回信,就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它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

北京新闻广播主持人孙畅赴江西南昌参加直播

记者钱冰冰做直播准备


8月1日,赴南昌采访的北京新闻广播(FM100.6)主持人孙畅和记者钱冰冰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给大家搜索了三件文物。


第一件,是一栋4层楼高的建筑——江西大旅社。在1927年下旬,起义部队到达南昌,租下了非常豪华、城内规模最大的高层建筑江西大旅社。其主要原因是这里作为高档活动场所,来往人员众多,喧嚣复杂的环境有利于掩护起义准备工作;而且,大旅社的顶层有一个平台,凭栏远眺能够看到整个南昌城全貌。


1927年7月27号,在江西大旅社,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党的前敌委员会,这里就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


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


第二件文物,是贺龙曾经使用过的青花斗彩葡萄带盖茶杯以及绿地五彩牡丹凤鸟蒜头瓶。当时的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军队中还享受很高的俸禄,可因为信仰不同,贺龙下定决心跟党走,这些看起来十分精美的、也曾经作为心爱之物陪伴贺龙的物品,他最后统统放弃。

贺龙物品


第三件文物,也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它饱含着群众对党的浓浓深情——一万银元的见证。

 

起义胜利后,南昌成立了一个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的左派群众组织,他们在当时物价飞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捐献了一万大洋的巨款。起义部队马上写了一份收条并且通过一封回信表达了感谢。内容分别是“今收到贵会慰劳革命将士捐款一万元整”“昨日收存贵会转来之慰劳捐款,已由本会黄道、罗石冰两常委分别递交十一军与二十军两政治主任领收,代为分发矣”。

 

这两份文件,就像历史无声的证言,它见证南昌民众对起义军的深切情义,也见证了共产党人对南昌的一份感念。

起义部队的收据




广州起义纪念馆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中共党人发动的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90年前的这一段历史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博士在广州起义纪念馆直播现场,为北京新闻广播(FM100.6)的听众朋友、网友朋友们进行了介绍。

杨琪馆长接受北京新闻广播主持人于浩,

广东电台主持人刘冰霜采访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由叶剑英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率先行动,随着三声炮响,三颗耀眼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广州沉沉的夜空。各路起义部队官兵,系上红布带(红领带),高举象征中国共产党的红旗,奔袭各预定目标。

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革命烈士佩戴过的红领带


在广州起义中,被攻克的昔日反动堡垒公安局,成为起义的总指挥部。中楼是苏维埃政府办公楼,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在这里办公。北楼是工农红军总指挥部。

广州起义纪念馆正门


1927年12月11日凌晨约6时,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周文雍,在重新布置的中楼办公室,找来一条横幅,饱蘸浓墨,写上“广州苏维埃政府”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把它挂在门口的铁硼顶上,宣告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诞生。

历史图片:广州起义时的工人赤卫队


杨琪馆长向我们讲述了徐向前元帅的一段故事。在广州起义中,徐帅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起义前,他受中共广东省委派遣到工人赤卫队进行秘密军事训练。每天晚上,徐向前到工人家里,召集一些赤卫队骨干讲解军事常识。大家只能用铅笔在纸上画,“纸上谈兵”,起义前谁都没摸过真枪。


广州起义是第一次高举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发动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统称为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由叶挺担任,开国元帅中的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直接参与起义。从此,“工农红军”的响亮名称从广州走向全国,“红军”称号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开始陆续使用。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

北京新闻广播赴广州起义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嘉宾合影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8月1日, 北京新闻广播(FM100.6)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我国唯一一个综合类军事历史博物馆,1959年建成,目前馆内存有文物16万多件,他们当中的很多文物都见证着我军从建成一步步走到昌盛的光辉历史。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赵奕阳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展陈研究部研究员周俊萍在直播连线中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陈研究部研究员周俊萍

 介绍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步枪击落飞机后荣誉——红军学校学员王文礼荣获的银质奖章。

 

1932年7月的一天,瑞金工农红军学校第三期的学员们正在野外进行战术演习。突然,3架国民党飞机飞来,一阵扫射投弹后,四名学员当场牺牲。看着战友们的鲜血,王文礼等人恨的咬牙切齿。不一会,飞机再次俯冲而来,这时,王文礼抓起一支步枪,向迎面而来的飞机射击,第一枪没有打中,他沉着着瞄准第二架飞机,一枪击中了飞机的油箱,敌机瞬间冒出了滚滚浓烟,栽倒在地上,爆炸起火,两外2架飞机见势不妙,仓皇逃跑,演习场的学员们大声欢呼,跑向飞机。飞机上的3人已经全部毙命。这枚银质奖章说明了我军战士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也见证了我军过硬的战争技术。

周俊萍研究员在介绍红军学校学员王文礼

荣获的银质奖章背后的故事


研究员周俊萍还介绍了八路军参谋长左权的转轮手枪。左权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和前线指挥参谋长,牺牲时年仅37岁,这把手枪是他的贴身之物,经历了解放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至今保存完好,枪管依旧乌黑锃亮。

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北京新闻广播(FM100.6)记者董研博、编辑李瑞先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世宁、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副馆长黄晨一起完成了南京站的直播连线。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董研博(右一)直播前准备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京是一座富有革命传统、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城市。如今,在南京城北,秦淮河与长江交汇的美丽滨江,有一处红色地标,这就是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那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反映的就是渡江战役。

记者董研博、编辑李瑞先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历时43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3万人。当年面对长江天险和反动派的重兵布防,仅凭着木帆船,中国人民解放军却实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举。


这次报道,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副馆长通过镇馆之宝——“南京渡江第一船”——“京电号”以及馆藏的一幅历史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给大家讲述了那段峥嵘岁月。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合影



北京新闻广播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型直播

军旗正红


兵的节日

为兵过节

讲兵的故事

向兵致敬






制作团队

监  制  |  赵卫东、王秋

策  划  |  陈晓海

主  编  |  景兵、张红力

主持人 |  张立新、武传艺

采访团队 |  马骏、蔡贺娟、钱冰冰、武传艺等

直播团队 |  朱秦、李锐、王博、孙畅、钱冰冰、于浩、路瑶、李瑞先、董研博、赵亦阳、韩亮、张亮、张红兵、邵然、孙方、张春林等

片花录制 |  郭兆龙、李玲

新媒体 |  武传艺、吴筱茜(实习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