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碑》第八集 |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屡建奇功的“地下长城”

永远的丰碑”系列第八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屡建奇功的“地下长城”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歪坨山下,有一条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它总长11.5公里,纵横交错,户户相连。七十多年前,聪慧神勇的焦庄户人民创造性地利用“地道战”痛击日本侵略者,在冀东战场上屡建奇功。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现在就在地道里,这里最高处有2米,两人宽,下面感觉比较阴冷,但事实上对外展出的这段地道并不是当时应用的地道。

焦庄户民兵第一任中队长马文藻的儿子马成
当时的地道更矮更窄弯着腰才能走过。我们请焦庄户地道战民兵队第一任队长的后代马成给我们介绍一下:
你看啊,刨的时候人在里面是不能直腰的,要半坐半躺用那种镐头刨。用篮子把土拎到出土口再运出去。一宿也挖不了一米。马成是焦庄户民兵第一任中队长马文藻的儿子。他曾用30多年,寻访事件亲历者,撰写了50多万字的《焦庄户地道战史话》等作品。他回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8年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同年5月,创建冀东抗战根据地。地处平西和平北各县连接点的焦庄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日寇频频“扫荡”的对象:因为咱们这封锁线的边上平原和山区,它是一条封锁沟。周边是布满了敌人的炮楼,断绝老百姓和山区八路军游击队的联系。凡是封锁线的主要的关口,恰恰就是咱们的交通线,那粮食后勤补给供不上去,八路军在山里就没法生存了。

焦庄户人民与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斗争方法游击战、麻雀战,在此之中地道战最为特别,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早期时候没有地道的概念,主要是白薯窖。但藏了以后因为里边是死的,如果人家把地道口给堵上是没地方可去的,所以呢就不断的出现危险。

焦庄户村的老村长马福带领村民把各家的单口洞逐个儿打通相连,形成了第二个阶段的直筒式地道。电影《地道战》里也有类似的片段。

从1943年开始,焦庄户村开始大规模挖建地道,在抗战期间地道总长度是11.5公里,4个村子相连相通。


如今走在纪念馆修建的地道里常能听到孩子们欢笑打闹,游客们相互拍照。可在马成眼中,地道是父辈们的血泪成果:

一个是挖地道很累,非常艰苦。钻地道根本就不是很好玩的。那地道因为是直筒。它如果坡着,你好进,敌人来了也好进。想下去就是跳,三四米就往下跳,小孩就从上头往下扔。在里边要闷一天,最多的时候800多人,同时在地道里待了一天。

马成介绍当时挖建地道时用的工具

为了使地道在战斗中发挥最大作用,焦庄户村民利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将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并在地道修筑陷阱,插上尖刀,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书记赵东楠在模拟地道中,指着地面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脚下这个水篦子这当时都是陷阱,底下有竹签子,一个鬼子掉下去了,底下就竹签把它给扎住了。现在我们改成了水道。


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焦庄户地道不仅可以转移到村外,还有了指挥室、会议室等功能。赵东楠告诉记者,纪念馆曾接待过一位日本籍游客。他站在洞口迟迟不肯下去:

推开地道以后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后来他说了他就是当年侵略者中的一员,他的同伴下去以后就没有再回来。

79岁的老兵每年都要来参观两次

一直到解放战争,地道都在发挥作用。利用地道,焦庄户村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与敌人作战150多次,还承担了给八路军运送粮草物资、接应治疗伤员的工作。1947年11月,当时的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称号。

90后网红讲解员段开颜

如今,这片红色的热土不仅承载着老一辈的故事,也吸引着年轻人不断探索。90后小伙儿段开颜是土生土长顺义人,他现在是纪念馆里为数不多讲解风格轻松的“网红”红色讲解员:

我是90后嘛,我想要让历史生动一点。我们从小就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我想让更多人见识真正的人民的智慧!


《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景兵、邢立新、谢先进、张延红、焦钰晖

审稿:马骏

采制:韩萌

录音:郭炜

新媒体:马骏、郭峥

片花制作:兆龙、滕欢、唐甜甜、孟孟

参考资料:《北京红色遗存》

部分音响素材来源:部分音响选自影片《地道战》

部分图片来源:记者拍摄及网络图片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办


听北京新闻广播,知北京大事小情

听广播:AM828 FM94.5

看微博:北京新闻广播

读微信:北京新闻广播

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