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碑》第十七集:首都十大建筑|“火热”年代的建设奇迹

永远的丰碑”系列第十七集
首都十大建筑|“火热”年代的建设奇迹
每年初春,全国“两会”召开时,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都会成为世界目光的焦点。这座宏伟的建筑,诞生于1959年国庆前夕,和它同一时期拔地而起的还有九座公共建筑。它们共同重塑了首都北京作为新中国政治中心的城市格局,也是全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今年3月5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召开。如果此时有人抬起头向上看,一定会看到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人民大会堂工程建筑装饰设计师常沙娜说:
顶灯中间是五角星,五角星的外面的花瓣是放射型的,是向日葵,向日葵是向阳花,群众向着我们党,拥护我们新中国。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直到现在仍然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会议场所。1958年夏,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新建一批公共建筑,其中包括一座万人大会堂。

大会堂最初设计的建筑规模是7万平方米,这在当时已经是“前所未有”。全国最顶尖的30多位设计专家经过7轮方案,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把大会堂的规模扩大到17万平方米。这个方案由周总理一锤定音。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马国馨曾经系统梳理过当时的设计建造过程,他说:
当时拍这个17万平米非常正确。经过几十年,这个工程完全可以适应不同的功能和不同要求的变化,它是一个非常可持续的,如果当时就盖个7万平米,根本适应不了那么多国事活动和公共活动的要求。


1958年10月28号,人民大会堂开始施工。刘月先是一名钢筋工。他回忆说,本应由260多名钢筋工完成的工作,当时在全国只能找到60多名工人:
我们交叉作业绑钢筋,只要木工支好了一段模板,我们就见缝插针,无论是深夜的12点,还是凌晨四点,随叫随到。12月下旬,北风呼啸,夜班在地下九米深的基础干活,绑扎钢筋不能戴手套。冻的手像针扎,全身都是凉的。

最后他们连续奋战9个昼夜,完成了680吨钢筋的绑扎任务。这相当于平时一年半的工作量。据统计,当时,每天都有1万4千多名工人在工地上连轴转,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也都来参加义务劳动:
义务劳动者按单位来的。比如运输钢筋,一根钢筋,规格大,长度长,十来个人扛着钢筋就往现场运。人山人海。

大会堂建设还有更多的“幕后英雄”。纪录片《人民大会堂》的镜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材料像是个小型博览馆。
庭院里这些高大的苗木是从河北滦平、天津、青岛、南京等地精选来的,这300多万块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瓷砖是河北唐山市陶瓷厂为大会堂赶制的,鞍钢为大会堂特制的400多吨钢材,每块钢锭上都铸有大会堂用钢五个大字。

1959年9月初,仅用了10个月,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验收。而在当时,世界上其他公共建筑的工期都超过六年。人民大会堂里除了万人大礼堂,还有大大小小的宴会厅,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等。常沙娜每次回到自己设计的宴会厅里,都会回想起当年大会堂竣工时的那场庆功宴。
上百桌,周总理一桌一桌的来敬,大家都掉眼泪了,感动至极。

1959年国庆前夕,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华侨大厦、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和钓鱼台国宾馆十大建筑相继亮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邵韦平说:
这十大建筑是我们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十大建筑里面有 6个建筑位于长安街及其附近,构建了我们首都基本的雏形。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十大建筑,当时国家大剧院的施工图已经基本完成,国际饭店的地基也已经打好,但周总理把它们都叫停了。马国馨回忆说:
周总理说我们要解决民生,要多盖一些住宅,后来把这几个工程都下马。

随着国力的增强,当年那些被暂停的项目早已建成,北京又建起了三批十大建筑,鸟巢、冰丝带、大兴国际机场都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但当你走过北京站,广场上回荡的声音或许还会将你拉回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景兵、邢立新、谢先进、张延红、焦钰晖

审稿:马骏

采制:郭雅婧

录音:郭炜

新媒体:陆健

片花制作:兆龙、滕欢、唐甜甜、孟孟

参考资料:《北京红色地标》

部分音响素材选自纪录片《人民大会堂》

部分图片来源:北京建院、北京建工提供 部分为网络图片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听北京新闻广播,知北京大事小情

听广播:AM828 FM94.5

看微博:北京新闻广播

读微信:北京新闻广播

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