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SASAKI 董事张韬丨滨水空间要大于目所能及,是更大的心理空间的构建
“我们对认知的苏州河滨水区进行有策略的拉伸,让滨水空间伸入城市肌理,使人们形成超出沿河狭长物理空间的意识,是对潜意识下心理空间的一种构建。”
写在前面:张韬先生拥有景观建筑和生态学的双学科背景,作为 Sasaki 的董事,他活跃于生态设计的领域,一直致力于把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作为 Sasaki 国际影响力的中坚成员,他领导了多个 Sasaki 的获奖项目。近日,我们采访了张韬先生,针对 Sasaki 的项目以及相关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行业的内容做了深度交流。采访中谈及的项目有: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成都熊猫之都国际竞赛、丹佛国际机场策略性开发城市设计、张家浜楔形绿地城市设计及景观概念规划、芝加哥滨水步道、纽约格林埃克公园等。
张韬先生喜欢“城市肌理、建筑、景观空间的反差与平衡关系”这一有趣的看法。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与周边的摩天大楼建筑群共同组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地标,游客纷至沓来。他认为,脱离了中央公园,周边的摩天大楼建筑群整体不比其他新兴的超级都市高明,而脱离了围合的紧密摩天大楼,中央公园也无异于一个大型人工公园。正是两者间这种对立而又相互成就的关系,造就了纽约曼哈顿的独特风景,成为无数城市设计的范例和研究典范。
从理性到感性,多元复杂的社会让设计打破边界
verse编辑部:在您主持的多个 Sasaki 获奖项目中,您比较欣赏的项目是哪个?或者哪个项目的参与经历给您的印象最深刻?
张韬:我们每年都有多个项目获得不同级别的奖,至今 Sasaki 已经有记录的就有800多个重要奖项了。我最近的几个获奖项目里,一个是成都的大熊猫之都国际设计竞赛。这是一个对城市可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点探索的非常好的尝试,因为国宝大熊猫是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的象征,同时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和科学繁育的帮助才能在幸存。我们赢得了全球公开招标的国际竞赛后,又刚刚获得了ASLA Boston Chapter的规划卓越奖。
▲ 成都熊猫之都(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另一个最近我主导的项目是丹佛国际机场策略性开发规划。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占地面积最大的机场,有137平方公里,正在实施丰富机场航空运输以外的复合城市功能,包括商务、科研、教育等元素以及整体景观的提升。机场紧邻的棕地自然保护地里有成群的自由美洲野牛、骡鹿、狼等多种野生动物。这是非常独特的体验,下了飞机,离开机场去市区的时候,你会首先看到野牛在大草原自由活动。这个项目去年也获得了ASLA Boston Chapter的景观规划奖项。
▲ 丹佛国际机场策略性开发规划(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上海静安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国际设计竞赛,我们夺得第一名,也是我们整个团队从精力和感情上都全力倾注的一个项目。项目范围10几公里长,沿着整个静安区内的苏州河段。你需要研究它和上海的整个近代史,同时在打破长久以来它在上海市民心中的负面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认知的重建。以前,苏州河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黑臭的臭水河,周边有些片区曾是棚户区和社会底层的代名词。这种情况直到2000年后才在环境治理之后逐渐得到改善。我们做这个项目涉及了很多超出既定设计范畴的内容,比如社会科学—公共意识方面的内容。这个项目更多的意义其实是重新定位苏州河两岸更大空间。项目已经结束近三年,它给我留下的印象仍然十分深刻。
▲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张家浜是上海八个规划楔形绿地的第一个,张家浜楔形绿地城市设计及景观概念规划也是国际竞赛,我们夺得第一名。现在已经在施工中,后期是由国内的规划设计院在深化。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的新主场将坐落在此,很快就要开工。
▲张家浜楔形绿地城市设计及景观概念规划(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verse编辑部:您强调美学和感性创造力对项目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又在理性科学研究中寻找设计灵感。可否谈一谈您在设计中是如何平衡美学元素和功能元素的?
张韬:我个人性格是更感性的,所以我从事这么多年科学后最终还是转向了与艺术相关的设计。现在的城市问题或者设计问题已不是单一一个人或一个学科可以解决的,这必须是多学科的协作,要有依有据。过去的大师可以用一个很强势的单一概念而获取成功,是自上而下的。而当下却不可行了,因为社会变得更复杂,产生了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难题,同时信息在权威和大众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对等。我们作为景观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设计的公共空间是服务大众的。这就要求设计必须要有很理性的依据或者数据来支持。这和你多么有想象力、多么有创造力是不相悖的,这两者必须兼备。
以前,不论是建筑师还是其他的设计师,往往强调更多的是主观性,可以摒弃一些其他的问题,其一是性格使然,另一面是当时也没有科技手段或者信息收集来了解到这么多的内容。而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追溯到无限的信息,不是说我是很酷的设计师,我就可以忽略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你需要有理科的知识,需要有自然的知识,对环境的了解,对生态的了解,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了解,对空气质量的了解;也需要有社会科学的知识,需要对不同人群的了解,比如低收入人群对社会的感受或者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等。这些都是你作为设计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我们不是为私家花园而做,我们是为大众服务的,这个大众是变化的、动态的群体,所以强调理性的分析逻辑非常重要,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生活必须要有趣,有能让人击节叫好的冲动。既要有理性的完善的推理逻辑,又要有鲜活有趣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定要是发自于设计灵感的表达,苏州河城市设计就是这样。我最早画的概念图就是我自己的手拉了一下。
▲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图源:Sasaki 提供)
最重要的是,在给政府决策层的短暂汇报和大众公示里,能让各方轻松明白这一概念。苏州河的城市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苏州河边的狭长物理空间。当时其他参赛的单位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给定的河边的设计范围内。而对于我们而言,苏州河经过这么多年的沧桑变化,人们对于苏州河的概念已经是非常负面和狭隘的。我觉得首先要让河在城市发挥作用,让它变成资源,这就要改变人们对滨河的概念。如同我们其他成功的滨水空间项目,滨水概念在于滨水的外延区域,你并不需要站在滨水里湿鞋,你不需要看到水,而你心里却在提示你处于滨水区。因此,我们对认知的苏州河滨水区进行有策略的拉伸,让滨水空间伸入城市肌理,使人们形成超出沿河狭长物理空间的意识,是对潜意识下心理空间的一种构建。
同时,又用这一方法将其与其他城市肌理连接起来,比如上海火车站。之前我从没有意识到,上海火车站其实距离苏州河步行只有几分钟,在我们去看场地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墙的后面就是苏州河,所以我就将这个手的概念拉到火车站这个市中心日益陈旧的基础设施。这才是对一个城市的很好的呼应,而不是简单的在范围内设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当时成功的因素之一吧。
谈建筑、城市肌理、景观空间的对比和抗衡的关系
verse编辑部:您最欣赏的滨水空间项目是哪个?
张韬:我有很多喜欢的滨水空间,从我们的实践角度看,最欣赏的还是 Sasaki 去年获得ASLA设计奖的芝加哥滨水步道。芝加哥有着丰富悠久的建筑和工业史,以前的滨水空间是冰冷的、工业化的,这是比较极端的滨水空间的案例,但对中国当下的很多城市滨水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它的落差有七八米左右,我们在中国的项目里碰到很多这样的空间。这个项目将城市里最冰冷、最拒人千里之外的空间变成了受大家欢迎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夏天,人们汇聚于此,不论是水上娱乐活动,还是在水岸边进行商业活动。这个项目成功地带动了城市高密度社区的互动。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verse编辑部:关于景观和建筑的共融,您最欣赏的项目是哪个?可否详细谈一谈?
张韬:建筑、城市肌理、景观空间的对比平衡关系,体现得最好的大尺度经典案例就是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与周边的城市肌理、高密度的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抗衡,才使得中央公园这么有价值、这么有趣;反过来,也正是这个对比才让周围的城市肌理和高密度变得更合理、有价值。这两个缺了任何一个,它的对方都不成立。脱离了中央公园,周边的摩天大楼建筑群整体不比其他新兴的超级都市高明,而脱离了围合的紧密摩天大楼,中央公园也无异于一个大型人工公园。正是两者间这种对立而又相互成就的关系,造就了纽约曼哈顿的独特风景,成为无数城市设计的范例和研究典范。
▲纽约中央公园(图源:网络)
旧金山有金门公园,也是大尺度的非常强烈的对比。直线型的边界外面是密集的网格城市肌理,这种对比让两个元素都受益匪浅、相得益彰。在小尺度方面,其实逻辑是一样的。比如现代的日本庭院,它非常狭小,有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很小的空间里有简简单单的一抹自然的元素,而这一自然元素与建筑和庭院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是非常平衡的。这一点点的元素,或者一棵树或者一点景观设计,如果将其抹杀了,那么整个建筑空间、生活空间、城市肌理等都会大打折扣。这两个逻辑是一样的,但是是不同的尺度。我们 Sasaki 也做过这样的项目。
▲金门公园(图源:网络)
70年代 Sasaki 在纽约曼哈顿设计的格林埃克公园,坐落在曼哈顿一个非常昂贵的街区,甲方找到我们做了一个高密度城市里围合的口袋公园。它是私有土地,但是向公共开放,里面有非常有趣的水景。这是70年代的景观,在今天看来可能并不很新奇,但它整个的空间质量非常优秀,今天仍然十分受欢迎,大家都到那里去休憩,那是一个在城市喧嚣下发呆的好地方。这个城市里的小块绿地,尺度很小却体现了景观和建筑的关系,是物理或者感受上的融合,强调两者的对比和抗衡的关系可能是更加有趣的看法。
▲纽约格林埃克公园(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从公共空间的教育性和展示性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verse编辑部:在您眼中,好的景观设计是什么样的?
张韬:经得起时间的验证、经得起专业的评审、经得起大众的考验,这样的一个空间应该是平衡了个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以及和自然性的关系。我们不缺高质量的空间,如今在施工、用材、维护方面,很多都做得很好,但是它可能并没有考虑到更多元的社会群体和阶层。从社会角度而言,空间应该是要照顾到所有人群,包括边缘群体。从环境角度而言,在于是否给城市带来更多元的服务,而不仅是展示城市经济实力的和财富的平台。
就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景观设计是没有太多限制的,任何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我是受欢迎的,即使是流浪汉也认为自己有权进入这个空间,而不会感到自卑。同时,面对当前的城市环境问题,希望景观设计多少能够做到一部分贡献,可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质量或栖息地问题,但多少能有一个展示和教育的作用。小朋友来玩的时候,这里收集雨水的景观可以教育他们雨水并非废物,而是大自然的循环。这是考验设计是否走心的一部分,设计师不做的话也不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评判,但真正要有社会意义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对我来说更有意义。
verse编辑部:一个项目的完成会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就品牌维度而言,这些项目如何助力 Sasaki 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的提升?
张韬:Sasaki 在行业里的口碑一直都很高,我也很感恩能在 Sasaki 这样一个平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中国市场,我们是在2000年初获得北京奥运会国际招标城市设计、景观建筑双料第一名后变得家喻户晓。这样一个项目在整个品牌的提升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奥体森林公园是北京非常受市民欢迎的质量很高的公共绿地,这么多年后,从品牌效应上看这是很受益的项目,同时也给北京市以及市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服务。
▲2008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图源:Sasaki 提供)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项目详细介绍。
机遇面前,科技助力未来设计延伸更多可能性
verse编辑部:在您看来,设计行业未来面临了哪些机遇?
张韬:中国的建筑和室内的水准不容小觑,在国际上屡获大奖,想法、设计、施工质量等都很好。如果是到世界各地参观市政基础设施,其实中国现在非常领先。但是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的重视起步相对较晚,有很多需要改善。房地产面临转型必须要找到自身的特点。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建筑不是影响城市形象的唯一因素,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这些被忽视的空间,甚至地面的铺装,或者简单的几棵树,才是城市最有呼吸感的地方,这也是景观要发挥非常大作用的地方。正是这些没有边界的空间才是未来需要改善的地方。
verse编辑部:面对社会的多元化,科技的发展将如何改变这个行业?
张韬:科技其实一直是在解决人的孤独感的问题,比如更多人用手机刷短小的文章和碎片化信息而不再有选择性的阅读长篇的书籍,这其实是焦虑感和孤独感的体现。对于人与人的沟通,科技让其显得简单高效,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在行业运用方面,科技能帮助人们找到人脑不能辨别出的现象和内涵。比如 Sasaki Strategies 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独特团队,由设计师、软件工程师,甚至数学家组成,帮助设计找到更精准的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我们在做城市设计或者校园规划的时候,一个大学有三四万的学生,他们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课程表和教学楼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这是几万人的排列组合的动态关系,纸上的可视化是做不到的,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很快很精准的将其可视化来指导设计。智慧城市不是空谈,几万人的校园空间需要很好的科技来支持,我相信未来AI会帮我们做得更好。
Sasaki Strategies 利用大数据开发软件,从信息里挖掘对设计有关的现象和理解来辅助设计,同时通过VR、AR 等科技手段丰富设计深化和表达,但是科技并不能代替设计,只能让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精准、有效。
延伸阅读
个人简介:
张韬拥有景观建筑和生态学的双学科背景。作为 Sasaki 的董事,他活跃于生态设计的领域,并一直致力于把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既强调美学和感性创造力对项目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又在理性科学研究中寻找设计灵感,并主张设计需要植根于对项目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体系的深入理解。他坚信好的景观设计是感官体验和功能性兼顾的完美结合。作为 Sasaki 国际影响力的中坚成员,他领导了多个 Sasaki 的获奖项目。
张韬坚信审辩式思维和独立研究是促进景观建筑行业的给养。他在 Sasaki 领导发起研究课题,并与不同学术机构合作进行包括设计空间评测和环境健康等课题的探索。
张韬是纽约州注册景观建筑师,以及美国景观建筑协会和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会员。他多次在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设计和理论文章。除了实践,他还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城市景观,并多次受邀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诸多大学及设计学院讲学和客座设计评论。张韬拥有密歇根大学的景观建筑和可持续系统的双硕士学位,以及复旦大学的本科和景观生态硕士学位。
张韬在TEDxFuzhou分享城市破碎化和公共领域的设计对策
Sasaki 董事张韬于2017年在福州参加了 TED xFuzhou 年会并发表演讲。这次大会的主题为“边界”,包括4位来自美国和8位来自中国各地在内的12位讲者从多元的角度分享了她们/他们对边界的理解和经历,涉及增强现实(AR)技术、纳米生物物理、设计、跨界中医等领域。大约350位观众参加了现场的交流,网易在线直播的当日浏览量更是超过50万。
张韬的演讲题为《从封闭社区和城市破碎化到通透的城市公共领域》。他指出,面对中国当代城市封闭社区和大街区所带来的城市破碎化问题,在设计中可以用对物理边界和心理/认知边界的不同认识和应用来应对。在分析了以50年代后受苏联影响的城市土地规划和大院儿围墙现象,以及近几十年来受土地开发和地方政府土地税收所促使的大型封闭住宅社区的趋势之后,张韬认为长久形成的社会和意识围墙才是解决城市破碎化更大的壁垒。随着中国政府对开放社区的政策引导,除了简单地拆除围墙,要形成健康的公共领域,深层次的设计引导愈加关键。
张韬以 Sasaki 70年代在纽约曼哈顿设计的格林埃克公园为例,介绍了私人所有的住宅社区口袋公园可以成为公共空间类型的成功补充。芝加哥滨河步道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城市里很多被遗弃的“边界”反而是打造城市公共领域的最好的机会之一。利用上海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他着重解释了如何对大众熟知的苏州河临水物理空间和一个新的认知上更广阔的滨水空间进行有意的区分。这样既解决了长久以来苏州河在城市记忆里所背负的负面形象,又连接了周边社区,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用以打造一个连贯通透的混合开发公共领域。最后,张韬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由于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带往往是物种最丰富、生物性最活跃的城市湿地地带,因而有时候设计不仅不会去回避物理边界,反而会更强化其存在和生态功能。
- End -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asaki主页,浏览更多项目详细介绍。
投稿邮箱
verse@designver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