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Bird公开课 | 刘珩

2015-12-28 超级链 YoungBird YoungBir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导师进群恳谈,思想碰撞。当导师遇见年轻时的“自己”,将发生何等化学反应,我们和YoungBird一起拭目以待。
文末为大家节选了上期董功老师的答疑内容,欢迎查看。



刘珩入群恳谈
12月30日晚20:00-22:00
YoungBird公开课微信群

活动介绍

人数:500人群满即止,报名从速


正值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其主展场蛇口大成面粉厂最早成立于1980年。2010年随着蛇口的产业升级转型而结束运营,如今的它被激活重生。在建筑改建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下周,YoungBird特别邀请到了负责此次改建的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刘珩老师入群,就 [大成面粉厂改造] 项目为我们公开课的同学们答疑。此前由YoungBird首发《刘珩 | 大成面粉厂暨2015 UABB展场建筑设计》(欢迎点击蓝色文字查看相关内容),为大家提前揭露了一部分内容。预想了解导师们最新动态,欢迎关注YoungBird公众号。






上期导师董功分享节选


提问:群内成员

回答:董功


雨巷湖南大学 21

老师我想问,你当初是在什么条件下创立自己工作室的?


董功:直向是2008年成立,在此之前呢,我是1999年去美国留学,2001年在那边毕业在那边开始工作,然后呆在在美国工作大约6.7年的时间,当时没有具体的条件,也没有其他的资源 ,但是希望能够有个自己的实践的设计平台,是我很长时间的想法,所以当时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背景。


晓风-北京院华南中心-31

董老师好,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再霍尔先生工作室的经历和您觉得最大的收获吗?


董功:关于我之前的实践,的确,我觉得,因为斯蒂文.霍尔是我最后一个事务所,而且他所关注的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光线、触觉、嗅觉,人的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和空间设计的一些潜在关系,像这些东西确定这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建筑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就是所有的东西一但和艺术相关,这里面最高的智慧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你的影响,所以,在这件事情里面,其实,这个悖论就是你从谁身的上得到的影响最大,其实他也是干扰你的最大的因素,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我现在来讲,我其实是需要,也不能说刻意的,我有很强的意识去摆脱我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在工作的过程中学到的那些东西对我的潜移默化,我觉得其实那些是需要慢慢摆脱的东西。


SamHo

老师您再学生时期是如何学习建筑的,能给在校学生一点意见么?


董功:学生时期,我自己的切身体会,给你们的一些建议,就是一定要有几个好朋友,而且这几个好朋友最好是志同道合,都对建筑这件事情有非常大的热情,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的体会,当然了上学老师给你们讲什么东西,那是另外一个吸收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但是真正的那个动力,我自己真正的深刻的体会,就是你周围的人你的同学和朋友的那个相互的激励和刺激,那个动力是很大的。而且,我觉得那个动力是持之以恒的,因为这些人他会永远走在一起,他不像老师,比如说,你毕业之后跟老师的联系也没有那么多了,但是,跟你的同龄人阶段差不多的人,总是会对你产生影响,而且,比如说你有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在建筑上探索的一个有着某种关系的一个团体,这几个人谁走在前面都会对别的人产生影响,然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是另一个人走在前面,大家都是一种相互激励的关系。


张良(29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问:董老师特别注重建筑中的情感表达,就像卒姆托对建筑氛围的追求,董老师是如何看待氛围,又是如何创造氛围的?


答:关于建筑中氛围营造的问题,我觉得建筑空间的一个核心意义是空间和人的身体感知之间的关系。空间对于人类来讲本身就是艺术成就的一个分支。空间具备的意义对我来讲就是历史的载体。比如你去万神庙,你看到的顶上那束光在中午的时候穿透到空间内部来,其实两三千年以前,人看到的也是那样的。你就会被瞬间地感动,你会觉得是建筑和空间把你整个从时间的跨度里带到一个很遥远的氛围中,那是一种很神圣的感觉。当然了,有时候你看到一个艺术品也会这样,比如一个中世纪的雕塑,但是空间还不一样,空间是包裹你的身体的,跟面对一个雕塑的那个震撼力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的确非常在乎一个空间所表达的情绪。所谓氛围的营造,是建筑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肯定会涉及到空间的尺度、光线、嗅觉、触觉,甚至你踩在地板上的时候整个空间里面的回音。它会让你各个方面的知觉形成一个综合的感知,建立你的身体和这个空间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这就意味着作为建筑师,你在营造空间的时候,是需要关注到感知层面的,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个好的空间。


丰收23岁,河南工业大学)

问:董功老师您好,光的运用在您的建筑中一直占有比较大的分量。我目前想到的光有两个作用,一是带来更好的光体验,二是有一定的精神层面的感染。我想问一下,在您的作品中,光是以怎样的方式介入,是主导性的还是以锦上添花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光的两个层面,我其实是同意这种说法的。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在自然光这一部分。我觉得任何一个空间中的自然光,都在和这个空间的功能产生关系。出发点是功能比如说一个阅览室的光线应该怎么样,一个美术馆里面的展出绘画的空间光线应该怎么样,展出雕塑的空间光线应该怎么样,一个办公室、学校教室的空间光线应该怎么样,它有一些基本质量的标准或者特征,是需要建筑师去关注的。但是除此之外,在实现了这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光线能够给建筑带来另外一个层次上的品质,一种我觉得是接近于空间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因为光线会影响整个建筑空间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所以我觉得,在功能的基础上、在解决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光线是需要有品质的,而这种品质跟建筑师的设计是有关系的,比如光从什么方向来,是直射、衍射、折射还是漫射,然后跟时间即每一天当中太阳轨迹的关系等等。这些是建筑师赋予的,而最终是能够打动人的。


李伟格(23岁,浙江大学)

问:董老师,我看过一个针对三联海边图书馆的访谈,您当时回答:建筑肯定要从场地出发,但出发的线索可以有很多种。传统意义上的“具体去适应”,是在某些场地条件下适用的。而在这片海滩,这样一个宏大而抽象的场地上,建筑与海对应的关系并不会那么限定。所以我觉得这片海滩上的这个建筑好像是能滑动的,像一个物体被放置在沙滩上的某一个地方,而不是从沙滩上某一个点生长出来的感觉。我想问一下,在老师眼中什么样的场地特征明显,什么样的场地特征不明显,场地特征不明显的时候老师会怎样挖掘场地的潜力呢?非常感谢。


答:我觉得建筑师对一个场地的感悟,无论是很有特征的山地或者很平坦的旷野,作为一个建筑设计的起点对建筑师来说是一样的,不存在明显或是不明显。而且我比较忌讳的事情是,模式和套路。比如这是一个山地所以山地的建筑应该怎么样,在水边做建筑所以水边的建筑应该怎么样。所谓的模式化的东西在设计中是要尽量避免的,你需要通过自己对场地的认知去发现一些属于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场地特质,而不是被它的表象所左右。


林克

我想问下现在中国到处都是建筑公司,导致建筑是变成好多人赚钱,忽悠甲方的行业,而作为一名年轻普通的建筑师在面对这些时该怎么做,或者说您是怎么做的?


董功:我觉得的确在四五年以前吧,或者甚至两三年以前,中国的整个城市化进程实在是太快了,起码在同一时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地方,所以这种大量的对建造量的需求就势必导致这个行业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的建筑师在应对速度和量。我觉得其实这个不是建筑师的责任,是这个行业的一个阶段吧。但是你作为个体建筑师你是可以选择的。我觉得如果把建筑当成一个职业的话,你再去投身到这种设计的状态里面,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我觉得这个完全是看你怎么去看待你自己的特点或者你的理想吧,但是如果你对建筑本身,对于建筑中本质和核心的问题有一些追求、有一些要求和标准的话,我觉得你要去拒绝一些事情,甚至这个拒绝会带来你在某一个阶段的一些困难,很实际的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等等。我觉得这个说出来好像是很宏大的事,但是实际上它真的是活生生的事,这完全是看你个人的抉择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这里面也真的不存在对和错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并不觉得这个选择的根源的责任是建筑师,我觉得这个社会的存在的状态是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你的选择是要有你主观的判断,就是什么样的选择更适合你自己,更符合你内心的诉求。


欧家帅(20岁,辽宁工业大学

问:老师你好,冒昧地问你在天津做的校区,我没去过现场体验,看图片的感觉,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尺度有些大,感觉更像研究院或者大学。


答:首先我想从某个角度去说一下我对学校设计的理解,包括幼儿园。我并不认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经历里,在他小时候认知的空间里,是需要被特殊呵护的。这个是我的个人观点。就比如说,我从来不相信在幼儿园里面的设计都要是圆形的,当然有的柱子是圆形的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甚至我觉得在幼儿园空间中或者在小学空间中,一些恰当的不安全性,也许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当然这种不安全性不能导致过分的伤害。这是我对学校空间的理解。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些所谓的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空间,都是大人的一种臆想。另外一方面,我自己觉得一个孩子在社会上的成长,需要去面对这个世界和他产生的距离,这是他成长的动力和一种良性的刺激。这是我对这个问题大的看法,我并不觉得一定要本着让孩子按照大人设想的“孩子的那种习惯”去模拟那个空间。


你说到那个天津张家窝小学,如果我现在设计的话,在空间层次上会有些更贴切的处理,毕竟那是我六七年以前的项目。但是我刚才说的那点很重要,我不会开创另外一条思路去做,我只会沿着原来的思路把问题处理得更好,我觉得是这样的关系。


感谢群内志愿者朱松、张平昊、张晨珂的文字整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YoungBirds编辑部所有。

转载请通过后台与YoungBirds编辑部取得授权。






更多具体信息,还请继续关注youngbirdplan-cn。免费索取杂志请按照以下规则,并将截图发给YoungBirds编辑部个人微信ID:youngbirds-cn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our Wechat account of youngbirdplan-cn. To get a free issue, please observe the following rules and send the screenshot to ID:youngbird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