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联合国环境署署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辞职

点击上方“中国环境新闻” 可以订阅哦!


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环境署署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当地时间20日辞职。此前,索尔海姆被指在出差上花费过多。


索尔海姆曾是挪威环境部部长和外交官。他在联合国环境署网站上宣布,将在22日离任。他曾于17日收到联合国内部对于其官方出行的最终审计报告。


联合国未公开审计报告,但英国《卫报》9月报道称,一份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索尔海姆曾在22个月内在机票和酒店上花费50万美元,并在80%的时间内不在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内罗毕工作。


《卫报》称,这对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署来说是一桩“丑闻”。此外,部分国家已对索尔海姆的过度消费表达不满,并开始在履行义务时有所保留。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史蒂芬·布加里克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已接受索尔海姆的辞职报告。“联合国秘书长对索尔海姆先生的贡献表示感谢,认可他在提升全球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贡献。”


布加里克表示,联合国环境署副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将暂时代替索尔海姆的位置。与此同时,古特雷斯将寻找并确定索尔海姆的正式继任者。



附:


                                      《惜别环境署》(索尔海姆


周六,我收到了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就我公务出差一事发布的最终审计报告。正如我在整个过程中所坚持的立场——我自始至终致力于履行联合国环境署被赋予的最高使命。

 

经过深思熟虑,并与联合国秘书长密切磋商后,我将于2018年11月22日卸任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一职。昨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秘书长通报了我的决定。他表示他将很快为环境署任命一位代理执行主任。

 

我衷心希望这一决定符合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系统的最佳利益。想坦然接受这一结果并不容易,我仍希望每个人能为我们共同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过去两年半,于环境署,于我来说,都是一段非凡的记忆。我和大家一起夜以继日,希冀为人类和地球带来真正的变化。你们每个人都激励着我,在这段探索之旅中不断突破局限,寻找新的机遇,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带来新的积极的变化。

 

我们携手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显著提升了联合国环境署以及我们所关注议题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不论是印度总理莫迪宣布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这一历史性决定;还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基加利修正案》;或是围绕“战胜污染”主题举办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各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亦或是我们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基于自然农业所达成的杰出伙伴关系;再或是12个国家为确保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们的环境权利联合签署的卓越协议——我们理应为过去两年中我们共同取得的成就,以及携手发起的行动浪潮感到骄傲。此外,我们也助力推动了多项进程,包括《水俣公约》生效;与欧盟共建抗塑平台;努力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及和私营部门缔结创新型伙伴关系。

 

2017年,秘书长倡导在联合国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领联合国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以使我们整个机构有效应对21世纪的挑战。我响应号召,力促联合国环境署成为改革的排头兵。即使深知改革总会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打破既定模式并不容易,如今我将离开我的岗位,但我扪心自问,我用尽全力让联合国环境署变得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在推动实现这一愿景的过程中,我不曾放弃过一丝一毫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我要向所有曾给予我激励的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不知疲倦地奋斗在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的最前线,让我们的机构更贴近成员国的诉求。我们齐心协力,推动机构转型,希望它能真正服务于老百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令人难过的是,如今我要提前退出这段旅程了,但我希望你们能迎着困难朝着愿景的方向继续前进。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都是联合国环境署,和你们的忠实朋友。

 

怅别至此,一片冰心。


诚挚的祝福,

埃里克·索尔海姆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zghjxw001@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